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年内十大牛股揭晓 借壳股占据八成

上海商报 2011-12-31 08:04:00

责编:群硕系统

2011年行情昨日正式收官。虽然在股市节节败退之下熊股遍地,但是仍有少数个股“牛气”凸显。

2011年行情昨日正式收官。虽然在股市节节败退之下熊股遍地,但是仍有少数个股“牛气”凸显。统计显示,截至12月30日收盘,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高达21.68%;同期,新华联(000620)则以年涨幅209.60%的成绩摘下了“年度牛股”的桂冠。

观察今年前十大牛股的背景可以发现,重组题材依然是其弱市走强的催化剂。从重组后变更的行业来看,多以房地产、证券为主。同时,受到政策鼓励的传媒行业亦受到市场热捧。

状元:新华联(000620)

年涨幅209.60% 调控中房企首例借壳成功

作为今年最赚钱的股票新华联,有着曲折的变身之路。据悉,在隐匿近6年后,*ST圣方通过重组,由一家亏损的石化企业变身房企,并幸运地成为2010年地产调控以来首例借壳上市成功的房企。

今年7月8日,公司更名为新华联并重返A股市场。复牌当天,股价奋力飙升799.18%,重演了“乌鸡变凤凰”的神话。虽说此后该股有所走弱,但前期的积淀还是帮助其成为了今年弱市中的耀眼明星。截至12月30日,该股年内涨幅高达209.60%,最新收盘为5.02元。

今年6月,公司完成以2.27元/股定向增发12.86亿股购买北京新华联置地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向新华联控股(000036)发行10.27亿股,向科瑞集团发行10367万股,向泛海投资发行4360万股,向巨人投资发行4360万股,向长石投资发行3447万股,向合力同创发行3370万股。公司由此转型房地产开发,新华联控股持有10.54亿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65.98%。傅军持有新华联控股42.5%的股权,为新华联控股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略有遗憾的是,对于这只今年大熊市中难得一见的“牛股”,包括公募、私募、QFII、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均没有捕获到。

榜眼:国海证券(000750)

年涨幅204.78% 借壳S*ST集琦四年成正果

经过4年等待,国海证券借壳S*ST集琦上市终于成功圆梦,成为A股市场中流通股本最小的券商股。2006年11月23日,S*ST集琦开始停牌。2008年11月,公司宣布了与国海证券的重组方案,但该方案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

直至今年5月,证监会核准公司以所有资产与债务置换索美公司与索科公司,持有国海证券9.79%的股权以及1.28亿元现金,同时公司以3.72元/股定向增发5.01亿股购买国海证券90.21%的股权,以实现吸收合并国海证券。

国海证券通过借壳S*ST集琦于8月9日上市,复牌当日股价暴涨197.95%,股价也从4.39元飙升至13.08元,之后股价震荡上行,最高达19.55元,复牌日至9月21日期间涨幅达39.68%,截至12月30日,年内涨幅为204.78%,最新收盘为11.15元,成为弱势中的第二大牛股。

机构也十分看好该股。截至三季度末,在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8个新面孔,其中包括7只公募基金和1只私募基金,分别是诺安平衡(320001)、华夏复兴、诺安灵活、华夏盛世、融通行业、基金兴业,以及私募兴业天津20008-4号。

探花:华夏幸福(600340)

年涨幅194.35% 变身地产股引来公基进驻

华夏幸福今年的股价走势的确让持有人倍感兴奋。追溯其历史,该股亦是“变身”而来,其前身为ST国祥,经过三年苦熬,终于迎来新的东家。

与新华联异曲同工,该公司主营业务也转型为房地产开发。ST国祥今年8月重组转型房产开发,公司以全部资产和负债置换华夏幸福所持京御地产100%股权,差额部分拟以3.95元/股向华夏幸福增发3.55亿股进行购买。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主业将转型为房产开发销售和区域开发业务,京御地产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二级市场上,因受重组利好提振,今年以来,该股股价一直逆市走强,直至11月2日,公司更名为“华夏幸福”,并借此宣告重组已结束后,才停下上涨的脚步。截至12月30日,该股年涨幅也达194.35%,最新股价为16.05元。

