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钢铁业微利时代来临 特钢引领高端突围之路(附股)

一财网综合 2011-12-15 10:12:00

责编:群硕系统

盘点过往几年中国钢铁业的表现并不太难,一句话即可说清:在高价矿和供求矛盾双重挤压下,长期维持低盈利状态。

编者按:钢铁行业步入微利时代,已经进入非常严峻的时刻,不仅行业利润降至冰点,钢铁行业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粗钢消费量将达到7.5亿吨。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表示,在对未来粗钢消费预测方面,业内争议很大。但这个数据可能比较保守,今年我国钢产量有望达到7亿吨,以此来看,未来钢铁行业还有适当的发展空间。钢企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就是一条突围之路,即使全行业仍处于一个低盈利运行状态,那些致力于大力发展优质特殊钢品种的钢企仍然值得期待。

微利时代来临 钢铁业突围之路在高端

尽管已经步入微利时代,但钢铁行业更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没到来。明年宏观经济进一步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这将导致钢铁产业下游需求进一步萎缩,而铁矿石易涨难跌的特性无疑也会加剧钢铁业运行的难度。

然而,钢铁业的升级转型暗含机遇,钢企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就是一条突围之路,即使全行业仍处于一个低盈利运行状态,那些致力于大力发展优质特殊钢品种的钢企仍然值得期待。

最坏时刻还未到来

盘点过往几年中国钢铁业的表现并不太难,一句话即可说清:在高价矿和供求矛盾双重挤压下,长期维持低盈利状态。

10月,中钢协统计的77家大中型钢企已有25家亏损,销售利润率仅为0.47%,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虽然早知形势严峻,但0.47%的利润率还是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罗冰生倒吸了口凉气,他说:“可以看到亏损额比利润额还多。明年社会钢材需求减弱,钢铁行业低效益的态势仍将继续。”

数据显示,1月至10月,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2.8%,低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若扣除钢铁企业投资收益54.94亿元,钢铁主业利润实际只有638.45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2.58%,低于银行利率。

但更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没到来。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由于出口所面临的外围环境复杂而多变、投资受房地产调控制约、消费内生动力不足,2012年宏观经济进一步放缓是大概率事件。在宏观经济增速预期进一步放缓的大背景下,主要用钢行业表现均不甚乐观,这将导致钢铁产业下游需求进一步萎缩。

此外,铁矿石易涨难跌的特性无疑也会加剧钢铁业运行的难度。华泰联合证券日前发布的报告称,高产量、高成本、低下游需求增速是钢铁行业盈利下降的根本原因。铁矿石继续高度依赖进口,钢厂采购定价能力不足,行业明年延续低盈利的运行态势。

在铁矿石价格走势判断上,胡艳平认为,2012年全球及国内铁矿石供需关系难有根本性转变,铁矿石价格总体或较今年小幅下降。

国金证券(600109)钢铁行业分析师王招华提醒说,钢厂通常会有1到1个半月的铁矿石库存,因此10月份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降给钢铁企业造成了巨额的资产损失,这意味着钢企业绩在四季度可能会出现非常差的一个局面。

控制生产总量是关键

“一方面是需求的同比回落,另一方面是产量增幅的同比增长,供大于求的矛盾不断积累、不断激化,使9月末的供需关系达到了最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10月份钢材价格的全面、大幅下跌。”罗冰生道出了钢铁业的症结所在。

过去10年,我国钢铁业经历了惊人的规模扩张,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速达到27.2%。正是这种粗放扩张使得行业不可避免的遭遇资源、环境瓶颈,使得钢铁行业眼下跌入微利时代。

罗冰生分析称,无论是GDP(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今年以来,其增速都呈放缓态势。而GDP和工业增加值更是呈逐季回落的态势,对钢铁的需求逐渐减弱。与此同时,从钢铁生产供应来看,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8.7%,增加1358万吨;上半年同比增长9.6%,增加3066万吨;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7%,增加5083万吨。从这些数字可以发现,我国粗钢产量水平同比增长的幅度在逐渐上升。

