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商务部在上海世界会客厅成功举办“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在11月6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国一直高度重视扩大进口,已连续16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何亚东表示,全新创办“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充分表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机遇始终在这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欢迎世界各国携手中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同时,11月5日,“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启动仪式上,第八届进博会主宾国推介了国别特色商品,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布了进口商品采购意向,新消费、老字号代表企业推介了首发新品,服务消费领域代表企业也发布了活动安排。
何亚东称,“出口中国”与“投资中国”“购在中国”联动互促、融合共生,形成内涵丰富、有机结合的协同体系。

持续做大朋友圈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启动仪式的致辞中表示,举办“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是中国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的务实举措;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大市场机遇、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创新之举;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主动担当。
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围绕“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举办十大主题活动。聚焦持续做大朋友圈,让中国机遇“惠全球”;多维搭建对接渠道,让更多商品“进得来”;精心打造消费场景,让优质商品“卖得好”;总结评估活动成效,让出口中国“走得远”。持续丰富“出口中国”品牌内涵,让中国成为更多国家的最佳出口目的地和发展动力源。
法国开云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谭森、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朗先后致辞,他们表示,当前,全球工商界正在寻求更多稳定性、可预期性和合作机会。中国创新打造“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品牌,向全球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一个愿意通过制度创新与世界共赢共享的合作伙伴。
何亚东称:“八年前,中国创办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现了中国主动作为,着力扩大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的大国担当。八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办越好,累计成交超500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何亚东介绍,“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将以“积极扩大进口”为主线,每年将围绕十大主题举办超百场活动,包括主题国全面对接、区域特色对接、行业专题对接等,并将努力做到“年年有特色,月月有活动,项项都精彩”。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对于“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活动,何亚东介绍,近期,商务部在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100多个重点城市,联动开展了精品消费月活动,这也是“购在中国”系列的一个重要部分。
活动聚焦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等四大领域,打造消费新场景,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精品购物方面,组织各地推出“精品消费月·购物好去处清单”,涵盖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奥特莱斯、离境退税商店等购物消费目的地和新场景。上海举办迎进博消费嘉年华,重庆举办成渝双城消费节,推出“进博首发新潮流”“精品惠购新场景”等系列活动,围绕进博会、精品首发等热点打造乐享购物新场景。
精致美食方面,组织各地推出“精品消费月·美食地图”,介绍本地必尝风味美食,推荐餐饮门店、美食街区等“寻味好去处”。广州举办国际美食节活动,联动第十五届全运会,邀世界宾客品尝全球美食。
精彩旅游方面,组织各地发布“精品消费月·精彩旅游指南”,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生态,推出应季应景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活动。天津串联热门秋日观景地,推出“津秋有约”系列线路。
精美展演方面,组织各地发布“精品消费月·精美展演片单”,集中推出精品文艺演出、高规格体育赛事、高品质文博展览等。北京组织开展“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推出一大批首演首秀剧目。
六个问答带你详细了解
此次管控具体措施的落地将为未来相关制度完善积累更多经验和参考。
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截至6月24号,共有22个地区开展了225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参与的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过了1.9万家,成交额248亿人民币。
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续保持沟通对话,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