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系车市场份额缩减,零部件企业积极融入中国汽车供应链

第一财经 2025-11-04 12:51:45 听新闻

作者:缪琦    责编:杨志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考虑采购日本的零部件。

10月底的绵绵阴雨,没有影响十多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地探访芜湖奇瑞汽车生产基地的行程。参访过后,他们按细分领域分成四组,与中国这家自主汽车品牌展开了具体对接。

“中国汽车的崛起,让很多之前进入中国的外系车面临生存挑战。”日本价值工程协会中国区总代表何晓磊告诉第一财经,以日系车为例,数十年前日本车企带着供应商一起进入了中国市场,如今日系车市场份额明显收缩,大量还留在中国的日本供应商就需要“盘活”这些产能。寻找与中国车企的合作,积极融入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诉求越来越迫切。

左一为何晓磊,左二为田中雅康 受访者供图

东京理科大学名誉教授田中雅康对第一财经表示,日本汽车企业以前在全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韩国企业的发展,日系车市场份额呈现下行趋势。日本汽车供应商想要“走出去”,为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国车企提供零部件、达成合作。例如,日本有一家汽车供应商的做法就很典型。他们原先专供日本丰田汽车,但如今正在加快全球化进程。

作为中国的战略支柱型产业,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增长,目前进入了提质升效的关键期。根据何晓磊观察,中国的车企也不是一味降低供应商利润,而是思考如何帮助供应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进一步开放了供应商体系。这也为日本供应链的进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自去年开始,日本价值工程协会在中国的年会就专门设立了对接环节,在原本以咨询为主的服务上增加了实际的促成环节。

在何晓磊看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考虑采购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在全球价值链重塑以及中企“出海”加速的关键时期,中日企业之间更应该彼此学习,主动参与国际化合作与分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