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脑机接口走向消费级产品,从业者称缺标准、人才及数据共享平台

第一财经 2025-11-18 14:26:25 听新闻

作者:王珍    责编:刘佳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目前脑机接口消费级产品在精准度、体验改善、成本优化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由受访者供图。

今年被视为脑机接口产业化元年,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开始走向消费级产品。鹏脑科技总经理马帅近日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接下来将有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普惠型消费级产品上市,其中包括脑电助眠仪和双通道脑电采集头环。

鹏脑科技是创维集团及旗下酷开网络孵化的脑机接口企业,今年10月获得同创伟业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马帅说,双通道脑电采集头环将适用于儿童专注力提升、老年人认知康复等场景,还可用于科普,预计明年年初上市。

不久前,盈趣科技参股的北洋瑞恒展示了脑电波仪,可实时捕捉脑电活动数据,为科研与健康监测提供支持。马帅认为,相比于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民用市场的消费、使用门槛较低,而目前脑机接口消费级产品在精准度、体验改善、成本优化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消费级脑电头环价格一般上千元至上万元,通道数一般为1~8。国外消费级脑电头环的龙头企业主要包括Neuralink等。Neuralink由马斯克创立,它还正在积极研发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一些国外先进的脑电头环可以做到64通道,有的通道数量甚至以万为单位。

今年中国“十五五”规划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脑机接口等六个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策正促进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发展。除了鹏脑科技、盈趣科技,把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假肢领域的强脑科技近期也有动作。强脑科技已落户香港数码港,将加快在民用市场的发展。

不过,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仍面临不少挑战。马帅说,目前缺乏生物医学、神经工程学、脑科学、计算机、AI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缺少脑电数据共享平台,脑电传感器的精准度有待提高,行业标准有待完善,脑电接口消费级产品的审核流程较长。

他呼吁,行业协会尽快完善中国脑机接口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比如明确脑电数据的归属权、使用边界,让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利用脑电数据;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中国脑机接口人才的培养;以及简化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的审核流程。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