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普陀区举办“聚普陀 链全球”第八届进博会“上海·普陀投资推介会”,向全球企业推介普陀投资发展新机遇,全力推动“参展商变投资商”。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区委副书记、区长赵亮,副区长周如意出席,区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及区各有关企业代表负责人参加。活动中,35个高能级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普陀。
以服务为基 共绘新蓝图
程鹏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克服多重挑战,取得亮眼发展成绩,充分体现上海产业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为优秀企业扎根发展提供广阔机遇。普陀区作为上海链接长三角的重要节点,正积极抢抓进博会带来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聚焦重点产业持续“招大引强”,有力推进招商服务一体化工作。市经信两委将一如既往支持普陀的产业发展,为所有选择普陀、投资普陀的企业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胡广杰表示,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的“西大堂”,普陀始终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面向未来,普陀将坚定不移融入开放格局,聚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和大宗商品贸易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以更大力度“走出去”、在更大范围“请进来”。坚定不移做优发展环境,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优化城区硬环境、软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坚定不移提升服务效能,与全球合作伙伴一道,把握发展机遇,赢得更大成功。
以合作为引 点燃强引擎

会上,全球招商服务协作点(新加坡站)正式揭牌。“这是继全球招商服务协作点(日本站、英国站)之后的又一重要协作点。普陀区将进一步把招商‘阵地’前移、招商‘触角’延伸,吸引更多海外优质项目落户普陀。”区投促办负责人表示。
现场,普陀区还签约了一批海外招商合作伙伴。德国联邦对外人才输出与经济促进协会、高力国际、上海市香港商会、新加坡中国协会理事会、恒生银行上海分行、德勤中国等6家机构正式成为普陀区海外招商合作伙伴。此次牵手标志着普陀在创新招商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将更精准对接海外创新要素、更主动链接全球人才项目,为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澎湃新动能。
以发展为名 双向奔赴
大会上,35个高能级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普陀,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契合区域产业导向的赛道,向全球展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本次签约项目结构亮眼:“招大引强”旗舰型项目17个、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项目10个、大宗贸易标杆项目8个,共同构成普陀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当前,普陀区正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今年,已落地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重点项目51个,其中,6个为亿元级项目,45个为千万元级项目,“头部在普陀(上海)、身体在沿沪宁,研发在普陀(上海)、生产在沿沪宁”的产业创新生态新模式已逐步形成。
作为上海老牌贸易核心区,普陀集聚1400余家贸易企业,今年1—9月规上商销额突破1.2万亿元,总量居八大功能区之首、增速第三。1—10月累计落地大宗类企业110家,其中千万级项目4家,千亿级贸易集聚区建设全面提速,今日再迎8家大宗贸易龙头企业签约,助力区域大宗贸易产业加快集聚。
近年来,普陀区聚力攻坚“招大引强”,紧盯“三个500强”和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精准招商,施耐德新能、立讯通讯、银发经贸、杉树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布局普陀。今年1—10月新落地“十亿百千万”重点项目165个,其中亿元级15个,高质量发展成色愈发夺目。今天,又有17个“招大引强”项目落地普陀,为区域经济注入又一针“强心剂”。
以进博为媒 共享新机遇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经贸盛会,更是展示中国形象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此次普陀区举办投资推介会,正是充分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向全球展商企业展示普陀区域经济发展的无限潜能;同时,发挥“会展+招商服务”作用,精准对接优质客商和产业资源,助推展客商“流量”变“留量”,扩大高质量发展的“朋友圈”。
近年来,普陀区经济蓬勃发展、跑出加速度:“十四五”期间,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8%,高出全市均值6.2个百分点。今年1—9月,GDP可比增长8.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1—10月,区级产业税收增幅31.1%,增速创5年新高。
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及内地的“西大堂”,普陀区正加速成长为上海中心城区中极具想象空间和投资潜力的一块创新创业热土。下一步,普陀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全球化视野,链接全球优质资源,打造为全球投资优选地,共享发展新机遇。
2024年,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为213.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会议指出,上海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以更有力举措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上海将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服务对接、加强政策供给,助力企业在沪实现更大更好发展。
为上海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而努力奋斗,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规划》的发布,将通过空间设计与制度创新的协同,促进全球资源要素在区内的集聚与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