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科研院所正探索为青年创业项目搭建起吸引投资的舞台。
10月24日,2025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暨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广州赛决赛在广州南沙举行,“从助听到AI与智慧养老”“辅助生殖胚胎优选的表观遗传学解决方案”“次世代超微型电磁驱动组件”项目夺得大赛一等奖,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总监卢志强介绍:“今年大赛收到的报名项目趋于成熟,有66%为企业,其中不乏已完成百万融资的项目。晋级项目在技术上各具特色,不仅贴合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也与南沙‘2+5+2’现代化产业体系适配,有望在赛后落地转化,为南沙发展注入新动能。”
卢志强还透露,大赛培育了一批具有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去年冠军项目“智科自动化” 在赛后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目前已在南沙进一步拓展研发团队、购置研发设备并布设全新生产车间。
在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广州赛决赛当晚,活动还推出了Nansha IGNITE 2025创业嘉年华活动。包括来自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的派得新能源、拓诺稀科技、智科自动化、智微新材料、容模智慧、黑森矩阵等,以及大湾区的多家优质企业在现场设立展位。丹麓资本、琢石资本、广州金控、真格基金、Gobi Partners、哇牛资本等投资机构在投资洽谈区与有明确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对接。
第一财经记者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持续推进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协同推进青年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工作。过去五年,从该研究院走出来的企业,共有12家获得投资,总融资额达1.7亿元。目前,该院运营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获2025年度广州市南沙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认定,吸引带动更多优质港澳科技成果在南沙转移转化。
此外,该院运营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已为港澳及海外两百六十多个科研用户团队提供超过3亿核时的超级算力,帮助工业设计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健康、大气海洋环境等多个领域的超算科研用户加快产出优秀科研成果的效率。
前研工作的启动意味着这条“超级通道”已经开始从规划落地为现实。
本年度《施政报告》结构清晰、措施务实、目标明确,既强化“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文化,亦体现“高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治理智慧,为香港经济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北都区建设不仅利好深圳的服务业,更带来扩大科技产业合作的机会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达3752.5亿元,同比增长49.9%,这一增速远超全国综保区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