关于转型后业绩,公司表示,预计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较2010年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达100%以上。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吸引了华商领先企业(630001)和基金丰和等两只公募基金的进驻,分别持股741.35万股和161.56万股。

第四名:ST中源(600645)

年涨幅142.96% 干细胞概念强推股价上涨

ST中源此前是一家业务比较凌乱的公司,包括生物医药、投资理财、纺织服装、国内贸易等,但盈利能力较差。公司今年决定先是剥离不盈利资产,接着又推出增发预案,明确表态加强主业。虽然ST中源尚未置入新的主营业务,但在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已受到强劲推动,其主营业务具有的干细胞概念成为其股价上涨的助推器。

公司股票于3月4日开始停牌,3月22日公告称拟向天津赛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募资不超过4.57亿元,用于收购和泽生物100%股权,并对其增资以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赛恩投资也将成为ST中源二股东,持有公司13.02%股份。当日复牌后,股价连拉7个涨停板,此后一路震荡攀升,截至12月30日,年内涨幅为142.96%,最新收盘为22.79元,是今年医药行业最牛的“黑马”代表。

市场资金对ST中源也有一定的关注,著名私募华润深国投旗下的民森A号在今年一季度驻扎,截至今年三季报,仍持有485万股。

第五名:ST兰光(000981)

年涨幅118.67% 重组成宁波地产业龙头

变身房地产股且股价实现“腾飞”的还有ST兰光。该公司于今年8月26日恢复交易,公司主业变更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由此华丽转型为宁波地产龙头。复牌当天,股价最终报收12.99元,上涨173.5%。此后股价进入回调过程,但截至12月30日,ST兰光今年仍实现累计上涨118.67%。

回顾ST兰光变身历史,该公司于2000年6月22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随后却因为2006年-2008年连续3年亏损,公司自2009年3月3日起暂停上市。暂停上市期间,公司于2011年5月完成重组,宁波银亿控股注入旗下银亿房产项目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银亿房产是立足于宁波的中型开发商,项目储备达663万平方米,主要布局于长三角及东北区域,产品类型覆盖住宅、办公、酒店及商业等物业。

天相投顾认为,公司短期资金面充裕,同时,公司控股股东银亿控股重组时对公司未来3年业绩作出承诺,2011年-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13亿元、6.85亿元和6.06亿元,否则将通过由上市公司回购其所持有一定数量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予以补偿。预计该公司2011年全年业绩将有大幅增长。

第六名:ST金叶(000587)

年涨幅111.64% 家具股变身黄金珠宝股

ST金叶前身是ST光明家具,因经营不善陷入破产,后进入重组程序。东莞市金叶珠宝注入该上市公司,公司转身为黄金股。

此前S*ST光明于2009年12月8日停牌,进行股权分置改革,2011年6月15日起复牌,复牌后该股连拉5个涨停板。

金叶珠宝是东莞厚街的一家民营企业,其壳资源S*ST光明为黑龙江伊春的一家木材家具企业,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一度面临退市风险。在历时半年、历经多次谈判之后,金叶珠宝借壳上市终获通过。今年8月1日,控股股东九五投资将其全资子公司东莞市金叶珠宝100%的股权及3.8亿元现金赠给公司。

财务数据显示,金叶珠宝201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近6.35亿元,实现净利润近8742万元。预计2011年度金叶珠宝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跃升至26.25亿元,201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将达到34亿元。九五投资还承诺,金叶珠宝2011年和2012年全年净利润将不低于1.38亿元和2亿元。此外还有资产注入承诺,由此一家连年亏损的家具公司华丽转型贴上了黄金标签。今年8月18日复牌,复权后价格上涨111.64%。

