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A股IPO融资刷新九项纪录 十大"超募王"出炉

一财网 2011-12-28 12:34:00

责编:群硕系统

即将走过的2010年是A股IPO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三线齐发将融资规模推至历史新高,高价发行愈演愈烈使得新股估值水涨船高,空前繁荣的一级市场一举刷新了九项纪录。

 

===精彩导读===

刷新纪录 今年A股IPO融资刷新九项纪录 超募逾2000亿

十大超募王 今年IPO超募资金逾1278亿 十大"超募王"出炉

IPO数据

近8成新股今年以来惨遭破发 | A股IPO过会率创三年来新低

打新巨亏 四季度以来33家券商动用12亿打新 浮亏2054万元

专家评论 皮海洲:IPO"无关论"是给圈钱市辩护

===本文阅读===

今年A股IPO融资刷新九项纪录 超募逾2000亿

即将走过的2010年是A股IPO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三线齐发将融资规模推至历史新高,高价发行愈演愈烈使得新股估值水涨船高,空前繁荣的一级市场一举刷新了九项纪录。

349只新股募资4879亿元

盘点2010年的IPO市场,第一印象是"多",密集的发行节奏让"打新"的投资者应接不暇。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首发股票共计349只,平均几乎每天有一只新股发行,这种频率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数字超过2007年-2009年三年间的总和,创下了历史纪录。

尽管在庞大的IPO大军中,中小板、创业板新股占据了多数,不过融资总规模依旧毫无悬念地创出新高。此前,大盘突破6000点的2007年曾是IPO融资的高点,当年新股首发股份413.69亿股,募集资金4469.96亿元。而凭借巨大的数量优势,2010年首发股份达到了580.40亿股,募集资金为4879.21亿元。

在为数众多的新股之中,农业银行无疑是最亮的"明星",A股首发数量255.71亿股,募集资金685.29亿元,一举超越了2007年的中国石油,成为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融资。

高价发行 超募逾2000亿

2010年在沪市主板发行的新股仅28只,不足IPO总数的一成,大量的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大有"小鬼当家"之势。与此同时,从年初对于发行市盈率偏高的争论,到岁末天价发行的屡见不鲜,高价发行可谓是愈演愈烈。

从推出询价制度以来,新股发行市盈率经历了"从高到低,由低走高"的过程。2001年新股平均市盈率32.26倍,此后三年间逐渐走低,2004年降至17.40倍。而随着2005年股市触底反弹,新股发行市盈率出现回升,当年为20.43倍。伴随着股指飙升至6124点,2007年新股平均市盈率一度达到29.67倍。不过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让新股的发行市盈率"飞"了起来,当年为53.33倍,是2008年数据的一倍。而2010年的新股发行市盈率更是创出了59.22倍的新高。

高价发行的盛行,导致新股超募达到了惊人的规模。在2010年发行的新股中(剔除没有预计募资数据的股票),可比的338只股票预计募集资金1662.8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3762.52亿元,超募资金2099.67亿元。

对于这些新股而言,如此高的超募比例已经不是"多收了三五斗"那么简单。从有预计募资数据的2006年算起,截至2009年的四年间新股超募资金合计只有1837.60亿元,而今年一年就超过了此前总和。

三只新股三项纪录

临近岁末,一级市场高价发行的好戏渐入"高潮",2010年12月9日上市的星河生物发行市盈率高达138.46倍,一举超过此前133.8倍发行的沃森生物,再度刷新了发行市盈率的纪录。以鲜品食用菌为主要产品的星河生物让人们见识了IPO发行"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它也成为了今年以来第十只发行市盈率超百倍的新股。

海普瑞则是另一只"高价"的新股,只不过它的"高价"是发行价的绝对值。2010年5月6日上市的海普瑞发行价高达148元,而此前发行价最高的世纪鼎利仅为88元,一只从事肝素钠原料药生产的新股卖出了"天价",海普瑞也由此一举跻身深市十大权重股之列。

奥克股份则创造了一项不太"光彩"的纪录,该股票2010年5月6日上市首日下跌9.91%,虽然历史上首日破发的新股不在少数,不过奥克股份却成为了1996年推出上网定价制度以来首日破发比例最大的新股。

总体来看,巨额的IPO融资规模体现出一级市场扩容的迅猛,创业板、中小板股票的增多有利于加速市场结构的完善,不过高价发行的"虚热"和超募募资的监管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证券报)

