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白领张晓“穿越”回康熙四十三年,摇身一变成为马尔泰·若曦格格,她念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拍康熙的马屁;和雍正帝(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谈场三角恋爱,再和十三阿哥把酒言欢,高谈“自由主义”、“人生来平等”。
在过去一个月里,这部三十五集的穿越剧《步步惊心》,几乎“步步为赢”:2011年9月10日,在湖南卫视首播当晚,就登上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第二天,揣着该剧网络版权的PPTV便不惜违约,要和湖南卫视“同步直播”——按照和制片方唐人影视的合约,电视平台播出24小时后,PPTV才有权进行网络播放。
国庆前夕,《步步惊心》上映了大结局,紧接着便登陆韩国、台湾,正值此时,广电总局在例行发布的9月全国电视剧备案公示通知中,特别提醒道:“由于古装戏报备数量呈上升状,各制作机构要审慎考虑市场风险,避免盲目投资拍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广电总局相关人员明确解释:“穿越剧也不能打擦边球。”
《步步惊心》中,女白领“穿越”回清朝,把现代职场法则熟练运用到宫廷关系中。 (剧组供图)
“九龙夺嫡”:一块好幕布
其实,《步步惊心》早在2005年就火了,那时候它还是一本网络小说。
作者桐华让女主角穿越到康熙年间“九龙夺嫡”的时代:“这个背景很精彩,它的戏剧冲突比较足,比较残酷,比较有看点。它相当于先给故事找了一块很好的幕布,然后我再在这个幕布上去勾勒。”桐华说,“就如同《步步惊心》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十四阿哥,但是我不会把十四阿哥作为男主角去讲这个故事,我感觉把四阿哥和八阿哥作为男主角去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才更有感染力。”四阿哥是后来的雍正,八阿哥则是储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桐华不是第一个看上这块幕布的人。作者金子从2004年起就在晋江小说网上连载《梦回大清》,这被认为是“清穿”(清代穿越)小说的鼻祖,背景也是“九龙夺嫡”。
没过两年,这块幕布就成了成百上千穿越作者手中的“好幕布”,一时间,“清朝的天空被穿成了筛子”。“清穿粉”们各选所好,自觉列队,“四爷党”与“八爷党”之间互相攻讦、泾渭分明。
“清穿”小说也逐渐形成一套“清穿定律”:女主角穿越醒来时一定在床上,看见的第一个人一定是贴身奴婢,情节展开后一定要被好几个阿哥抢着爱,并在“夺嫡”的过程中凭借预知历史的优势发挥关键作用……按照这些定律,《步步惊心》是一部“标准清穿”。
2010年年初,唐人影视有限公司买下了《步步惊心》的改编权。与此同时,《梦回大清》也被影视公司相中,他们找到编剧于正,希望把小说改成剧本。
于正把小说看了一半,觉得不合适。回到家,“穿越”俩字一直在他脑袋里打转:“穿越是个好形式,可以把宫廷的人放进一个复杂的环境。古代人的思想和现代人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古人有君臣观念,现代人没有。用现代人的思维去碰撞古代人,是蛮好玩的一件事。”
《宫·锁心玉》想打破固有的“清穿定律”,这些“打破”带来的是铺天盖地的骂声和一路飘红的收视率。 (剧组供图)
“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
2010年3月,于正开始动手写《宫·锁心玉》(以下简称《宫》)的剧本。依然是“九龙夺嫡”,依然是现代女子穿越回清朝,和阿哥们谈恋爱。
于正写《宫》前只看过一部半穿越小说——一部《步步惊心》和半部《梦回大清》,但却把网上总结的“清穿”定律研究了个遍,他希望自己能写得跟他们不一样。
定律中说:“穿越过去的女孩必须是楚楚可怜的,她的现代意识要放在心里,否则会被杀掉。”于是在《宫》里,穿越女晴川(“清穿”的谐音)见到八阿哥胤禩的第一面,就给了他一巴掌:“晴川就是很现代化的,她才不管阿哥不阿哥,只有不断遇到被杀的威胁,她的故事才好看。”于正说。这一巴掌,后来成为《宫》“雷人”的罪证之一:“原来清朝宫女是可以随便扇阿哥耳光的!”
