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再度以一份刷新纪录的“成绩单”,彰显了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的确定性。
第八届进博会11月10日闭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创下历史新高;累计进场观众达92.2万人次,同比增长8.2%,同样刷新纪录。
“企业展首秀功能提升,共发布461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董事长吴政平在闭幕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全球“最快”的无创体检设备、“最小”的X光机、“最轻”的大折叠屏手机等,都在本届进博会上首发首展,助力中国大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这是11月10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闭幕新闻通气会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吴政平还表示,本届进博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今年12月19日至2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首次举办进博优品交易会,作为“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的延展,助力更多“进博好物”走进千家万户。
中国联结全球经济的桥梁
作为全球唯一的国家级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已走过八年历程。它不仅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平台,其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向世界传递共赢共享合作信号的地位与功能也日益凸显。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进博会之所以“越办越好”,关键在于坚持“与天下同利”。他强调,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应坚持平等互利,夯实正当的共同利益基础;坚守道义,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并推进治理改革,以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进博会,正成为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
这一理念在具体行动中得以贯彻。本届进博会期间,“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启动,并通过组织“出口中国”、“投资中国”、“购在中国”等系列专题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贸易、投资、消费的协同发展,持续放大进博会的平台作用和溢出效应。
吴政平说,中国创新打造“出口中国”品牌,向全球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一个愿意通过制度创新与世界共赢共享的合作伙伴。
第八届进博会期间,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为主题,举办1场主论坛、25场分论坛及若干闭门会等活动,共发布报告、指数、标准、倡议等成果20项。吴政平透露,论坛注册总规模首次超过1万人,400多位政商学界权威嘉宾参与讨论,其中包括8位诺贝尔奖得主等顶尖学者。
“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也是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关键举措。”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虹表示,进博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一个坚持开放共赢的中国,正在为全球的包容性增长树立典范。
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认为,八年来,他们看到进博会不仅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更是一座连接中国与全球的桥梁。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扎根中国、参与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将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尽管面临关税波动的外部挑战,上海美国商会今年第三次组织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参展,包含了美国州政府展团与十大行业协会展团在内的19家展商。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美国馆为美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关键支点。
“作为三年来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一届美国馆,我们充分证明了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此外,进博会开幕当日中美在关税领域达成的共识,为本次美国企业参展注入了积极信号。”郑艺说。
第一财经从上海美国商会了解到,本届进博会美国馆签约总额较去年增长5%。聚焦“精”和“新”的美国技术和服务,精准满足了中国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首发首展首秀功能提升
本届进博会的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成为“八届全勤生”,充分体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磁吸力”。
吴政平总结称,今年的企业展主要呈现首秀功能提升、消费热点突出、顶尖企业齐聚等特点。现场共发布461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全球首发201项、亚洲首展65项、中国首秀195项,涵盖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等行业,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占比更高。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趋势下,以“中国创新”破局全球贸易的模式正在成为主流。今年近百家大型跨国公司、大型商协会负责人来到“四叶草”。其中,有10家行业顶尖企业由董事长或CEO亲自率队,将企业“总部决策层”集体带到现场,成为全球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加码中国、深耕中国的生动缩影。
在开放与发展的深度交融中,越来越多的跨界与破圈也在借进博结缘、持续涌现。
“全勤生”多特瑞在历届进博会中实现了销量大幅增长,今年更是开启了从精油到健康食品的跨界,与同是进博“老友”的仙乐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含精油的创新营养产品。
另一家“全勤生”SYR汉斯希尔则通过进博会实现了从净水行业到多领域高端客户的跨界拓展。“不仅是‘展品变商品’的跨越,还是‘民用到商用’的突破。”其中国公司副总经理唐鹏表示,通过进博会平台的对接活动,他们成功挖掘了为商用车辆提供车载净水系统的新商机。
进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
实实在在的成交增长离不开高效的对接机制。本届进博会共组建43个交易团和700多个交易分团,注册观众超46万人。采购商长廊、重要采购商选品会、贸易投资对接会等平台促成了大量合作,其中贸易投资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超300项,集中签约活动达成近600项。
为了延续进博热度,进一步扩大进口、促进消费,今年12月19日至2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首次举办进博优品交易会,作为“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的延展,助力更多“进博好物”走进千家万户。
吴政平透露,第九届进博会的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已超8万平方米。未来,进口博览局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继续推动进博会提升功能,充分发挥其作为高水平开放平台和全球共享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确保进博会“越办越好、常办常新”。
GE Vernova燃气发电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睿迈说,他们深谙持续参与进博、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意义,未来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为中国的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全球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在进博会上宣布对中国追加投资1.36亿美元,用于扩大青岛吸入气雾剂产能,并签订了多项合作。其在华研发持续加码,全新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已于今年10月在北京启用。
太古集团旗下港机集团,在进博会上展示了在厦门建设的全球最大单跨度机库等项目。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官剑文表示,进博会本身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通过参展可以让企业更多地梳理过往发展的积累,同时可以向全球的合作伙伴学习,深化务实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