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极度弱势 大盘泥沙俱下破位下行
主力杀跌 请别再说诱空吸筹
内忧外患 高通胀背景下谁能救大盘
===本文阅读===
大盘泥沙俱下破位下行
周一的大盘泥沙具下,开盘点位即成本日最高点,两市再留缺口,说是破位下行也不算过分~~深成指已经逼近8月9日低点,上证虽略强一点,但也相距不远。合计成交量已经退守千亿出头的级别,涨幅榜上过3.5%的个股都能上第一版,可见个股活跃度之弱。
今天跌幅第一的是上半年曾经一度强势的水泥股,可见是对基建投资领域的悲观情绪的集中释放,辉煌过后,剩下的只是一地鸡毛。不要说你不在意,更别说什么抛开大盘做个股之类的鬼话,除非你真的是神仙,可这市场还真的没什么神仙!
明日大盘延续今天的跌势后,会有个短线反弹,大约2-3天的样子,目标应该在今天留下的缺口位置,本周内有两个小的时间节点,一个是明日,另一个在周四,大概率的走势为明日探低反弹,周四左右结束。(忙碌闲人)
主力弱杀有三个重要目的
大盘继续展开向下弱杀,并且跌破2500关口。市场看空声一片。笔者认为主力展开向下弱势杀跌存在三个重要目的:
一是加速二次探底:8月25标志性大阳线遭到政策面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主力只能借助利空进行二次探底,完成底部的构筑及夯实。
二是趁火打劫:对于目前A股无论从调整的空间,时间,估值,人气等都处于极端位置。那么借助利空主力势必会展开弱杀获取未来上升空间的战略性筹码,制造恐慌盘,割肉盘,趁火打劫廉价筹码。历史经验证明,在极端市场,严重低估值市场做空都是极端不明智的。
三是延迟行情启动周期:政策面的收紧,货币的收紧没有明确信号,那么主力只能无奈通过底部的反复震荡,时间换空间,延长震荡时间等待货币面的契机。但这毕竟是策略性的,因为所有的反复,震荡,打压都是为了未来做准备。
后市笔者认为2437附近大盘构筑双底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在中秋节前有望展开报复性+结构性反弹行情!(盘古开天)
高通胀背景下谁能救大盘
内患不除,外忧又来。在美国公布经济之后,全球证券市场出现了普跌,平均跌幅均在2%以上。与此同时我们的大盘同样不能幸免。于是沪深两市出现了个股普跌并且跌幅较大,整体指数进一步下挫至前期低点附近。从图形上来看,沪深两市的运行状态以及岌岌可危了。于是更多的投资人开始产生对大盘系统性风险的担忧,确实在如此的形态下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谁才能救大盘?
从国内前段时间的政策以及资金进场流向来看,我们能发现社保基金在加仓,包括企业年金也在加仓。据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企业年金共现身36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58200.66万股,比一季度增仓11.8%;截至9月2日收盘,持仓市值比一季度增加52%。房地产业、金融、消费类股票受到了企业年金的青睐。那么问题回归到原点,为什么大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涨反跌?
我认为是市场普遍信心不足,并且强势板块始终没有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围市场一旦形成利空国内市场就会出现恐慌情绪。再加上高通胀的帽子始终阴魂不散,市场信心开始严重不足。这一点我们从成交量上就能看得出来。其实我认为这是好事,如果今天放量下跌那么后市将更不乐观。从主力控盘的角度分析,用最低的成本将价格降低至合理预期并最终拿到带血的筹码,是永远乐此不疲的事。
我的观点是首先国外市场要有明确的企稳迹象,比如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上周五美国的失业率让市场对未来经济悲观一片。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伯南克的说法美国将会在9月中下旬考虑新一轮经济刺激措施,也就是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前面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给全球的证券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那么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也一定会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利好刺激。尤其是对实际企业来说,利好更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除了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国内方面能救大盘的仍旧是资金面推动。比如社保基金再一次大幅度进场,而体现在板块上就一定是地产银行等权重股的止跌维稳。因为权重板块永远是一线资金进场布局的关键,试想有足够的资金与消息配合,如果你想让大盘上涨第一步要做的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控制地产银行等权重板块先止跌!
于是这样来分析问题就变得很简单,在这样高通胀背景下。我不认为国内任何政策能有效拯救大盘,鲜血淋漓的市场需要用真金白银来直接拯救。一方面就是美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另外一方面就需要国内一线主力继续明确护盘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热点板块的交易量,才能形成真正强势的板块,才能激发市场上攻的热情。(何金子)
手机厂商过去的高增长预期必须加以调整。
银行引导储户"存短期"的意图依然清晰。
大韩商工会议所月初表示,由会议所成员和20家韩国国内主要企业首席执行官组成的“对美贸易代表团”计划于19至20日对美国华盛顿进行正式访问。
岁末银行的价格厮杀战仍在隐蔽上演。
在政策积极的时间窗口内,A500指数可能提供了一个布局的机会。投资者在市场低点时往往对股市关注不足,而在市场上涨时才后悔没有及时入市。当市场进入右侧交易时机时,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波动中的低位逐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