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1月起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为何满13周岁女孩接种?免疫欠账怎么补?

第一财经 2025-10-30 18:20:36 听新闻

作者:吴斯旻    责编:胥会云

从“扩免”成功到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在官宣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一个多月后,HPV疫苗向全国适龄女孩免费接种的具体方案出炉。

30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有关工作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自2025年11月10日起,在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

“让更多适龄女性可以在性暴露之前接种HPV疫苗,是减少宫颈癌防控社会成本的关键。基于此,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是关键而不可或缺的一步。”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赵方辉对第一财经表示。

此前全国已有18个省份将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但多地受访疾控人士坦言,实际接种率并不理想,进校接种是关键堵点。与此同时,当地方财政负担的公费接种项目更替为中央财政拨付的项目,政策如何过渡衔接、补种工作如何开展,仍待地方实践探索。

此外,在13周岁之上,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免疫空白人群,这些人群可能还没有到达“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的年龄。而要看到疫苗真正发挥效果——即减少病毒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直至最终降低癌症发病率,这个过程至少需要15-20年时间。

多名深度参与到HPV政策推进的受访业界人士均提到,从“扩免”成功到有效降低中国宫颈癌发病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为何是满13周岁女孩?男孩为何除外?

对于通知最终划定的接种年龄,总体符合业界预期。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当9-14岁左右的女孩接种HPV疫苗时,能激发更强的免疫反应,产生更高水平的保护性抗体。也就是说,如果适龄女生可以在15岁首次性生活前完成接种,能在第一个感染高峰到来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实现最佳预防效果。

在我国,女性感染高危型HPV存在“双峰”,17-24岁是第一个高峰年龄阶段,40-44岁是第二个高峰年龄阶段。

今年6月,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第二届全球宫颈癌消除论坛(CCE)上也有不少国际宫颈癌防控的专家提出,HPV疫苗接种的第一优先人群是9-14岁适龄女孩,第二优先人群是较高年龄的青年女性(15岁以上)。

此外,有妇科专家认为,在中国,越是低卫生资源地区,性教育越是欠缺,性生活发生时间也相对可能提前,这进一步加深了为较低年龄段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的紧迫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赵昀接触过的最小年龄癌前病变患者才17岁。“癌前病变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换言之,这名女孩可能在更小年纪就存在性暴露。”赵昀告诉第一财经。

不过,作为一项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政策,还需要考虑到落地的可行性。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晁爽对第一财经表示,动员小学高年级家长为孩子接种HPV疫苗存在一定难度,且必要性未必更高,因此,免费接种选择在初中早期阶段更为适宜。

接种方案中的“13岁”恰恰是绝大多数初一女生的入学年龄。

HPV疫苗的纳入,意味着国家免疫规划中第一次出现只覆盖女性群体的疫苗种类。

“有一些家长可能会提出疑问,HPV疫苗接种应该男女平等,为什么只给女孩接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同时为在校男孩和女孩接种HPV疫苗,疫苗推广的阻力会有所减少。但越来越多的真实世界证据显示,给男孩接种并没有提高女孩的接种率,从群体免疫的角度来看,男性HPV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对宫颈癌发病率减少的效果也不明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项目官杜珩告诉第一财经。

如何补种

让业界感到惊喜的是,最终版的接种方案中考虑到了补种人群。

根据通知,已通过民生实事等项目为辖区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的省份,要做好项目覆盖人群和国家免疫规划目标人群的衔接。

有地方疾控近日流出的具体技术方案显示,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女孩在18岁以前补种1剂次,也可以选择接种国家免疫规划HPV疫苗。

“也就是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13岁错过接种或者未能接种的,还有机会完成HPV疫苗的接种。”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疫苗交付研究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汤胜蓝说。

但谈及补种工作的执行和覆盖面,汤胜蓝提出了两点忧虑:其一,在15岁左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一些女孩可能选择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对于流动人口中目标群体HPV疫苗免疫接种的落实,需要完善免疫服务系统的跨区域协同。

其二,当前政策要求的HPV疫苗覆盖人群仍然有限,且有一个明确的起始点。但如果孩子的生日在2011年11月9日,则可能未必能被覆盖。考虑到部分地区自2021年起已经开始实施惠民计划,一些地方的适龄女童人群中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仍有一部分未实施惠民政策的地区接种率并不理想,特别是9-14岁年龄段女孩作为世卫组织建议的最优先保障人群的接种率仍在低位。

一线城市也存在类似问题。10月下旬,一篇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题为“2017-2024年上海市9~45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显示,上海9-14岁女性的估算首剂接种率和全程接种比例在所有年龄组均最低,其中首剂接种率仅约14%;在北京,尽管今年HPV接种已被当地纳入民生实事,但有当地疾控人士透露,接种率不容乐观。

“如果我们现在为满13周岁(性行为开始前)适龄女孩开展HPV疫苗接种,要看到疫苗真正发挥效果,至少需要15-20年时间。只要坚持接种,20年后能够看到确切的效果。但中国等不起,有那么多妇女已经错过了最佳接种时机,所以接下来,仍需开展疫苗‘补种’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最近几年,在较早推行“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地区,如鄂尔多斯,已将19-30岁这部分存在“免疫欠账"的年龄段女性纳入了相关民生实事项目,由地方财政免费开展接种。

