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埔火灾在焚烧十余小时后,目前已基本控制,火警至今已造成44人遇难。这场五级火灾背后,也引发反思:老旧高楼火灾为何如此致命?香港建设施工中常用的竹制脚手架是否为导致此次火势迅速蔓延的原因之一?
11月26日下午,香港大埔宏福苑发生五级火警。香港警方和消防部门27日凌晨召开记者会宣布,大埔屋邨宏福苑火灾目前已造成44人遇难,45人受伤。警方已拘捕3名涉嫌误杀的男子。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起火原因。根据香港警方调查进展,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香港消防处副处长陈庆勇表示,据初步判断,多处杂物及竹棚在火情中被点燃,并受风势影响飘散到附近大厦,最终火势蔓延至8幢大厦中的7幢。消防在未受波及的大厦内部开动消防栓,并到天台加强保护,同时向邻近大厦射水实施救援。
另据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介绍,经过初步调查,发现有关大厦的外墙物料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较一些合规格物料远远猛烈和蔓延得快,警方觉得不寻常;此外未受波及的屋苑大厦玻璃窗贴上一些发泡胶板,也不寻常。邓炳强表示,本次火灾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
换言之,从建筑施工以及维修过程中的易燃建筑材料、施工材料的防火安全性到自然气候因素,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和加剧此次火灾蔓延迅速。
“我认为造成此次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为外围绿色护网不是阻燃材料,在高空风力作用下扩散燃烧面,竹材燃点低起到助燃效果。”结构工程师徐珂对第一财经表示。
此次起火的宏福苑群楼于1983年建成,至今楼龄逾40年,全苑共8座,每座31层,共1984个单位(户),单户面积约44平米。2024年由香港企业宏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该苑启动大修。
去年9月,曾有香港市民就宏福苑施工所用的“棚网阻燃”问题咨询有关部门。彼时香港劳工处给到的公开回应是“有关棚架上装置的保护幕(棚网)的作用是限制物件堕下的范围,保护人们免受堕下的物料、工具和废料击中。而根据现时劳工处所执行适用于建筑地盘的安全条例中,并没有涵盖关于棚网或任何物料的阻燃标准。此外,根据本处人员对该地盘视察所得,该维修工程并不需要在竹棚架上进行热工序、使用明火或易燃物品等等,而地盘内亦有提供合适的灭火设施。因此,棚网发生火灾的风险相对较低。”
竹木脚手架易燃点低则是徐珂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一项由清华学者2003年发表的研究文章称,在香港地区,竹脚手架占脚手架市场的90%。此次发生火情的宏福苑亦是采取这种“竹棚架”。根据港媒报道“火势经外围施工棚架向上迅速蔓延”。
根据徐珂介绍,竹脚手架在香港是个行业特点。香港由于街道狭窄,施工空间小,对于标准化金属脚手架施工存在很多适用性难题,竹脚手架相对灵活,重量轻对人力要求低,加之提供大量产业工作机会,这可能是香港在法律和规范层面目前未禁止竹脚手架的原因。但竹木脚手架劣势在于材料标准化、承载能力、性能不均匀、耐久性、易燃点低等,内地已于2021年禁止使用竹木脚手架施工。
清华同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所长万汉斌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提到,竹棚架在中国内地多层住房曾经也大量使用,但自2021年起官方已明确禁止使用,特别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均已使用金属棚架。香港2025年初也提出来新批出的公共工程招标项目中,至少一半使用金属棚架,增加房屋维修设施安全。但之所以没有明令禁止使用,一是成本优势,单价较钢管脚手架更低;二是便于施工,三是原材料便宜,容易获取,并且有的是一次性使用。“这次香港大火给了我们很多警醒,建筑施工以及维修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不能忽视。”
而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城市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邹亮看来,竹木脚手架或许是火势蔓延的推手之一,但可能不是唯一原因。
“高层火势蔓延多由易燃材料所致。除了竹木脚手架,老房维修中所选的保温材料、门窗的密封材料、雨棚等,是否具有阻燃性,也均需纳入考量。”邹亮对第一财经表示。
此外,他认为,香港建筑楼间距小,建筑密度大,这也不利于火势控制。而在人口居住密度大的背景下,住户在楼道中摆放的杂物对于助燃和逃生的影响亦不容小觑。
英国《Fire &Rescue》(消防和救援)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香港高层建筑消防现况》的文章中也提到,在香港高层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楼梯间及其前室常被用作临时的贮物场所,这样不仅导致火灾更迅速向上蔓延,影响楼梯平台处消防栓的使用,而且影响人员安全疏散,迫使携带装备的消防员先越过这些障碍物才能到达着火部位。
从火灾救援的角度来看,邹亮表示,香港在快速发展中,由于用地紧张不得不向空中发展,其高层建筑的密度堪称世界之最,建成年龄久、30~40层的居住建筑并不罕见。尽管在香港非工业建筑的高层建筑中往往设有避难层,但随着房屋和人口老龄化,对于这些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0m的建筑)中居住的弱势群体,火灾救援和逃生难度依然很大。
根据香港中原地产网站信息,在2021年人口普查中,宏福苑65岁及以上占36.6%。
高层救援的另一难度是消防云梯高度无法触及超高层建筑的楼高。
万汉斌介绍说,目前消防云梯对于国内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来说,都有一定的短板,主流的云梯消防车通常分为32米以下(作业高度10层左右)、50米以下(能到达16至17层,也是大多数城市消防配置的基准)、最高的101米(理论上可以达到33 层,但设备体型庞大,实施条件严苛)等三个级别;当建筑高度超过100米,云梯及消防灭火系统就难以高效灭火,更多地需要在建筑内部的消防通道利用内部水源开展灭火。这次失火的香港高层建筑超过100米,同时由于外围竹棚架大面积燃烧,进入建筑内部开展室内水源灭火也是十分困难的。
在香港此次火灾救援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7日凌晨表示,除了共调用140多辆消防车和60多辆救护车、800多名消防员和救护人员,也出动无人机了解灾情,展开救援。
大埔屋邨宏福苑火灾目前已造成44人遇难,45人受伤。
保安局局长称,针对起火大厦外墙保护网等不寻常情况,会循刑事方向调查。
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处置火灾事故。
香港警方展开调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
让用户能像在“隔壁银行”一样方便地获取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