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40+1”洞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浙江舟山着力构建“海上粮仓”

新华社 2025-11-20 13:39:24 听新闻

责编:罗懿

码头泊位利用率提高的同时,也给客户降低了成本。

浙江舟山作为我国重要的进口粮食港口枢纽,以浙江自贸试验区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为契机,创新推进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建工作,通过强化组织联动、服务升级、开放融合,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海上粮仓”。

组织联动健全产业协同生态

走进位于舟山定海的老塘山作业区三期码头,装载6.59万吨巴西大豆的香港籍“大凯”轮旁吊机起落,正减载2.2万吨入后方中海粮油筒仓。码头所在的舟山粮食产业园,拥有港口岸线4.3公里,建成仓储库容174万吨,粮食年加工能力超385万吨,去年进口粮食中转物流量达3100万吨,占全国比重近20%。

作为东部沿海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加工基地和浙江省功能最全的粮油产业集聚区,舟山在大宗粮油“产、购、储、加、运、销”全流程协同中,一度面临涉粮部门、链主企业及服务机构之间统筹联动不足等问题。

为此,舟山探索将党建联建作为关键牵引,依托国家和省、市、区四级联动体系,以24家涉粮部门及9家链主企业为主体,建立舟山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建协调机制。通过组建通关、储备、加工、保供、保障等专项工作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联合涉粮单位和企业,在促进链群发展、争取政策等方面持续攻坚。

以通关为例,“依托党建联建机制,凝聚港航、边检、海关、海事等力量,口岸部门实施联合查验,大幅缩短到港进境粮食通关检验时间,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务有限公司老塘山中转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丁学明介绍。

码头泊位利用率提高的同时,也给客户降低了成本。据悉,随着查验模式从传统“分头查验”向“集中查验”转变,单船通关靠泊时间缩短约3小时,节约单船成本约2万美元。

“深化党建联建,嵌入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全流程,相当于给发动机注入润滑油,让磨合效率更高、运转更有效。”舟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准助企打造“三最”营商环境

链上对接顺不顺,企业最有发言权。舟山迭代升级项目党建工作法,以靠前服务精准助企,选派党建指导员为企帮办,变“企业单跑”为“组织助跑”。

舟山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舟山华康”)于2022年8月注册成立,其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从摘地建设到试生产,党建指导员夏芬芳入驻开展暖企服务已快三年,一路助力企业成长,“作为党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我们多跑几趟,为的是用最短时间给企业满意的服务。”

党建指导员紧盯进度排忧解难,山梨糖醇生产线提前2个月投产;玉米精深加工原料供应不稳定,协调机制负责人牵头赴吉林松原促成原料供应合作……“项目推进总会有意想不到的难题,企业人生地不熟更会牵扯大量精力。有了党建联建暖企助力、畅通渠道,提高了项目建设质效。”舟山华康监事会主席郑芳明深有感触。

围绕资源共建共享,舟山发挥链主企业带头作用,依托粮心解题会制度,开展技术交流、人才互派联合培养。当地还成立助企、应急等党员志愿团队,定期收集企业诉求,构建“企业点单、组织接单、企业评单”有效闭环。“从党建联建切入也是营商环境整治,符合浙江提出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营商环境的要求。”定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潘君表示。

畅通物流释放产业链新动能

去年11月,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为舟山建设“海上粮仓”带来政策东风,也对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舟山为此探索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以党建为纽带激发动能,持续强化开放融合。

舟山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江海联运协调处处长刘扬介绍,以党建联建联动各方资源,舟山构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覆盖更广”的粮食物流体系,组建全国首个江海直达“运力池”平台,上线“直达快配送”数字化系统,创新“散改集水铁联运”等多种模式。

通过与沿江政府、港口企业、铁路部门等开展合作,舟山积极发展江海联运、海铁联运、陆海联运业务,累计开辟江海直达航线10条,推动1万吨级江海联运船投入运营,建成全国最大江海直达船队,共计25艘、总运力35万吨。2024年粮食江海联运总量超100万吨,同比增长53%。

聚焦口岸开放,舟山还优化联动监管服务体系,例如党建联建协调机制多次协调海关等成员单位,仅用时2周就破解园区企业饲料产品出口资质等问题,助力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已累计出口产品3000吨。

舟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舟山探索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建实践,将坚持系统观念,以组织融合推动产业协同;坚持问题导向,以精准服务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开放共享,以要素畅通增强链式动能;坚守安全底线,以组织优势筑牢保供屏障。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