于正不喜欢“所有阿哥都爱穿越女一个人”这条定律:“哪有那么多男人会爱上一个女人。”他给出的逻辑是——四阿哥和八阿哥两个关键人物对晴川爱得死去活来,年羹尧也对晴川一往情深,被“两废两立”的太子爷则把她当“仙姑”崇拜。
许多史实在《宫》中变得面目全非:历史上病死的十八阿哥,在剧中变成躲在太子房里藏猫猫而被误烧死;早在康熙四十一年就去世的僖嫔,却在康熙四十七年与德妃争宠;八阿哥都27岁了,还在尚书房读书……
2011年春节,《宫》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很快,因被指为抄袭《流星花园》和小说《步步惊心》,于正被冠名“于抄抄”。伴着一路飘红的收视率和铺天盖地的骂声,《宫》久久占据着一些报纸的娱乐版面。
观众搜集《宫》中的各种历史漏洞,质问自称“读过20遍《清史稿》雍正部分”的于正:“你是怎么读的?”
于正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电视剧作为一种创作艺术,肯定要加入自己的虚构,一些年份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调动。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史书上记载的,就是历史吗?何况,我写的是罗曼史,不是历史。”
4月1日,在电视剧导演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公开表态:“现在的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
网友们很快将《宫》对号入座,但是于正认为此事和《宫》无关。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曾和“有关领导”聊过此事:“他们说不是针对《宫》的,而是针对另外一部瞎编乱造的穿越剧。”于正说。
《宫》在骂声中人尽皆知,但它的收益并不像众人想象的那么好,电视版权和网络版权没能在第一轮卖出高价,第二轮再卖的时候,“因为广电总局的一些限制没卖成”。
穿越剧设限“非常好”
《宫》的热播曾经给同题材的《步步惊心》带来压力。那时候,《步步惊心》还没收棚。为了“化压力为推力”,剧组抢先发布了片花。这段片花让湖南卫视很快敲定了与《步步惊心》的合同。一个月后,广电总局对穿越剧的报批开始收紧,但已经拍完的电视剧,宣传、播映并不会受到什么干扰。
唐人影视看中的是《步步惊心》的读者群基础,导演李国立在拍摄中尽可能地保证原著原貌,只对一些不得不处理的情节做出改动:
原著中,男主角之一四阿哥直到第四章才出现,在电视剧中,这不可能;八阿哥的嫡福晋明慧在电视剧里,从一开始就同侧福晋马尔泰·若兰——女主角若曦的姐姐——争风吃醋,针锋相对。但在小说中,这个冲突并不明显。“我们必须把它强烈化,电视剧情不能那么单薄。”制片人蔡艺侬说。
和唐人影视之前拍摄的《仙剑奇侠传》等玄幻题材相比,《步步惊心》很难在视觉上出彩,蔡艺侬和李国立就去挖细节:请清史专家开培训班讲课,请宫廷礼仪专家来做指导——“宫女送茶,是双脚跪,还是单脚跪?是举到胸口,还是高于头部,还是在额头的高度,这些都是有讲究的。”蔡艺侬说。
蔡艺侬觉得“穿越”题材具备了影视剧的基本看点:“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大家很熟悉的历史中,这本身满足了人们渴望遭遇不平凡事件的心理,它是比较梦想化的一种东西,是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在她看来,“穿越剧”是可以持久流行的。“但是,这得取决于广电总局对它的规范,如果广电总局很限制这个题材的拍摄,那它也流行不起来。”
虽然广电总局从未对穿越剧明令禁止,但是,“总局不鼓励,立项就比较困难,不立项,就没法拍摄。”蔡艺侬说。在她打听到的消息中,《步步惊心》获得了广电总局“认可”:“总局要管的东西太多了,于是把一些东西归类成一个类型,说哪一些是不太提倡的。但是最终用心做的、做得好的,总局也不是完全不准拍。”
于正觉得广电总局对穿越剧备案审批的干涉“非常非常好”:“现在盲目投资的太多,疯狂涌进市场里,很多戏浪费了,播不出来。广电总局的限制,也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做做现代戏。”
但于正还是没有开始做现代戏。在《宫》之后,他写了《宫2》,还打算写《宫3》,电影《宫》也在筹备中。虽然都叫《宫》,但后两部中都不会再有穿越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