今年IPO超募资金逾1278亿 十大"超募王"出炉

编者按: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的情况一直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260家上市公司超募,累计超募资金1278.15亿元,相比2010年两市超募2194亿元,下降幅度达41.74%。目前沪深两市超募资金的用途大体可以分为八类:归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购置土地厂房设备、设立全资子公司、对子公司增资、对外投资及收购、市场网络营销建设、研发投入。本期市场研究中心选取了华锐风电、庞大集团、森马服饰、双星新材、凤凰传媒、京运通、开山股份、风范股份、大智慧、恰恰食品等十只今年沪深两市超募资金最多的个股进行梳理分析,以飨读者。

超募

1 华锐风电超募60.13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华锐风电预计募集资金34.47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94.59亿元,按此计算超募资金为60.13亿元,成为今年超募资金最多的上市公司。

从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来看,今年四月份宣布华锐风电将58亿超募资金全部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后,8月份又迫不及待地抛出发行55亿公司债的方案。10月13日公告,证监会已核准公司公开发行不超55亿元的公司债券。首期发行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其余各期债券发行,自核准发行之日起24个月内完成。募资用于置换银行贷款,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融资结构;及补充营运资金。2011年12月27日公告,公司确定2011年公司债券(第一期)5NP3品种票面利率为6.0%,5年期品种票面利率为6.2%。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不超过28亿元(含28亿元).

超募

2 庞大集团超募41.89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庞大集团预计募集资金18.51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63亿元,按此计算超募资金为44.89亿元,位列今年上市超募资金最多的上市公司的第二位。

从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看,公司公告称,随着公司经营网点和经销品牌的不断增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抢占市场先机,公司对各经营网点铺底存货资金需求较大。同时,受目前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公司对用于日常经营的运营资金需求亦较大。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提升盈利能力,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经审议同意公司将超募资金的4188851146元中的1414814646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774036500元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而截至2011年9月14日,公司募投项目资金节余为5.06亿元(总额18.51亿元),已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超募资金41.89亿元均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截至2011年6月30日, 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7.35%,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37%。

超募

3 森马服饰超募26.34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森马服饰预计募集资金20.56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46.9亿元,按此计算超募资金为26.34亿元,成今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超募资金最多公司的季军。

从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看,公司公告称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中的人民币900000000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用于补充经营性流动资金,目的在于适应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涨情况下,公司采购规模不断增长的需要,满足公司渠道扩张、产品丰富以及新品牌运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同时,加大在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因此,本次使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900000000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超募

4 双星新材超募21.98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双星新材预计募集资金6.62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28.60元,按此计算超募金额为21.98亿元,在今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超募资金最多的上市公司中位居第四位。

从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看,2011年7月7日公告,股东大会同意使用超募资金20.45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和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述项目总投资额22.47亿元,不足部分公司将通过自筹等方式解决。项目达产后,预计公司每年可增加净利3.64亿元。

英策咨询认为,根据公司的生产及订单情况,预计2011年净利润与2010年变动不大,2011年净利或增22%,市净率计合理估值为39.06元。

超募

5 凤凰传媒超募17.18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凤凰传媒预计募集资金27.62亿,而实际募集资金44.79亿元,按此计算超募金额为17.18亿元,在今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超募资金最多的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五位。

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看,公司招股意向书显示,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实体网建设项目(拟使用募资16.54亿元,其中大型书城(文化Mall)建设项目投入募资9.77亿元、新港物流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投入募资3.49亿元)、教育类图书复合出版项目(拟使用募资6.05亿元)、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建设项目(拟使用募资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资2.5亿元).

爱建证券认为,募投项目有助公司提高出版和发行能力,公司强大的品牌优势、渠道网络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行业龙头地位,有利于公司率先取得发展的先机。

超募

6 京运通超募15.14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京运通于9月8日上市交易,发行价42元,首日开盘价49.1元,发行数量为6000万股,预计募资约9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达25.2亿元,剔除1.06亿元发行费用后实际超募资约15.14亿元,是预计募资的1.68倍,位居超募的第六名。

从募集使用来,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硅晶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90000万元。至项目达产年,公司将形成年产多晶硅铸锭炉400台、大尺寸单晶硅生长炉50台、区熔单晶硅生长炉30台以及多晶硅片4800万片的生产能力。

东兴证券认为,京运通的区熔设备研发加速,多晶装备仍是主要利润来源,预计公司2011-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5元和1.67元,对应市盈率为22和17.8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超募

7 风范股份超募14.79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风范股份于1月18日上市交易,发行价35元,首日开盘价29.35元,发行数量为5490万股,预计募资约3.72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达19.22亿元,剔除0.7亿元发行费用后实际超募资约14.79亿元,是预计募资的3.98倍,位居超募的第七名。

