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业绩反转预期升温,锂电产业链满屏涨停

第一财经 2025-11-13 20:30:12 听新闻

作者:魏中原    责编:钟强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六氟磷酸锂一天一个价

11月13日,锂电产业链板块掀起涨停潮,成为全场最靓的仔。锂电电解液指数收盘大涨19.41%,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锂矿、动力电池、锂电正负极材料等板块跟涨,多只个股强势封板。

截至收盘,海科新源(301292.SZ)、盛新锂能(688353.SH)双双“20CM”涨停,均创历史新高,多氟多(002407.SZ)、天赐材料(002709.SZ)、新宙邦(300037.SZ)等个股再度刷新阶段性高点。

这波汹涌的资金浪潮背后,是产业链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产品——电解液及其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价格的迅猛上涨。对比今年7月的年内低点,电解液价格涨幅已超30%,作为其成本核心的六氟磷酸锂价格更是翻倍,展现出惊人的弹性。近期锂电产业链价格狂飙根源在于行业长达一年亏损后带来的供需短期严重失衡,一方面,部分中小厂商已经退出产业,同时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维持景气度,使得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博弈产业链在三、四季度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的强烈预期。

然而,市场的记忆并未远去,2020~2022年的锂电产业链价格上演过“过山车”行情,价格暴跌后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仍历历在目。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多家电解液龙头厂商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达了对明年市场需求的乐观态度,同时也提到经过上一轮产业价格暴涨暴跌后,如今全行业扩产更趋谨慎与理性。短期内,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虽仍有上冲惯性,但后续新能源车销量与储能需求的增速,以及新增产能的释放节奏,才是决定这轮涨价成色与业绩反转可持续性的关键。

锂电材料价格一天一个样

本轮锂电产业链的估值“暴走”,系六氟磷酸锂与电解液等原材料出现短期供需错配,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而供给端因行业洗牌导致有效产能收缩,头部企业满产但仍难以满足需求。

根据最新市场信息,截至2025年11月13日,六氟磷酸锂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部分市场报价已突破15万元/吨,主流成交价较10月中旬相比翻倍,较7月底部以来涨幅超过165%,并且涨势还在持续。

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电解液近期价格传导如期加速,根据第三方价格,电解液2天内涨幅超过过去2个月的涨幅。同时,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13日报84472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上涨1244元/吨。除了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以外,VC、FEC等添加剂的主力品种也大幅上涨。

需求端来看,一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25年1~9月,新能源车销量1119.6万辆,同比激增34.6%;动力电池装机494GWh,同比增长42.5%。10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延续增长,蔚来、小鹏、零跑创月度新高。根据部分已公布的车企交付量数据,10月延续“金九银十”旺季,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2026年购置税调整、以及各车企促销活动。

其次,储能市场正接棒成为锂电池需求新的强劲增长极。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与欧美的电网老化叠加,今年以来储能市场供需两旺,供应持续偏紧,前三季度储能锂电池出货430GWh,同比增长99%。锂电产业在储能需求加速增长的驱动下,产业链开工率提升,企业订单饱和度提升,部分环节甚至已经出现产能瓶颈以及涨价情况。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的供给在收缩,需求却保持韧性,两者形成的“剪刀差”最终引爆了本轮价格。目前,上游供应商与客户已开始布局明年的供应链保障,并商谈长协合同。电解液厂商天赐材料同日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签下近160万吨电解液长单,其中,预计向中创新航供应72.5万吨、向国轩高科供应87万吨,按照电解液最新价格估算,这两笔⁠订单的总金额有望达400亿元,这几乎是天赐材料2024年营业收入的3.2倍。

“电解液和电池大客户的协议价基本是锁量不锁价,类似当年光伏硅料和硅片价格大涨时候。即供应商与客户签订长期协议,约定期内供应产品的数量规模,产品交付价格则随行就市,对于供应商来说,既是避免‘贱卖’也是保障订单份额,对电池厂商来说,保障原材料供应是应对需求变化的首要策略。”一位电新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

短期易涨难跌,明年下游需求是关键

回顾历史,六氟磷酸锂价格在2022年初曾触及约57.5万元/吨的天价,此后便进入了长达两年多的下行周期。根据百川盈孚统计,从2024年7月到2025年9月,六氟磷酸锂价格长期在6万元/吨以下运行。这一价格水平已远低于多数二、三线厂商的成本线,甚至跌破部分一线厂商成本,导致行业陷入普遍性亏损。持续的亏损迫使部分企业进行产线检修、甚至停产,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低位,有效供给显著减少。

产品涨价固然可喜,但经历过周期洗礼的投资者们更关心的是:这轮涨价能持续多久?企业能否真正从“亏损泥潭”步入“业绩春天”?涨价会否引来产业又一轮扩产潮重蹈前几年价格大跌的覆辙?

短期来看,价格上涨的势头尚未看到终结的迹象,市场多方认为,电解液价格上涨显示出六氟磷酸锂涨价传导正反馈,短期内易涨难跌。将目光放至中期,本轮涨价行情的可持续性面临着两大核心变量的挑战,产能释放压力与需求增速持续性。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扩产周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18个月,并且技术、环保门槛较高,短期内供给很难迅速上量,旺盛的需求加剧了现有产能紧缺,这也是市场追捧锂电原材料龙头厂商,围绕三、四季度业绩的博弈的主要原因。

针对行业扩产趋势,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信息注意到,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头部厂商均认同明年行业需求稳步提升,但也指出,产业经历了上一轮价格暴涨暴跌后,市场企业扩产更加理性。

多氟多近日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市场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市场供应紧平衡状态可能持续至2026年,价格仍有上涨空间,预计今年年底增速有所放缓,明年整体将呈上行趋势,但价格波动幅度将趋于理性,不会重现上一轮行业周期中的暴涨行情。

新宙邦也在机构调研中表达了类似观点,公司认为2026年的电解液将呈现“供需偏紧、价格理性回归”的特征:需求端,动力电池、储能行业持续增长将带动六氟磷酸锂需 求稳步提升;供给端,行业经过前期深度调整后,企业扩产更趋理性,2021~2022年的极端暴涨行情难以再现,整体价格将随碳酸锂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保持相对稳定。

需求端来看,据统计,多家主流厂商的新增六氟磷酸锂产能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7年集中释放。如果需求增速无法消化这些新增供给,供需关系将再度逆转,价格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下行压力。

当前机构普遍看好2026年全球储能景气度维持高位。中信建投电信团队研报认为,看好储能超预期增长带来的锂电池和材料端出货量和价格上修带来的机会。一方面,目前国内储能项目在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之后,各地储能项目投资已从“要我投”向“我要投”转变,经济性的提升是国内储能需求旺盛的最核心原因。中信建投预计明年国内新增储能装机达到300GWh。同时,海外美国数据中心配储有望带来数百GWh储能需求;欧洲、澳大利亚、拉美需求旺盛。户储&工商储方面,全球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升后,势必带来大量储能需求及电网改造需求,并推动终端用电进入长期上升通道,将打开户储&工商储长期需求增长空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