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品油主业连年下滑,和顺石油拟斥资5.4亿跨界半导体

第一财经 2025-11-17 18:41:04 听新闻

作者:魏中原    责编:钟强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标的公司两年半利润亏逾8000万元。

A股市场又现跨界科技案例,这次的主角是和顺石油(603353.SH)。这家主营加油站业务的公司11月17日早盘一字涨停,截至收盘报30.83元/股,总市值53亿元。消息面上,和顺石油拟以不超过5.4亿元收购半导体IP企业上海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下称“奎芯科技”)控制权,这份公告点燃了资金博弈情绪,显示投资者对这家传统石油销售企业跨界半导体领域抱有期待。

然而,细究交易细节,无论是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基本面都难言乐观。和顺石油自身正面临成品油批发零售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困境,而标的公司奎芯科技尽管身处热门的半导体行业,但近两年半累计净利润亏损约8000万元。这种“难兄难弟”式的结合,能否真正产生协同效应,还是仅仅为A股市场上又一例追逐热点的跨界并购,仍需时间检验。

标的公司两年半亏逾八千万

根据公告,和顺石油通过收购股权及增资购买获得奎芯科技不低于34%的股权,同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奎芯科技51%表决权,从而获得奎芯科技的控制权。

交易对价方面,双方确认奎芯科技100%股权估值不高于15.88亿元(增资后估值),预计最终交易金额不高于5.4亿元,若交易完成,奎芯科技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和顺石油提示称,本次签署的系意向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交易金额以最终签署的正式收购协议为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和顺石油的货币资金为3.12亿元。

另外,交易方案还设定了“反向入股”。11月14日,和顺石油实控人晏喜明、赵尊铭及一致行动人赵雄与奎芯科技的实控人陈琬宜,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陈琬宜将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6%股份,对应1031.43万股。这部分股份将根据奎芯科技承诺业绩的实现情况分三期解锁。

据公告披露,奎芯科技成立于2021年8月,属于半导体IP细分领域,公司专注于打造高速接口IP和Chiplet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建立在半导体IP解决方案之上。奎芯科技自称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高速接口IP产品矩阵的企业,构建了覆盖台积电、三星等国际晶圆厂的战略合作网络,产品覆盖UCIe、HBM、ONFI、LPDDR、PCIe等协议,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奎芯科技还拥有多项资质认证,包括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已申请知识产权1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9项。

股权结构方面,陈琬宜通过控制琢冶科技有限公司、魁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合计持有奎芯科技81.4216%股权。另外,国芯科技(688262.SH)持有奎芯科技0.77%股权。记者注意到,陈琬宜曾在通富微电(002156.SZ)、SYNOPSYS, INC.(SNPS.NASDAQ,新思科技)等公司就职。

奎芯科技实控人履历与业务看似光鲜的背后,经营业绩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披露,奎芯科技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6亿元、1.92亿元、1.1亿元。盈利能力方面,奎芯科技2023年净利润亏损7486.68万元,2024年勉强实现53.05万元的微利,2025年上半年又亏损975.21万元,近两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约8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方案中设置了业绩承诺条款。奎芯科技承诺2025年至2028年各年度收入分别不低于3亿元、4.5亿元、6亿元、7.5亿元,且各年度归母净利润均为正。这一承诺相较于奎芯科技目前的营收和盈利状况,可谓跨越式增长。若按此承诺,奎芯科技2025年下半年需要实现1.54亿营收,同时未来三年多时间内实现收入翻倍式增长,并持续保持盈利。

上市公司加油站经营不利

和顺石油2020年在沪市主板上市,主营业务从事成品油流通领域,主要涉及成品油的零售和批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运营管理35座自营加油站。公司还同步拓展了新能源充电站业务。

细究和顺石油的基本面,公司确实面临着成品油业务盈利能力下滑的压力。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同比微降0.13%;归母净利润仅为2180.6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9.44%。就成品油业务下滑的原因,和顺石油解释称,受国内消费习惯转变、行业竞争加剧及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等因素影响,成品油消费市场整体需求疲软,同时,今年以来受国际局势和地区冲突的影响,原油价格波动较大,批零价差缩窄。前三季度,和顺石油的销售净利率跌至1.02%,为上市以来同期最低。

实际上,和顺石油的盈利能力下滑由来已久,2020年上市当年创下业绩巅峰后,盈利能力便进入了持续数年的下行通道。数据显示,和顺石油的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达到历史高点的1.75亿元后便掉头向下,2021年、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6.45%、49.66%、43.97%。其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仅为2926.58万元,还不足2020年的五分之一。

和顺石油连续数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表明公司正面临着严峻的主营业务盈利危机。在自身“造血”能力持续减弱的情况下,公司尝试通过跨界并购来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动机也就不难理解。

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承压时追逐市场热点进行跨界并购,往往短期内能提振股价,但长期看却可能因为缺乏行业经验、整合困难而进一步拖累业绩。和顺石油此次跨界半导体能否打开业绩新增长点,仍需持续观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