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维信诺(002387.SZ)发布临时停牌公告透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具体方案尚需进一步论证和磋商,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该公司表示,控制权变更处于筹划阶段,尚存不确定性。
不久前,维信诺刚刚终止了历时三年的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收购合肥维信诺40.91%股权,相关融资也按下“停止键”。
全球OLED面板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竞争,而内部经营的困境也开始让维信诺筹划新的融资路径。据记者了解,目前维信诺的核心团队与合肥、昆山的国资股东已是一致行动方并握有维信诺超20%的表决权,有业内人士估计地方国资是维信诺定增的潜在对象之一。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重组曾经是维信诺获得融资并扩大营收规模的机会。
2022年12月,维信诺启动收购合肥维信诺40.91%股权的重组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实现控股,交易总价65.6亿元。合肥维信诺拥有维信诺合肥第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
不过,后来历经波折。2023年至2024年,维信诺先后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三轮审核问询函,曾调整对价和业绩承诺条款。
据2024年12月调整后的方案,维信诺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将交易对价从65.6亿元降至60.98亿元,募集资金从22亿元降至16.4亿元,并且增加业绩补偿承诺。合肥维信诺承诺2024年到2026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9.2亿元。
2025年5月,维信诺以“方案调整”为由再次申请中止审核,最终于10月24日正式终止交易并向深交所撤回申请文件。
在这背后是行业的变化。随着中国OLED行业更多产能释放,OLED面板价格下跌,外界质疑声中包含了合肥维信诺2024年到2026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9.2亿元的承诺能否实现。
在10月28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维信诺高层表示,本次交易推进时间较长,市场环境较交易启动时已发生较大变化。OLED显示应用渗透率和智能终端屏幕国产化率仍将快速提升,中尺寸、折叠等新场景应用迎来新的增长点,同时行业产能也在加速释放,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国内OLED行业整体尚未盈利。相比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维信诺由于只做OLED面板,已连续多年亏损,规模较小,盈利压力较大。
2025年前三季,维信诺实现营业收入60.51亿元,同比增长3.5%,但是归母净利润亏损16.23亿元。而2025年前三季,京东方营收1545亿元、增长7.52%,归母净利润46.01亿元、增长39.02%;TCL华星的母公司TCL科技营收1359亿元、增长10.49%,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增长99.74%。
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维信诺OLED产品的毛利率为-1.1%。而截至2025年9月30日,维信诺的账面货币资金为69.98亿元,流动负债高达252.18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49.43%升至2025年第三季的84.36%。
10月31日,维信诺公告透露,今年4月发布拟在一年内用不低于0.5亿元、不超过1亿元来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回购股份将用于未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4.8元/股。目前期限过半未实施回购,原因是综合考虑未来规划和市场动态。
面板行业竞争加剧
竞争加剧,让维信诺今年在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行业的地位受到一定挑战。
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OLED面板制造商中,三星、京东方、天马、TCL华星、维信诺的份额分别为42.6%、17.7%、10.8%、10.3%和9.1%;而去年上半年,维信诺居第三,份额10.3%。
另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维信诺在全球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场,重新恢复原来位置。三星、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TCL华星当季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20%、14%、12%、10%。维信诺当季出货量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54.2%。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维信诺今年第三季度拿下一些小米订单,出货量有所回升。
但眼下,新一轮高世代OLED生产线投资、中尺寸OLED应用拓展的竞争已开启。
今年10月,TCL华星在广州的8.6代印刷OLED面板生产线动工,总投资295亿元。去年京东方在成都的8.6代OLED面板生产线开工建设,总投资630亿元,今年5月工艺设备搬入。维信诺和合肥国资持股的合肥国显去年也在合肥开建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板技术的8.6代OLED面板生产线,总投资550亿元,今年8月厂房封顶。而去年一季度,三星显示已在韩国开建8.6代OLED面板生产线。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四家面板厂商在8.6代OLED生产线上的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元。中国中尺寸OLED产业仍面临挑战,但集体突围的态势已趋明朗。
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向记者分析说,维信诺的优势是OLED产能规模排前列,且OLED技术具备一定先进性,最大的挑战是资金。维信诺只做OLED,没做液晶面板,在OLED面板市场波动的时候没有液晶面板营收支撑,财务挑战比较大。
目前,维信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据其三季报,在维信诺的股权结构中,合肥建曙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45%,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9.43%,西藏知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9.14%。2022年9月,合肥建曙投资有限公司、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维信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德强、董事兼副总经理严若媛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一致行动方合计拥有维信诺表决权21.1%。
业内估计,地方国资有可能是维信诺此次停牌筹划定向增发的潜在对象。一方面合肥是维信诺参股的8.6代OLED面板生产线建设的所在地,另一方面维信诺也协助推动昆山产业集群的发展,今年4月披露拟投资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
群智咨询副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陈军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8.6代OLED生产线的规划看,三星、京东方的生产线预计2026年二季度量产,TCL华星的生产线预计2027年下半年量产,维信诺参股的合肥国显的生产线量产时间尚未明确。“随着高世代OLED生产线的规划量产,OLED上游产能供应已经走在终端需求前面,后续行业竞争会从‘规模竞争’转变到‘获利竞争’的阶段。”
Omdia预计,2025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的营收预计将达530亿美元,比2024年的540亿美元略有下降。OLED面板价格竞争激烈,导致OLED显示面板行业营收停滞。智能手机OLED显示屏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价格持续下跌。明年中尺寸应用将使行业营收恢复增长。未来几年,更多8.6代OLED面板生产线将投入市场,其产品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OLED面板的价格和规格竞争将更加激烈。
去年中国OLED厂商的市场份额46%,国内光电显示产业出现本土化发展趋势。
面对潜在的最坏结果,闻泰科技会做哪些应对
去年10月国庆长假的控产效果明显,今年中国大陆液晶电视面板厂商在国庆放假,预计将使10月相关面板价格环比维持稳定。
国产柔性OLED屏加码价值竞争,护眼、高刷和折叠是方向。
京东方将把营收中的0.5%用于AI研发,并已组建机器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