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汇聚新动能新技术新治理!“好房子”背后的他们这样探索宜居城市范本

第一财经 2025-10-27 13:33:12 听新闻

责编:罗懿

本次大会以“住房公平促进城市宜居”为主线,聚焦从“城镇化”向高品质“现代化人民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

10月26日下午,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之“好房子与宜居城市”主题会议于上海世界会客厅星空厅举行。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WGDO绿研院协办。

来自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政府、科研院所及国内外城市代表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在黄浦江畔共同探讨住房公平与城市宜居发展的新路径。

本次大会以“好房子与宜居城市(Equitable Housing for Livable Cities)”为主题,深度契合《联合国人居署2026—2029年战略规划》,以“住房公平促进城市宜居”为主线,聚焦从“城镇化”向高品质“现代化人民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

作为论坛亮点之一,大会“创新成果发布推介”环节集中展示上海城市更新与住房建设领域的最新政策与科研成果,涵盖《城市体检促进城市更新工作指引》《完整社区建设指引》《绿色设计国际标准》《新型光致变色玻璃》《石墨烯绝热不燃板》《天蝉好房子智能建造体系》《新型二氧化碳地层冻结技术及装备研发成果》《建筑能碳双控设计解决方案》《好房子技术体系典型案例白皮书》《上海市农村村民建房设计方案(示范图集)》等,展示绿色设计、智能建造与低碳技术的最新突破。

多维度打造好房子

在大会开幕式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上海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要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上海将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把人民依居安居放在首位。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从高校在可持续材料研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分享了如何为好房子注入科技动能。他介绍道,近年来,学校在绿色工艺、碳捕集利用、防腐蚀材料、新型储能、光能转化、催化剂与空气净化等综合治理与净化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应用性的成果。同时,华东理工大学还非常注重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在绿色设计标准、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等领域也形成系统化的研究与实践。未来将持续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齐朋介绍了中建八局在实践中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目标,通过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服务等关键环节,推动高品质住宅从理念落地变为现实。通过为好房子全生命周期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探索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协同共建的可行路径,积极推动中国建造的品质和中国方案的智慧走向世界,与各国人民共建共享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未来。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认为,要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需要从技术融合、系统性思维、生态构建三方面协同发力。华建集团持续深耕于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以前沿技术为“好房子”建设提供支撑。同时,通过城市体检加城市更新的创新业务模式,打通从建筑单体到社区环境,再到城市功能的完整链条。未来,华建集团期待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在技术研发、标准互认、项目实践等方面加深合作。

此外,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古邦市市长黄国吉分享了谷邦市作为一个岛屿城市如何适应弹性气候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石垣和子则阐释了住房公平对于实现宜居城市的全球意义。

前沿理念与成果

大会上,多位重量级专家围绕新材料助力碳中和、都市生态融合、建筑科技创新等维度,描绘未来宜居城市的蓝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角度以绿色节能时尚为主题,介绍了新材料如何为好房子添砖加瓦。他以正在研究的光致变色玻璃为例,该材料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又能赋予建筑更为时尚的外观。他希望能突破商业应用的瓶颈,未来在电动汽车、高铁站等更多的场景中有所运用,撬动一个百亿级的新市场。

中建八局设计管理总院院长王磊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中建八局如何用精耕细作来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城市更新项目中“一城一策”的精准策划到在传统施工领域引入以天蝉施工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人机协同群体智能建造新模式,此外还通过自研绿碳方舟软硬件协同平台,让低碳发展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的创效,中建八局始终在为建筑行业的转型与变革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汪孝安以“兼容并蓄的都市生态”为题,从上海的更新实践切入,强调城市更新需留住具有城市文化特质的DNA。他指出,当前的城市更新进入有机更新阶段:政策重点转向社区邻里环境的综合整治与活力振兴;更新规划强调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相结合;更新方式转向小规模、渐进式改善。这是一个连续、开放的更新过程,而在此过程中,生活的多样性是城市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三场圆桌论坛从“未来城市与技术创新”“好房子与高品质生活”“完整社区与有机更新”三个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来自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嘉宾围绕城市的可持续性与人居幸福感展开跨界讨论,探索全球视野下“人民城市”的中国方案。

大会最后还举行了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高校、行业与企业在推动住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

从3月“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可见,“好房子”不仅着眼于城市居民居住品质的提升,更要着眼于如何让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安居宜居和谐共生,从而实现可持续升级的宜居宜业。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