从募集使用来,公司IPO募集资金拟投资于以下项目:年产8万吨钢杆管塔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5.35亿元/拟投入募资3.5亿元,项目实施前公司钢管塔2009年现有产能为15000吨,产量为11893吨,产能利用率达79.29%,建成达产后钢管塔产能将增加至95000吨,预计每年新增营业收入60608万元,新增利润7897万元;复合材料绝缘杆塔研发中心项目,投资总额/拟投入募资2229万元,预计每年试制产品可实现销售收入3017万元,大于运行费用1346万元。

超募

8 开山股份超募14.64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开山股份于8月19日上市交易,发行价63元,首日开盘价73元,发行数量为3600万股,预计募资约6.79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达22.68亿元,剔除1.25亿元发行费用后实际超募资约14.64亿元,是预计募资的2.16倍,位居超募的第八名。

从募集使用来,公司拟用超募资金232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可为公司节约934.4万元的利息支出;拟用超募资金5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拟用闲置募集资金20000万元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为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申银万国认为,开山股份的总量宽松和电价调整均利于公司产品销售,上调评级至买入。

超募

9 大智慧超募13.99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大智慧于1月28日上市交易,发行价23.2元,首日开盘价24.91元,发行数量为11000万股,预计募资约10.25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达25.52亿元,剔除1.28亿元发行费用后实际超募资约13.99亿元,是预计募资的1.36倍,位居超募的第九名。

从募集使用来,由于原超募投资项目原实施地点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双回路供电,无法保证公司24小时稳定用电。公司计划将投资2.5亿元募资设立合肥大智慧信息技术公司(原暂定名为:合肥大智慧金融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的实施地点变更为蜀山区,本次变更募资项目实施地点,并未改变原募投项目的实质内容。

超募

10 洽洽食品超募13.68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洽洽食品于2月11日上市交易,发行价40元,首日开盘价40元,发行数量为5000.00万股,预计募资约5.2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约20亿元,剔除1.12亿元发行费用后实际超募资约13.68亿元,是预计募资的2.63倍,位居超募的第十名。

从募集使用来,使用部分超募资金31064.20万元投资长沙洽洽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项目。华南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是公司当前及今后重点开发的目标消费市场,项目建设期二年,预计达产后净利润7940.70万元。

公司专业从事坚果炒货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葵花子类、西瓜子类、豆类、南瓜子类、花生类等传统炒货产品和以开心果、核桃、杏仁等为代表的高档坚果产品。

公司表示,预计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0% ~30%。(证券日报)

近8成新股今年以来惨遭破发

12月份破发37只成"最伤心月",庞大集团破发幅度67%荣膺最衰新股

2011年241个交易日,竟然有276只新股上市,这种前赴后继的精神纵然"可嘉",然而这些新股一上市便像"割韭菜"一样被"屠杀"了。数据显示,今年一年有215只新股遭遇破发,破发率为78%,成为2009年IPO重启以来新股最惨一年,特别是12月份,新股破发数量高达37只。分析人士认为,新股估值过高,市场扩容速度太快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新股遭遇最惨一年

尽管只剩最后三天,尽管深成指已再创新低,但IPO扩容的脚步依然没有任何停歇。本周的最后三天,至少还有6家公司上市,不过如果这些公司看到今年新股的惨状,不知会作何感想。

数据显示,截至昨天,今年已经上市的276只新股已有215只跌破发行价,这意味着今年上市的新股"十有八破"。特别是12月份和9月份由于大盘跌幅分别高达7.17%和8.11%,因此这两个月成了新股破发数量最多的两个月。这215只股中只有20只"幸运儿"在破发后又反弹回发行价之上,其余195只至今仍在发行价之下。

庞大集团荣膺最衰新股

由于曾发起对萨博汽车的收购,庞大集团声名鹊起,但其上市后的股价却是让人直接"晕倒"。

该股在4月28日高调上市,然而半年之后的昨天,仅剩下6.02元,兵败萨博的庞大集团让45元发行价沦为笑柄,即便以15.05元复权价计算,其破发幅度也高达67%,足以衰冠A股。

除庞大集团外,破发幅度超过50%的还有华锐风电、风范股份、亚太科技、吉鑫科技、大智慧、通裕重工,这些股票竟然依然能大摇大摆的上市,实在匪夷所思。

不过也有些新股破发后又奋起直追最终完成咸鱼翻身的。如东软载波在5月26日跌破发行价后便一路反攻,昨天收报于61.28元,较发行价涨幅达48%。其他如聚龙股份、森远股份、铁汉生态等20只个股也都完成了破发后的大逆转。

