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周小川:AI是金融业“又一次边际变化”,国际合作仍需夯实基础设施

第一财经 2025-10-23 18:09:05 听新闻

作者:陈君君    责编:林洁琛

目前很多国际合作议题与AI直接关系不大。

“AI对金融体系而言,是一次‘边际变化’,但这种变化幅度巨大,有望进一步重塑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25外滩年会“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圆桌讨论时表示。

(周小川在圆桌讨论现场,摄影/吴军)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革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深刻改变着工业和日常生活,问题的核心是:AI对金融体系究竟是“边际性工具进步”,还是像蒸汽机、电力那样带来根本性的行业重塑?

对此,周小川认为,从金融视角看,AI是在信息处理、IT和自动化基础上的“又一次边际变化”,但这一边际变化具有巨大意义。回顾历史,银行业经历了从传统柜台操作向数据处理行业的转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银行主要依赖人工服务,而随着IT的发展,银行业务逐步依赖计算机系统完成支付、定价、风险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核心环节。如今,人与机器的关系也经历了从“人主导、机器辅助”向“机器主导、人作为客户接口”的演变。

周小川指出,AI在此基础上带来了新的变革。金融机构积累了海量数据,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得传统模型逐步向智能推理模型转变。在银行业,AI主要用于大数据分析和推理模型,支付、定价、风险管理及市场推广等环节将进一步依赖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规模可能因此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客户行为也在改变,越来越多客户习惯与机器打交道,减少人工介入。

此外,周小川强调,AI对金融监管同样具有深远影响。例如,在反洗钱与反恐融资领域,传统做法要求对大额交易进行人工报告,但收集海量数据后往往难以处理。利用AI进行模式识别与深度学习,监管机构可以更高效地发现潜在风险,提升监管能力。

当前,AI及金融稳定对全球市场存在极大溢出效应,而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对此,周小川回应称,目前很多国际合作议题与AI直接关系不大,但在基础设施层面仍有合作空间。他建议,应加强金融行业AI基础设施建设及跨境联通,为未来具体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