罗冰生表示,目前经济增速逐季放缓的态势在明年仍将持续,预计GDP增速将回落至8.5%甚至更低一些。而我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市场需求的拉动,明年经济增速放缓将给钢铁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全社会对钢材的需求增长将明显比2011年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坚持按实际需求组织生产,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实现国内钢材市场的供需基本平衡。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生产总量,明年将延续今年以来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全面下跌、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甚至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困难。”罗冰生强调。

从下游用钢行业增速放缓的态势来看,罗冰生的判断基本可以得到印证。无论是汽车、工程机械还是船舶工业,行业增速均大幅放缓,这些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短期内显然难以出现大幅增加。

事实上,这种态势已经引起钢厂的重视,不少钢厂已经开始采取检修停产等措施。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5467万吨,平均日产水平为176万吨,环比下降13万吨,比1月~9月平均日产水平193万吨下降8.4%。

高端产品获政策支持

不过,从更长远的时点来看,鉴于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稳步增长阶段,钢铁业有望否极泰来。一方面,在熬过最艰难时刻后,钢铁业盈利向上反弹空间巨大;另一方面,近日出台的第三份钢铁行业纲领性文件《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暗含的政府调控思路转变也给业内以新的期待。

从生产前景来看,《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粗钢消费量将达到7.5亿吨。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表示,在对未来粗钢消费预测方面,业内争议很大。但这个数据可能比较保守,今年我国钢产量有望达到7亿吨,以此来看,未来钢铁行业还有适当的发展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品种质量作为规划首要目标,而不再是以往的总量控制,遏制产能过剩。

对此,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进行了解读,他表示,钢铁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我国钢铁工业在钢材品种质量方面还存在不足。而我国钢铁业规模已经很大,并已具备由大到强的转变基础。钢铁行业要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人才成长转变。

李新创认为,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钢企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将提高量大面广的钢材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同时,加快发展关键钢材品种,鼓励有实力的钢企开发高端钢材品种,同时避免投资浪费和高端产品的无序竞争。

中钢协首席分析师李世俊表示,需求增速减缓、用钢行业产业升级、环境资源制约、同质化竞争将是我国钢铁业面临的四大考验。必须重视培育和提升中高端竞争力,并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中国发展新优势。这些全行业努力的方向,正在孕育中的发展新优势是钢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潜在投资机遇,只是钢铁业要再现往昔华章,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特钢——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日前的一个内部会议上表示,特钢行业要按照《钢铁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的要求,促进特钢品质全面升级,支持特钢企业兼并重组,增强特钢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特钢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

为了防止出现一哄而上、良莠不齐的局面,《规划》提出,要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这意味着,那些已经形成规模的特殊钢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吴溪淳还强调,特钢行业必须要认识到,做强中国特钢企业的发展机遇不多了。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特钢企业必须由追求产量扩张、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经营,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人才成长的集约化经营转变。

近年来,以大冶特钢为首的特殊钢企的盈利能力在全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循着政策鼓励的发展路径,那些已经致力于大力发展优质特殊钢品种的企业更值得期待。(证券时报)

特钢专题报告之二:空间有多大?

钢铁行业

研究机构:中投证券 分析师: 初学良 撰写日期:2011年11月17日

投资要点:

国内优秀特钢企业大有可为。国内特钢发展相对滞后,高端产品的进口依赖性还很强。高端产品的盈利能力往往非常强,进口产品价格远超国内水平,即使量不大,对规模普遍较小的专业特钢企业而言,业绩的提升作用也将非常明显。

建议关注及跟踪特钢上市公司以下指标:研发投入高、先进设备多、新产品入库量大。前两项是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的基础,第三项是公司实现突破的现实体现,只有三项齐备才能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保证。

高温合金概览:盈利能力最强,国内年需求2万吨以上,产量缺口1万吨,国内四家主要生产企业宝特、抚顺特钢、攀长特和钢研高纳合计产量0.5万吨左右。

模具钢概览:“十二五”期间预计增速12%,2011年国内需求100万吨左右。2010年进口中高档模具钢约8万吨,产值超过20亿元。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宝特、东特、舞钢、攀长特以及天工国际占据50%以上的份额。

