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两名临床专家新当选院士,聚焦肿瘤防治

第一财经 2025-11-21 12:14:34 听新闻

作者:钱童心    责编:乐琰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从此次新增院士名单来看,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依然是院士聚集的高地。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来自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和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当选。

其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临床医学专家还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秀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朱兰(女)。

在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上海医院专家中,周俭致力于肝胆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曾5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房静远专注于胃肠癌的防治。至此,中山医院现有包括葛均波、樊嘉、周俭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仁济医院也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房静远2名院士。

从此次新增院士名单来看,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依然是院士聚集的高地。以周俭所在的肝癌领域为例,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90万例,中国占比接近一半。

今年7月,周俭与樊嘉院士领衔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肝癌防治重大报告,提出全球至少六成的肝癌病例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减少相关风险因素,包括降低病毒性肝炎感染,减少酒精摄入,控制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等。

周俭表示:“这些成功经验有力证明,肝癌完全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被作为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来管理。”

此外,周俭与樊嘉院士共同创建的miRNA肝癌早期诊断模型已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试剂盒,总检测量超过500 万例次,使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相对传统标志物甲胎蛋白大幅提高;他们还开创性地提出肝癌个体化诊疗新策略,经治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国际领先。

除了肝癌,我国胃肠癌发病率也高居所有恶性肿瘤前列。房静远在胃肠癌发生预警、早诊和预防及综合治疗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开创性地通过分析肠菌判断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与预后。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