浙江中小学生和家长望眼欲穿的全省域春秋假,真的来了!
10月9日,随着绍兴教育局发布关于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意见,我省11个设区市均已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这也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
实际上,早在今年9月开学初,浙江就已有个别学校、教育局在学期日历上标明了秋假日期,一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浙江其他地市到底会不会有春秋假?春秋假到底怎么放?家长工作比较忙碌的孩子怎么办?这些在过去一个多月里,被浙江中小学家长讨论到“快包浆”的问题,如今都有了确切的答案——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李斌告诉有风君,浙江中小学春秋假不仅有十余个部门联合保障推行,且尊重区域差异和学段差异,由各市、县(市、区)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弹性安排方案。
以秋假为例,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宁波的秋假安排在11月12-14日,衢州为11月19-21日。温州则将今年秋假定在11月期中考后,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定。
春秋假,顾名思义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中小学生增设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在若干文件中提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从今秋起探索中小学“春秋假”。
浙江在全国称得上是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先行者”。早在2004年,杭州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小学春秋假。经过多年调整完善,杭州春秋假的社会反响良好,家长评价正面,为此次全省推行春秋假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全家人都很兴奋,从开学就盼着秋假落地了。”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沈斌已开始做出行攻略,计划错峰带孩子去一些热门旅游地增长见识、增进亲子感情。
在浙江,春秋假的育人价值已得到绝大多数家长、老师的认可。据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面向全省各市、县(市、区)的10万名中小学生家长和2.5万名中小学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89.2%的中小学生家长支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95%的中小学生家长和99%的中小学教师认同春秋假的育人积极意义。
“一方面,春秋假能帮助孩子在较长学习周期里调适身心,另一方面,这也是促进亲子关系、开展素质教育的黄金期。”嘉兴实验小学校长向婕正在为春秋假落地做准备。如考虑到有部分家长工作较忙,学校正在对接引入博物馆、科技馆等优质社会资源、组织托管班,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在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学习不光在课堂,应该让孩子拥有多样性的学习机会,春秋假就是让学习空间和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行方式。浙江通过多部门保障且因地制宜的春秋假实施方式,有利于中小学生在春秋假期间回归自然、进入社会,实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