金叶珠宝称,今年将由母公司九五投资加大流动资金的注入,黄金进料加工业务的增长,增加了公司的存货储量,在满足公司当前店铺的供应量外,使公司有能力在全国各地二级市场进行扩张,这将带来销售额的绝对增长。

第七名:浙报传媒(600633)

年涨幅98.08% 借壳*ST白猫成大热门

因连续3年亏损,*ST白猫于2010年5月25日起暂停上市。同年10月22日启动与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一举成为国内首个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传媒集团。受益于政策利好,借壳上市的浙报传媒变成今年最热门的传媒股。

今年9月以来,大盘屡创新低,个股更是一片惨跌,但借壳上市的浙报传媒却成为难得的一抹亮色,持续受到资金追捧,9月29日,首日上市的浙报传媒屡获资金追捧,暴涨68.27%。其后2个交易日,资金继续热捧浙报传媒,又连现两个涨停板。在10月11日小幅上涨0.67%后,10月12日又大涨5.76%。复牌后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95%。

据此,浙报传媒注入上市公司的报刊包括三份主报:《钱江晚报》、《浙江日报》、《今日早报》;两份专业报:《美术报》、《浙江老年报》;九份县市报:《绍兴县报》、《永康日报》等;一份杂志:《浙商》。

此外,浙报传媒在新媒体上也有布局。据悉,未来公司有望凭借浙江在线这个新媒体以及杭州强大的IT资源,考虑进军B2C、团购网站、婚恋网站等新媒体业务,从而迎来较快的发展。

第八名:大地传媒(000719)

涨幅94.74% 借壳*ST鑫安获游资青睐

暂停上市4年后,*ST鑫安12月2日正式变身为大地传媒而恢复上市。同样,当日开盘即暴涨50.92%。此后,随着游资对传媒股的强势进攻,大地传媒也不断演绎传奇。截至昨天收盘,报13.47元,全年涨幅高达94.74%。

公开资料显示,*ST鑫安原系河南省焦作市国企,由原焦作市化工三厂1989年整体改组设立,1997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原名焦作市碱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18日,民营河南花园集团入主。此后不久便陷入困境。2008年1月,债台高筑连续3年亏损的*ST鑫安暂停上市。

同年,在河南省有关部门主导下,中原出版传媒(601999)集团入主*ST鑫安。2010年10月,经过股改和债务重整,S*ST鑫安非公开发行约2.85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4.8元,大股东中原传媒以其拥有的出版、印刷、物资贸易等业务相关资产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股份。重组完成后,中原传媒持有公司股份将达75.78%。

第九名:ST科健(000035)

年涨幅83.38% 进破产重整程序引发想象

曾经的知名国产手机厂商中国科健,由于主营业务停产,自2004年巨亏以来一直挣扎在退市边缘。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不抵债额高达12.27亿元,每股净资产为-8.18元。

*ST科健自11月9日起停牌,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然而,停牌前3个交易日,*ST科健股价连续上涨,已构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与许多破产重整企业管理人均包含政府人员不同,*ST科健此次重整仅有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被指定为公司管理人。有分析师表示,政府不一定出现在幕前。看公司股票停牌前的走势,并且由于中国没有建立退市制度,公司被清算的可能性不大。这使得该股反而备受资金追捧。

二级市场上,ST科健因重组预期,年度大涨83.38%,“壳”价值让投资者充满想象空间。

第十名:百视通(600637)

年涨幅79.59% 重组后成为IPTV第一股

1月11日,停牌逾4个月的广电信息公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出售大部分资产,同时注入约43亿元新媒体资产。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借国家出台加大文化产业建设利好,11月30日广电信息重组获得证监会核准。公告披露,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成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从事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新媒体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业务的唯一平台。

12月29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此举标志着百视通对广电信息历时一年多的重组工作顺利完成,并成为IPTV第一股。

 

百视通自2005年开始涉足IPTV业务,用户规模达1000万,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PTV运营商。近3年,百视通的IPTV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均超过50%。百视通在新媒体技术、内容版权方面投资逾10亿元,拥有35万小时的版权内容资源。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