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近年来,人民银行有序推进,取得重要进展。在去年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潘功胜对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今天他的演讲主题是《中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与未来演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社会对危机的成因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认识到单体金融机构稳健并不代表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健,需要弥补微观审慎监管的不足,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应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积累以及跨机构、跨市场、跨部门和跨境传染。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在工具形式上有一些交叉,同时又各有侧重、相互补充。货币政策主要针对宏观经济和总需求管理;微观审慎监管主要关注单体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宏观审慎管理则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阻断或弱化金融体系的顺周期自我强化和风险跨机构、跨市场传染。(第一财经记者 杜川)
财政持续扩张、货币保持宽松不仅是实现经济总量提升的保障,同时也将是进一步优化结构的支撑。
一图速览。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延长交易时间对市场整体影响很大,需要非常审慎。
中小行债券投资需保持合理的“度”;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一年来,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从数量、价格、结构等方面,出台了多项货币政策措施,有效支持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