轴承钢概览:“十二五”期间国内需求增速10%以上,2011年预计350万吨左右。未来重点看好风电轴承用钢、高铁轴承用钢、大飞机轴承用钢三大领域。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宝特、东特、中信泰富、锡钢集团、郑州永通占国内80%以上的份额。

高速钢概览:国内目前年产量9万吨左右,供应依然偏紧,其中粉末冶金高速钢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国内几乎还不能生产。行业集中度很高,天工国际、河冶科技、江苏飞达三家占国内产量的80%。

合金弹簧钢概览:“十二五”期间国内合金弹簧钢需求增速预计11.6%,2015年将达450万吨。方大特钢、中信泰富占据国内合金弹簧钢45%的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品种方面我们依次看好高温合金、模具钢、轴承钢的三个细分领域(风电、航天航空、高铁)。综合行业未来趋势判断和上述指标,我们看好抚顺特钢(高温合金领域的翘楚,未来看费用率降低和整合、高端品放量)、钢研高纳(未来看募投、超募项目投产、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冶特钢(轴承钢领域龙头,未来看整合和新品)。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低于预期。

钢铁行业三季报综述:行业持续低迷、关注特钢与整合

统计分析前三季度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对第四季度的市场状况做出判断

给予钢铁行业“标配”评级,第四季度应对普钢企业保持谨慎,关注整合概念和特钢企业

前三季度情况。2011年前三季度35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加权平均,下同)同比增长21.29%(钢材价格和销量同时增长),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3.77%(铁矿石价格上升导致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1.13%至7.43%,净利润率下降0.70%至1.86%。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环比下降 2.72%(钢材价格下降),净利润环比下降37.96%(铁矿石价格仍在上涨)。

下游需求不景气,第四季度钢材价格和铁矿石价格将同时下降。房地产、汽车、机械行业在第四季度很可能持续低迷,钢材的需求继续下滑。10月国际铁矿石价格受到钢铁企业限产的影响价格跌幅较大,而钢企的限产仍在持续。我们认为,第四季度钢材价格和铁矿石价格都将持续下跌。

第四季度应对普钢企业保持谨慎。我们认为第四季度大部分普钢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量可能出现同时下降的情况。23家普钢企业共有2295.4亿元的存货,钢材与铁矿石价格同时下跌产生的存货跌价准备将对普钢企业的业绩造成较大压力。

关注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产业升级,我们认为产业升级分为产品升级和规模升级两个层次。产品升级为特钢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特钢企业的发展速度将快于整个行业,第四季度可以关注特钢龙头企业。规模升级则要求钢铁企业进行产业重组和兼并,根据以往的经验被重组的公司在重组完成后业绩与股价都会有较大提升,第四季度可以关注那些具有重组概念的企业。

给予钢铁行业标配评级。考虑到第四季度钢材需求和钢材价格都会下降,我们认为普钢企业的业绩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建议关注特钢企业大冶特钢(000708)和抚顺特钢(600399)以及具有重组概念的企业韶钢松山(000717)(00717)、三钢闽光(002110)和本钢板材(000761)。(东海证券)

广发证券:钢铁板块2012年投资策略(荐股)

产量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过去十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黄金十年,2010年粗钢产量6.27亿吨,较2000年增长387.91%,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钢铁需求增速降低不可避免,预计2011年国内粗钢需求6.3亿吨,2012年需求量约6.6亿吨,2015年国内粗钢消费量约为7.5亿吨,未来四年需求复合增长率约4.5%。预计粗钢产量峰值可能出现在2018年,峰值约8.1亿吨。

钢价和矿价面临双降

过去十年铁矿石价格上涨4倍左右,钢价上涨仅1倍左右。随着钢铁产量增速下滑,对原料需求强度减弱,矿价回归在情理之中,预计2012年矿价可能出现10%的跌幅。2012年,欧债危机阴云难散,下游需求不济和原料价格回调使得钢价下跌成大概率事件,我们判断2012年钢材均价可能下跌5%左右。

