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创成长层迎新,首批新注册股票进入倒计时

第一财经 2025-10-23 21:54:12 听新闻

作者:黄思瑜    责编:杨佼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正在发行、即将上市并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

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股票。近期,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正在发行、即将上市并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

根据公告,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均已完成战略配售、网上网下发行等工作,发行价分别为29.06元/股、8.62元/股、17.78元/股,募资总额分别约25.99亿元、46.36亿元、16亿元。

在这之前,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业已全部进入科创成长层。2025年上半年,成长层公司整体减亏71.23亿元,13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

据统计,科创板开板至今共支持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

除了上述未盈利企业外,目前还有一些未盈利拟IPO企业在排队审查中,包括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等。

科创成长层迎首批新注册股票

今年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之后未盈利企业的IPO审核提速。

禾元生物便是在今年7月1日过会,成为科创板“1+6”新政后首家申请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过会企业。该公司在7月18日拿到注册批文,之后进入发行程序。

根据该公司10月19日公告,此次发行均为新股,向社会公众发行8945.1354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02%。

根据最新的上市招股说明书,2022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禾元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及1271.05万元,净利润分别亏损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8162.78万元。

必贝特也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同样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在今年8月7日获得IPO批文。此次发行均为新股,公开发行股票9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0%。

2022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尚未实现药品获批上市并实现销售收入,净利润分别亏损1.88亿元、1.73亿元、5599.83万元和7389.29万元,主要系产品的研发投入较大所致。

西安奕材是硅片企业,选择科创板第四套标准上市,在今年8月29日获得注册批文。该公司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5.378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3.32%。

2022年度~2025年上半年,西安奕材实现营收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及13.02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4.12亿元、5.78亿元、7.38亿元、3.4亿元。

上述3家企业中,2家为生物医药企业,1家隶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半导体行业。

以32家存量科创成长层公司的行业布局来看,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15家)、生物医药(14家)、新能源(2家)和高端装备智造(1家)等战略新兴产业。

上市标准方面,1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市值+研发进展),8家适用第四套标准 (市值+收入),8家适用第二套标准(市值+收入+研发投入),3家适用特殊表决权标准,2家适用红筹企业标准,这些标准均不要求上市前盈利。

存量企业有所减亏

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则有所提高,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那么,存量企业上市后的业绩有何变化?2024年,32家成长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75.75亿元。29家公司营收突破1亿元,13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营收规模最大的百济神州已突破270亿元。

以2019年为基数,成长层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7%,比板块同期营收复合增长率高出近4个百分点。其中,14家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2025年上半年,成长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7.79%。

与此同时,受产品处于导入期、高研发投入、高折旧摊销等影响,成长层公司普遍亏损,但呈现边际缩亏态势。2024年,19家成长层公司同比缩亏,其中16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2025年上半年,成长层公司整体减亏71.23亿元,21家公司同比缩亏,其中13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

过去五年,科创板已有22家未盈利上市企业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

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32家成长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达30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65.40%,领跑科创板。

另据统计,开市以来已有8家成长层公司完成再融资发行,合计募集资金132亿元。再融资“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发布后,目前,已有迪哲医药、奥比中光、寒武纪3家成长层公司适用该项标准,募集资金中用于投入研发的资金占比超过30%。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受益于研发创新驱动和科创板“1+6”改革,科创板成长层公司有望茁壮向上,长期向好趋势日渐清晰。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本身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国际局势、研发、商业化等内外部风险也将与科技企业的成长之路相伴而行,需要市场和投资者理性看待。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