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晚间,沪市公司增持回购进展、提质增效方案和经营类公告齐发,截至17时,共有超20份利好公告“集结”。这意味着,本周末已有超60家沪市公司集体释放积极信号。从今日(23日)晚间公告内容看,一批龙头公司及股东持续买入,“硬科技”企业合同订单、研发利好不断。
三峡能源今晚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进展。公司4月9日公告,控股股东三峡集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15亿元至30亿元。近日,三峡集团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87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为0.03%。自本次增持计划披露以来,三峡集团已累计增持1.86亿股,占总股本比例0.65%,累计增持7.96亿元。此前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三峡集团增持规模为1.12亿股,对应金额4.82亿元,其中截至8月30日的增持数量为8995万股,对应金额3.86亿元。从上述进度看,9月初至今,控股股东又增持近3.14亿元,持续买入力度不减。
中国石化11月23日晚间公告,本轮回购已经完成,数据显示,11月回购力度超前。此前,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21日至2025年11月20日回购5亿元至10亿元。8月22日,公司首次回购1720万股,支付金额9981万元。今晚公告显示,截至11月20日,公司完成本轮回购,已实际回购A股89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回购均价约为5.60元/股,使用资金总额约为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11月回购力度“加码”。截至10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4882万股,对应金额2.7亿元。这意味着11月公司回购4053万股,占到整个回购规模的45%。公司称,本轮总计回购的8935万股 A股将全部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
此外,春秋航空首次回购后,后续快速跟进。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27日开展规模3亿元至5亿元的回购,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11月20日,公司首次回购3.58万股,今晚公司公告,截至11月2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7.18万股,使用资金总额近400万元。
此外,红塔证券、嘉化能源等一批公司纷纷公布回购进展,截至目前两公司分别回购1.2亿元、3亿元。
科创板方面,截至11月23日当晚5时,至少有14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进展、合同订单类利好。一批科创公司的累计回购金额颇显诚意。例如,阿特斯公告,2025年11月,公司累计回购60.7万股,使用的资金总额近1000万元。 截至11月21日,公司累计回购35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96%,总金额约3.5亿元。中控技术自10月启动回购以来,截至11月21日,已累计回购股份594万股,成交总金额近3亿元。
经营方面,晶科能源称,近期,公司组件产品飞虎3(Tiger Neo 3.0)宣布正式量产下线,标志着这款组件产品正式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公司称,飞虎3产品量产效率突破 24.8%,功率可达 670W,双面率最高可达 90%,具备高功率、高双面率与优异弱光性能等特点。在公司全球订购签约仪式上,公司及子公司与各大分销商现场累计签单达成15GW。
山石网科则自愿发布ASIC安全专用芯片研发进展。公司于 2021年启动安全专用芯片的自主研发计划,2024年10月,公司完成ASIC 芯片试产阶段的研发并取得内部测试的成功,进入量产流片阶段。公司今晚公告,公司ASIC安全专用芯片于近日收到了量产流片回片,并进行了全面测试验证。公司进行了芯片级验证及系统级适配测试,经测试,该芯片全部功能及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与山石网科安全产品的适配及应用需求均达成设计目标。公司称,ASIC芯片已完成从设计到流片的关键验证和量产流片。目前,搭载ASIC芯片的新一代安全产品已进入供货准备阶段,即将面向市场形成批量销售,公司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实现规模化的销售和产品交付。
多边合作、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是提及最多的话题。
公司表态将向“油气氢电”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中国石化正加快加气和充换电网络发展。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今日建成投用。
马永生开拓了国内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研究,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游勘探开发业务早期最主要的管理人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