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市早苗经济学”面临哪些挑战?

第一财经 2025-11-03 16:19:43 听新闻

作者:潘寅茹    责编:盛媛

就长远来看,与会日本学者均提到人口问题对日本经济的制约。

高市早苗政府首设“日本成长战略会议”,以期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增加收入、改善消费信心和增加税收的良性循环。但不少分析认为,“高市早苗经济学”挑战不少,从内部来看,日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物价持续上涨,民众生活承压;就外部而言,日美关税谈判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后续落实仍存不确定性。

11月1日,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在纪念上海市日本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围绕日本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发展对策进行研讨。

日本内阁府事务次官井上裕之在主旨演讲开篇就提到当前物价高企对日本经济的冲击。他指出,高物价,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对日本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较大影响。

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则表示,日本在泡沫危机治理中忽视了人口变化的影响,这是日本经济过往发展中留下的深刻教训。

高市早苗

物价上涨冲击

井上裕之说,过去三十年来日本社会一直处于通缩状态,如今虽然出现了物价上涨的趋势,但如果工资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民众的生活将更为困难。

日本总务省10月31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东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剔除生鲜食品)同比上涨2.8%,高于此前预期。目前,日本全国范围内的物价涨幅已连续三年半维持在日本央行2%的目标水平或以上。

尽管日本2025年劳资谈判达成5.4%的涨薪协议,创34年最高涨幅,但实际工资收入仍受物价上涨侵蚀持续下降。在扣除物价因素后,2023年和2024年日本的实际工资均呈下降趋势。井上认为,未来两年日本工资需要增长至少3%才能实现日本央行的可持续通胀目标。

尽管日本大企业近两年来积极制定涨薪目标,但井上表示,对于日本大企业而言,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往往会把价格成本转嫁至合作伙伴、供应商,来确保涨薪的资金来源,但吸纳70%就业的中小企业无法承受这一传导效应。

东京商工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负债额超过1000万日元(约合6.8万美元)的日本破产企业数量达499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在大型企业积极上调工资的背景下,人才流失和劳动成本上升问题对日本中小企业造成沉重打击。因此,井上认为,未来日本企业间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小企业合作时要确保价格转嫁和交易合理化的推进。

人口结构难题

就长远来看,与会日本学者均提到人口问题对日本经济的制约。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总人口(包含在日居住的外国人)略高于1.2433亿,比2023年减少了约55.45万人,下降幅度约为0.44%,已连续16年呈下滑态势。如不计入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日本人口下降到1.2065亿人,比去年减少了约90.8万人,创历史新低。

日本税制调查委员会会长、日本综合研究所研究员翁百合表示,当前日本面临人口下滑与高龄少子化两大难题,首先要避免的是日本人口的急速下滑。

在高龄少子化的现状下,井上裕之和翁百合都表示,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导致医疗、护理等社会保障支出上升,若经济不增长,社会保障负担将加重,财政难以为继。在日本2025年度初始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占日本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33.1%。

在翁百合看来,劳动力短缺已成为日本的结构性问题,对“人”的投资被视为与企业和国家生存的关键。比如,对企业来说,需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以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和薪资体系,来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对政府来说要不断地考虑如何增加对人的投资,尤其需要关注发挥女性的潜能。同时,优化公共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鼓励自费医疗与自主选择就医。推进医疗数据化与数字化管理,提高效率、减轻医务负担。

井上建议要提高中小企业生产率,对绿色转型(GX)、数字转型(DX)、航天、海洋、高科技等领域扩大政府和民间投资。在增加年轻一代收入的同时,要鼓励与扩大女性和健康老年人参与劳动,发挥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力质量的提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