乔友林认为,随着15岁以下适龄女生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民生项目的投入可以继续用于15-30岁年龄段的女性HPV疫苗“补种”。

探索HPV“进校

多名接近疾控部门的受访人士均提到,近年来,HPV疫苗纳入地方公费接种项目后,接种率依然不高。这背后关键堵点在于“教育部门参与度较低”“接种点少,接种时间难以匹配”,此外妇科、儿科临床医生对于HPV疫苗的认识不足,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家长们的接种选择。

“HPV疫苗是我国首个面向青少年人群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它的接种实施为疾控部门以及卫生、教育部门的跨部门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教授刘琴进一步提到。她对第一财经介绍说,梳理全球不同收入水平的92个国家的HPV疫苗接种实施策略,过半国家采用的是在校接种的办法,还有国家采取医疗机构接种和进校接种都提供的混合策略。

刘琴认为,进校接种方式对于HPV疫苗接种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性,节约了家长陪同子女前往诊所接种的时间,在学生中也会形成同辈支持的接种环境等。

通知也探讨了“疫苗进校”的可行性。具体来说,各级疾控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综合考虑辖区HPV疫苗接种需求、现有接种单位设施条件及服务区域等,合理设置接种单位;教育部门要组织和督促辖区学校配合做好HPV疫苗的接种实施工作。

业界人士认为,接种单位可以考虑提供多种预约方式。比如,可以由接种单位为学生安排集中接种,也可以在学校开展集中接种的,接种单位要根据学校数、目标人群数量等,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分学校、分班级、分时段错峰安排。

宫颈癌一二级预防有望进一步结合

赵方辉曾做过这样一个模型测算:在宫颈癌防控方面,我国有2/3的医疗资源用于治疗,但如果能够将这些费用前移投入到疫苗接种和筛查上,宫颈癌防控的整体社会支出会大幅降低。

其中,高质量的筛查效益可能在5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显现,这时候,有相当比例的女性会在癌前病变、早期癌阶段就被发现;而疫苗接种的效益可能需要15年左右才能体现出来。伴随全社会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病人数减少,治疗支出占比可能缩减到1/4乃至更少。

换言之,对于感染性疾病,最好的预防就是接种疫苗。宫颈癌有个特点:99.9%的病例都是由高危型HPV病毒引起。所以预防HPV感染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举措。但从全社会宫颈癌防控的角度,HPV疫苗接种作为一级预防的手段,仍需与二级预防手段——宫颈癌筛查,进行更好地衔接。

而在赵昀看来,伴随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宫颈癌一二级预防手段的结合,有了更多可能性。“比如,可以在母亲带孩子接种HPV疫苗的同时,提示母亲进行定期的宫颈癌筛查,对于大龄女性来说,筛查的重要性高于HPV预防性疫苗接种。”

筛查成本也有望减少。“随着更多女性接种疫苗,癌前病变的发生率和宫颈癌筛查中异常细胞学的报告率均会大幅减少。”乔友林建议,在"疫苗后时代",宫颈癌筛查策略可以予以优化。比如筛查间隔可以拉长到5-8年一次。

疫苗市场影响几何?

几乎所有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业界人士均认为,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国产二价HPV疫苗的政府采购价已没有太多降价空间。

此前,国内省级集中采购已促成国产二价HPV疫苗价格持续探底,直至达到27元/剂的最低中标价,不及初始价格的十分之一。

28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2025年国家免疫规划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即二价HPV疫苗)集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约4.25亿元,数量是1544.65万,这意味着单支价格不超过27.5元。

尽管目前国内公费市场的采购价相较于国产二价疫苗在国际采购中的最低价(万泰二价疫苗供应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市场的价格为2.9美元),尚未达“绝对冰点”,但在杜衍看来,HPV疫苗进入国家免疫规划后,“采购价格不能一再降低了”。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随着国产二价HPV疫苗逐步在国内外公费市场形成较大的供应规模,HPV疫苗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在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可控的,但与此同时,政府采购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使其有动力维持和扩大供应。事实上,相较于Gavi采购价,对比国产二价HPV疫苗在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的采购价格更为合适。目前,这一国际采购价在10美元左右,所以国产二价HPV疫苗在国内公费市场的报价已经相对很低了。”杜珩说。

赵方辉持相近态度。她提到,目前,国产二价HPV疫苗公费市场已经降至符合“成本节约”策略的价格区间。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二价HPV市场应该摆脱“价格战”思维,将更多精力放在保障疫苗质量上。

更高价次的HPV疫苗,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低龄女生的市场。

有业界观点认为,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的调整以及教育部门参与到HPV疫苗接种统计中,会显著增强家长对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的意愿。至于接种低价次还是高价次疫苗,则可以由家庭自行选择。

多名受访接近疾控部门的业界人士认为,在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之后,接种率的评价不会区分免疫规划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通知中也提到,统筹做好HPV免疫规划疫苗及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