一味扩容股市难成长

"这10年来A股市值的增长几乎都是IPO带来的。"申银万国证券一位投资顾问直言道,一味地发新股搞扩容,而不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和投资者利益,只能让人们对股市彻底失去信心。"

实际上,尽管已经2011年的最后一周,但A股IPO依旧如昨。数据显示,本周共有5只新股网上申购、9家公司排队过会,另外还有6家公司将正式上市,再加上中国平安260亿元可转债融资计划,市场几乎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上述人士指出,管理层一边声称会保护市场,一边却对新股发行毫无节制,这回让更多的投资者用脚投票,所谓的"政策底"也只能是一道窗户纸。

延伸阅读

机构连续踩中

新股破发地雷

11月下旬以来破发新股频频亮相,导致机构在近期的新股询价中愈加谨慎。

12月26日,丰林集团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配售股解禁公告:1170万股将于12月29日上市流通,涉及配售机构共计25家。遗憾的是,由于丰林集团每股发行价14元,目前股价已跌至9.37元,跌幅达到33%左右,对于25家配售机构来说,账面浮亏已成定局。

这并非个例。事实上,正由于新股频繁破发,机构参与询价的热情在不断下降,甚至有机构给予的价格,仅为最终发行价的零头。比如,青青稞酒和佛慈制药最终的发行价都为16元,但机构给予的最低询价仅为5元和6元。此外,新股发行市盈率也在随着机构报价的降低而逐步下滑,汇冠股份12月16日公布的24.57倍发行市盈率将机构询价推向低谷。(21世纪网-21cbh.com)

A股IPO过会率创三年来新低

对于那些有心通过IPO上市的企业来说,今年显然并不是操办上市事项的最好时节,面对越来越严格的IPO审核,过会被否的公司比例较往年明显上升,而持续盈利能力不足、募资投向不明、股权独立性以及信息披露不实成为企业梦断IPO的四大主因。

78企业首发申请未通过

尽管拥有中信产业基金、新天域资本和KKR这样堪称豪华的中外PE保驾护航,但华致酒行登陆A股市场的梦想还是在本周一宣告破灭,据证监会当晚公布的发审委第288次、290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华致酒行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未通过。至此,今年以来已有78家企业在过会阶段被证监会"斩于马下",而同期申请上市的公司总数为345家,这也意味着今年A股市场的IPO过会率仅为77.39%。

实际上A股市场的IPO过会率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2009年IPO被否的公司仅有29家,当年IPO过会率为84.92%;2010年IPO被否公司的数量猛增至70家,当年IPO过会率随即降至82.54%。

"IPO过会率的逐年走低透露出三个信号。"华泰证券分析师陈勇告诉记者,IPO过会率降低首先意味着监管层意识到放任企业无序融资将对A股市场造成巨大伤害,近年来新股市场无序"抽血"惹得投资者怨声载道,A股市场调节资本的作用受到严重冲击,市场的财富效应几乎荡然无存,在此背景下,监管层有意通过收紧IPO发行的节奏,让市场"喘口气"。其次,随着申请IPO企业数量的膨胀,相关企业基本面良莠不齐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无法通过审核的公司数量自然也就有所增长。最后,投资者监督意识的增强也导致部分公司IPO失败,那些企图通过暗箱操作、瞒天过海的拟上市公司往往还没正式过会便被投资者揭发。

四大原因击碎上市梦

从证监会披露的相关公司IPO被否原因看,持续盈利能力不足、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实以及募资投向不明是导致相关公司梦断A股市场的四大主因,今年过会失败的78家公司都与其中一条或数条因素有关。

其中,持续盈利能力不足等成为上市公司"闯关"失败的关键点。以11月25日过会被否的上海龙韵为例,公司报告期内的广告业务以电视媒体代理即媒体资源的购销为主,与国内外竞争力较强的广告公司业务模式相比存在差异。同时,报告期内其代理的媒体资源中,4A广告公司销售占比分别为58.7%、66.87%、81.99%和81.8%,直接客户占比则呈下降趋势。发审委据此认为,与自有媒体资源相比,公司在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存在差异。此外、神舟电脑、德勤集团等企业也是因为持续盈利存疑遭到证监会的否定。

