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1年《蒙娜丽莎》一度被盗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已经有百年未发生如此规模的大劫案了。
当地时间10月19日9时30分左右,4名蒙面人来到卢浮宫外,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装置,从建筑物外部阳台潜入室内,用角磨机打碎展柜,劫走9件拿破仑时期的珠宝,其间还用角磨机威胁博物馆保安,最后驾摩托车扬长而去。
这种在光天化日下的作案,实属罕见。而中国旅法学者徐洁当时正好在馆内,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19日9点准时进入卢浮宫博物馆,在失窃的阿波罗长廊同层做兼职讲解。她注意到,虽然已经开馆,但“安保并没有完全就位,很多人迟到”。
此外,她推测嫌疑人之所以选择周日作案,是因为巴黎规定周日重型大卡车禁止入城,他们可以骑摩托车快速逃逸。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晚在社交媒体发文,承诺追回文物并将作案者绳之以法,“各地正竭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
安保措施缺失
嫌犯共有四人,其中两人身穿工人装和穿黄色反光背心,利用升降吊篮从外部进入卢浮宫,另两人驾驶摩托车接应。
失窃的阿波罗长廊主要展出由法国历代国王收藏的宝石藏品。法国国王收藏的珠宝,在动荡年代曾屡次被盗,流散民间,或是被政府出售以筹措军饷,但仍有一些精品留存至今供展示。
此次被抢走的文物包括项链、胸针、皇冠等,但重逾140克拉的“摄政王钻石”并未被抢走。它曾镶嵌于路易十五的王冠,也曾装点拿破仑加冕佩剑的剑柄,在阿波罗长廊内拥有独立展柜与更严密的防护系统。
匆忙之中,一件珠宝在嫌疑人逃跑过程中被遗落,现已被找回。按法国媒体的说法,在卢浮宫博物馆外找到的是一顶皇冠,可能属于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被发现时已经破损。
卢浮宫博物馆内陈列有大量价值更高的名画,嫌犯之所以针对珠宝,是因为名画声名在外,很难倒卖变现,而珠宝可以拆解分批出售,不易被发现。虽然这些珠宝的售价远远低于原始文物的价值,但依然十分可观。
徐洁向第一财经记者讲述了当天早上的情形,卢浮宫9点开门,她和参观的客人在9点准时进馆。她解释道,因为卢浮宫规定,散客可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快速通道,所以他们没有像其他团队游客一样在大门口排队,经过了两分钟的安检就入馆。
他们大约在9点10分就来到了陈列《蒙娜丽莎》的展厅,这与遭窃的阿波罗长廊仅有250米之隔。徐洁注意到,“早上人很少,安保人员也没有完全到位”。对于安保人员没有就位的原因,徐洁推测他们是迟到了。
此后他们在卢浮宫内继续参观,在走到卢浮宫内著名的打卡点“胜利女神”雕像时,徐洁注意到了不寻常,旁边的阿波罗长廊大门紧闭,此后就有工作人员来驱散参观者,说卢浮宫关闭了,请游客全部出去。
案发时带团在卢浮宫游览的导游曼达里说,完全没意识到发生劫案。他当时听到一些杂音,像是有人在砸窗户。“我正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就看到博物馆工作人员朝声音方向跑去,”曼达里说,“接着工作人员猛地转身,开始边跑边喊‘出去’。”
法国内政部长努内兹在接受法媒采访时说,这起“重大抢劫案”由“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据他描述,嫌疑人利用卡车上的升降装置进入博物馆,砸碎玻璃作案,整个过程仅7分钟,被抢走的文物价值“无法估量”。
目前嫌疑人在逃。不过嫌疑人作案究竟花了多少时间目前众说纷纭,法国文化部长拉茜达·达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供了不同的版本,表示作案时间不到4分钟。
20日早,法国司法部长达尔马宁接受采访时说,卢浮宫抢劫案对法国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博物馆安保方面,“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失败了”。
法国博物馆状况频出
劫案发生后,法国政界人士一致谴责。努内兹在社交媒体写道,“攻击卢浮宫,就是攻击我们的历史和遗产”,这一行为“不可接受”。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主席、“95后”巴尔代拉在社交媒体发文说,这起案件“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耻辱”。
努内兹表示,卢浮宫发生的重大持械抢劫案暴露出法国博物馆体系“存在较大安全脆弱性”。他还说,这显然是一个“事先踩点、经验老到、行动极快的团伙”。
徐洁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嫌疑人前期肯定经过长时间的踩点和“研究”,因为他们并未触及阿波罗长廊内几件可能是复制品的珠宝,同时阿波罗长廊的位置紧挨着塞纳河,河边就有快车道,方便快速逃逸。
作为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的博物馆,像馆内《蒙娜丽莎》这样的藏品安保措施非常严密。但19日的案件说明,卢浮宫内3.3万多件藏品的保护措施并不是铁板一块。
按照检察官贝屈奥的说法,卢浮宫的警报系统当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安保人员是否听到了警报”以及“警报是否在发生劫案的展厅内响起”仍存疑。
曾有卢浮宫工作人员抱怨,游客量太大,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给安保带来了压力。博物馆员工6月还因此举行罢工。工会说,游客太多,展厅也多,但安保人员太少。加之博物馆周边还有施工区、货运通道等,安全风险点较多。
努内兹表示,近年来,卢浮宫的安全措施得到了加强。另有法国官员说,安全措施升级包括安装新一代监控摄像系统、周边入侵检测系统,设置新的中央安保指挥中心等。
事实上,卢浮宫历史上多次发生盗窃事件,最著名的是1911年,名画《蒙娜丽莎》不翼而飞,两年后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被找到。罪犯是一名意大利男子,他出于民族情感,希望能将画作带回原创地意大利。
1983年,两件文艺复兴时期的盔甲从卢浮宫失窃,直至近40年后的2011年才得以找回。最近一起发生在1998年,19世纪画家卡米耶·柯罗的画作《塞夫勒之路》失窃,当时无人目击,画作从墙上被直接取下。此次盗窃促使卢浮宫对安保系统进行了重要改进,但该画至今未被找回。
近段时间以来,法国的博物馆频繁成为盗窃目标。就在1个月前的9月16日,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遭窃。巴黎检察院证实,劫匪疑似使用切割机进入馆内,破开展柜,盗走了博物馆收藏的多件黄金标本。这些标本仅以金价计算就值60万欧元(约合498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无法估量的文化价值。
“共有4到5块黄金块被盗,其中部分可追溯至18至19世纪,总重量约6公斤,其中一块重达5公斤,有足球大小,购于20年前。”博物馆副馆长斯库里奥斯(Emmanuel Skoulios)表示,黄金是一种“极其抢手”的金属,“比起宝石更容易转卖”。
9月4日,法国中部城市利摩日的阿德里安·迪布歇国家博物馆遭遇盗窃,三件珍贵的中国瓷器藏品被盗,损失估计在650万欧元(约合5394万元人民币)。
去年11月,四名男子持斧头和球棒在白天闯入巴黎科尼亚克-杰伊博物馆,打碎展柜,盗走多件18世纪的艺术品。隔天,中部索恩-卢瓦尔省一座博物馆也发生持枪抢劫,数百万欧元的珠宝被劫。
自去年选举周期启动以来,法国资金流向卢森堡的趋势“几乎没有中断”。
这是自1911年名画《蒙娜丽莎》被盗后,卢浮宫博物馆经历的最大劫案。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勒科尔尼组阁后即面临议会反对派的强烈抵制。
“了不起的老祖宗——周同学的时空奇遇记”主题艺术秀在上海博物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