钢铁行业微利局面仍将持续

铁矿石采选冶产业链利润正逐步向上游采选端转移,而钢铁冶炼环节的利润占比越来越低。中国铁矿石采选业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占比从2000年的 3.36%,上升到2010年的31.42%;钢铁业利润占比从2000年96.64%,下降到2010年的68.58%。未来较长时间内钢铁行业可能都将维持微利,预计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在1380亿左右,同比增长8%,利润率仅为2.3%。

粗放向集约发展转型是唯一出路

粗放增长发展模式已不合时宜,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优化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发展转型。普钢产品结构优化任务艰巨,重点是开发高强度螺纹钢、汽车用冷轧及镀锌板、高压容器钢板、造船板、铁路用车轮车轴钢等关键品种。特钢迎来发展契机,“十二五”期间合金弹簧钢、不锈钢需求增幅将超过70%,合金模具钢超过60%,轴承钢超过30%,齿轮钢超过20%。钢材深加工是大势所趋,深加工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我国钢材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线材类,板材类、管材类,一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部分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未来钢材深加工领域下游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投资策略—精选个股仍有机会

钢铁行业基本面维持弱势的局面短期无法改变,除了超跌反弹的估值修复机会,板块整体性投资机会不大,维持行业“持有”评级。但个股走势差距比以往明显加大,精选个股仍可能获得超额受益。我们看好两类公司,一类是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传统钢铁公司: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优势,推荐:西宁特钢(600117)、大冶特钢(000708)、新兴铸管(000778)、八一钢铁(600581)、宝钢股份(600019)。另一类是有特色的钢铁边缘公司:钢材深加工、钢铁贸易资讯公司,推荐:久立特材(002318)、常宝股份(002478)、恒星科技(002132)、五矿发展(600058)、上海钢联(300226)。(广发证券研究中心)

申银万国:2012年钢铁板块投资策略(荐股)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城镇化耗钢强度能够反映一国的经济演进,中国将按照日本、韩国的城镇化耗钢路径演化。根据我们的实证检验结果,主要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率达70-80%时,城镇化耗钢强度撞到增长之墙;日本在城镇化率60%左右撞上增长之墙,其城镇化耗钢强度到达1.99的历史最高点。比较而言,预计中国的耗钢强度顶峰将在城镇化率60-70%之间到来,约1.5吨/人左右,耗钢演化路径将接近日本和韩国。

未来五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总量仍然维持增长,但是钢材结构将会逐步变化。我们通过GDP线性法、GDP强度发、FAI强度法自上而下的预测了粗钢需求,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中国粗钢产量总量仍然维持增长,但是增速放缓;通过需求结构法自下而上地对钢铁需求进行预测,我们可以发现在未来五年板材在整个钢铁需求中的占比在不断上升,而长材的占比在不断下滑,反映了经济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趋势性变化。

通过钢铁指标中领先宏观经济的指标对未来短期内的宏观经济波动做出了判断。通过钢铁与宏观验证模型,在短期内经济将进一步下行,PPI降低,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性需求将进一步减弱,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性需求也有短暂回落,出口将维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

长期看品种、短期看估值的投资策略。在总量增长的过程中,投资性的钢铁需求会逐步减弱,消费性的钢铁需求将逐渐增强,这是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的必然结果;因此,长期来看,以冷轧为代表的消费型钢材品种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板块内首推宝钢股份,公司不仅技术具备优势,而且高端冷轧板的市场份额占有率高,从长期看来,品种优势将不断得到深化。短期来看,目前板块的绝对PB估值为0.99X,已经接近2008年最低点0.97X;相对PB0.52也维持在较低位置(历史均值0.60),在基本面触底之后板块具备修复动力,短期内可以找寻估值较低的上市公司。目前,板块内估值较低的公司有华菱钢铁(000932)(PB0.65X)、鞍钢股份(000898)(PB0.66X)、马钢股份(600808)(PB0.79X)。(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