关联交易则是导致过会公司被否的另一主因,比如苏州通润尽管自2010年5月起终止了关联铸造厂的合格供应商资格,但新的供应商永辉铸造仍有约426万元的产品系通过向铸造厂采购获得。而信息披露不实则导致以淑女屋为代表的部分企业过会失败,由于在招股书中自称比LV更受欢迎,引来市场舆论一片哗然。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类因素都是IPO公司过会被否的老原因,但在"超募"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证监会对拟上市公司的募资用途也加强了监管。如绿城水务募投项目投资总额为10.33亿元,其中8.77亿元用于污水处理项目,但是公司污水处理收入是根据自来水用水量及物价部门核定的污水处理费单价确定,因此该部分募投项目的达产不仅不能导致收入及利润的增加,反而可能会因折旧及运营成本的提高导致短期内经营业绩下滑,公司的IPO申请就此被否。(重庆商报)

四季度以来33家券商动用12亿打新 浮亏2054万元

据WIND及《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共有42只新股上市,截至26日收盘,就有20只新股处于破发状态,占比47.62%。获得网下配售的券商累计浮亏2054.02万元。其中仅9家券商浮盈,中航证券浮盈520.6万元,其次为山西证券,四季度以来浮盈445.44万元。

从上市板块来看,截至26日收盘,四季度以来,42只上市新股中,主板公司有6家,占比14.28%;中小板公司有26家,占比61.9%;创业板公司有10家,占比23.8%。

从投入资金量来看,有33家券商参与了这42只新股的打新,累计动用12.78亿元,平均3872万元。

打新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有2家券商,占比6.06%,其中资投入最大的为西南证券,动用资金量为2.1亿元,其次为海通证券,动用资金量为1.15亿元;打新资金在5000万-10000万元以内的包括8家券商,占比24.24%,包括金元证券、东北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8家券商;打新资金在1000万以下的包括8家券商,占比24.24%。即宏源证券、西部证券、江海证券等8家券商,其中银泰证券和国海证券投入资金量最少,分别仅为41.15万元、41.15万元。

据WIND及《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共有42只新股上市,截至26日收盘,就有20只新股处于破发状态,占比47.62%。获得网下配售的券商累计浮亏2054.02万元。

其中,主板市场新股表现最差。Wind数据显示,主板上市的6只新股有5只处于破发状态。这5只破发个股分别为凤凰传媒、东吴证券、中国水电、玉龙股份、恒立油缸。中小板有12只,创业板有3只新股破发,即三丰智能、联建光电、华昌达。

同时,热衷于打新的这33家券商,累计浮亏2054.02万元。仅9家券商浮盈,中航证券浮盈520.6万元,四季度以来投入3240万元打新,中航证券共获配2只新股,分别为赞宇科技和和佳股份,赞宇科技的发行价格为36元,中航证券累计浮亏176.8万元,和佳股份的发行价格为20元,中航证券因此浮盈445万元。

其次为山西证券,四季度以来浮盈445.44万元。山西证券仅获配1只个股,即梅安森。梅安森的发行价格为26元,26日收盘价为33.77元,截至26日收盘,山西证券因此浮盈445.44万元。

而西南证券则成为四季度以来打新浮亏最多的券商,浮亏1383.35万元。其次为东吴证券,今年同期浮亏983.1万元。东吴证券共获配3只个股,即德尔家居、凤凰传媒、金安国纪。获配股数分别为80万、349.05万元、175万元。这3只个股的发行价格分别为22元、8.8元、11.2元。东吴证券对这3只个股投入的资金量分别为1760万元、3071.6万元、1960万元。(证券日报)

皮海洲:IPO"无关论"是给圈钱市辩护

事件:是什么原因导致A股市场跌跌不休,导致十年股市从终点回到起点?无休止的扩容成了千夫所指。多家媒体直言:IPO大扩容是罪魁祸首。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三大证券报齐发声相继发文,竭力撇清A股十年零涨幅与扩容关系,声称股市下跌与扩容无关,IPO并非下跌真凶等。

声音:

"无关论"是"圈钱市"下的蛋

之所以抛出"无关论",显然是为了给"圈钱市"辩护。在增量资金不变的情况下,新股扩容引发股市下跌,这是供求规律决定的,也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无关论"者置这种常识于不顾,其目的就是要为"圈钱市"辩护,并且为进一步"圈钱"保驾护航。因为中国股市重视的只是融资功能,融资高于一切。只要能够实现融资,股市下跌也是在所不惜的。古人"只见金子不见人",而在"无关论"者的眼里,他们是只见融资而不见行情下跌。如果将股市下跌的责任归结到新股扩容的身上,这大扩容还要不要继续下去了?因此,所谓"无关论"其实就是中国股市"圈钱市"下的蛋,其目的还是服务于中国股市的"圈钱市",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国股市要将"圈钱"进行到底的决心。(沈阳晚报 皮海洲)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