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马斯克在X平台表示,随着星舰问世,大规模部署太阳能人工智能卫星成为可能,这是实现每年1太瓦(1TW)人工智能算力的唯一路径。此言论系对谷歌2029年拟用核能运行AI运营计划的回应。此前,马斯克透露SpaceX将在太空中建设数据中心,通过扩展配备高速激光链路的Starlink V3卫星即可实现。英伟达孵化的Starcloud-1卫星、谷歌“太阳捕手计划”、中国国星宇航“星算计划”的密集落地,标志着太空算力从概念验证迈入实战化部署阶段。
星展银行邓志坚:毫无疑问,太空算力,或者说AI卫星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投入的科技发展方向。太空算力能够解决AI发展中的痛点:能源,土地,环保。当然,它也会遇到新的痛点,例如太阳能技术是否能满足巨大运算所需;巨量数据如何传输;AI卫星如何更新和维护硬件设备;是否存在太空环保问题等。现在这些还没有明确答案,但随着电力、水源、土地被AI逐渐占用的时候,科技巨头能够有前瞻性,解决AI发展痛点,这是值得支持的。同时,在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也会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加速科技迭代,例如太阳能,模拟芯片,专用芯片TPU等等,这都是新一轮的投资机遇。
② 闪迪NAND涨价50% 高盛上调闪迪目标价至280美元
闪存龙头企业闪迪11月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这一举措凸显出存储市场的供应紧张,主要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持续爆发及晶圆供应严重受限的双重驱动。据悉,这是闪迪今年以来至少第三次涨价,其在4月宣布全系涨价10%之后,又在9月初针对全部渠道和消费类产品执行10%普涨,引发美光等存储龙头跟进涨价。高盛将闪迪目标价上调至280美元,称NAND闪存市场供不应求将持续至2026年,赋予制造商强大定价权,并最终体现在利润率的飙升上,将2025-2027年EPS预测平均上调79%,AI服务器需求导致产能紧张是供需失衡关键因素,市场尚未充分消化这轮超级周期的盈利爆发潜力。
星展银行邓志坚:存储设备的需求增长将持续保持高速态势。2024年全球存储设备容量已达11亿 TB,预计2029年将突破27亿TB,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22%,远超 2020-2023年间4%的增速。与之对应的存储设备营收,也将从2024年的2800 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6300 亿美元。需求端增长确定性强,但供应不足的问题可能制约 AI 产业发展及行业整体收益。当前全球存储设备市场已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相关企业正加大资本开支推进产能扩张,但产能释放需要一定周期。短期内,市场并不担忧未来产能释放会冲击企业收入 —— 当前产品单价虽高,但实际产能缺口较大,即便扩产也难以快速满足需求。因此,短期内存储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将持续;待新一轮产能落地后,相关企业有望实现更长期、稳定的盈利增长。

《投资秘籍》购买:
太空算力元年开启?想获取产业链深度解析,欢迎订阅《从华尔街到陆家嘴》最新推出的收费版《投资秘籍》。
近期我们关注了AI PCB和CCL,特斯拉股东大会之人形机器人,储能,AI算力大单满天飞,文生视频Sora概念股,存储超级周期,科技巨头财报,英伟达Rubin升级带来的增量,人造太阳核聚变,脑机接口,存储芯片,量子技术,贵金属风险,消费电子,生成式人工智能,阿里云的“Aegaeon”计算池化解决方案,英伟达800V高压直流电源架构,黄金,银行,甲骨文AI大会,阿里云栖大会,物理AI,存储芯片,半导体,AI端侧,固态电池,阿里产业链,英伟达产业链,国产半导体等产业链,相关板块均有亮眼表现。
点击第一财经“VIP频道”,查看更多。《从华尔街到陆家嘴·投资秘籍》订阅价688元/月!一天一杯咖啡的价格,既能学到投资逻辑,也能寻到投资路径!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厂商应该走出类似DeepSeek般降低算力需求的新路径。
央行连续4个月增持黄金,行业有望迎来明显恢复;广东出台12项措施支持AI和机器人发展,相关PCB市场空间广阔。
AI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已经开启。
技术突破后的降本是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必由之路,而在应用领域中国庞大市场和用户基础为应用创新提供肥沃土壤,国内企业大有可为。
截至发稿,朗威股份、依米康、天玑科技等12股涨停,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等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