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进博会看跨国企业新动向:七成外企看好中国经济,在华并购显著增加

第一财经 2025-11-07 16:39:40 听新闻

作者:齐琦    责编:杨倩雯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在机遇涌现的同时,跨国企业也面临本土竞争加剧、合规要求升级、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挑战。

11月5日-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

作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本届进博会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参展。如何超越短期参展角色,真正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进程,成为跨国企业需要应对的战略议题。

“当数字消费、绿色低碳成为进博会热词,它们传递的不仅是产业风口,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于11月6日在进博会上表示,跨国企业已不满足于将产品带入中国,更有信心将自身核心优势与中国在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健康民生等领域的长期目标相对接,实现真正的“同频共振”。

看好中国经济,在华并购显著增加

进博会期间,毕马威发布的《2025跨国企业中国展望报告》(下称《报告》)统计,近七成受访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高于对全球经济的预期。分地域看,北美企业对中国经济及自身业务增长最为乐观,日本企业则相对保守,主要归因于本地化程度较低及面临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主管合伙人沈宇峰也在会议期间发表主题演讲称,中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制造业增加值远超其他主要经济体。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六个月,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显著增加。且被统计的跨国公司中,计划在年内维持或增加投资的占据多数。

具体看来,跨国公司倾向收购电动汽车、医疗科技、生物技术、水务科技、先进材料和机器人等领域的中国科技领先企业;投资方式主要包括绿地投资、合并、收购或建立合资企业,以期保持在中国大陆的竞争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本地研发能力。

合规、技术与本土竞争成三大考验

在机遇涌现的同时,跨国企业也面临本土竞争加剧、合规要求升级、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挑战。

沈宇峰分析称,全球性干扰因素(如地缘冲突、贸易壁垒)下,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成本显著增加。且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跨国企业的产品需在数据隐私合规、软件互联互通、物流体验等方面适应中国高度整合的数字生态。

面对日益严格的税务审计与网络安全要求,多数企业积极调整以符合监管环境。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成为企业提升效能的关键路径。《报告》调查显示,超过90%的企业计划加大数字化投入,其中58%的企业已在运营中使用AI工具。

此外,沈宇峰提到,进口替代背景下,跨国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竞争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如航空航天、油气、金属、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竞争门槛显著提高,市场空间受到结构性挤压,需重新评估自身技术优势与市场定位的可持续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