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柳州市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了解到,造成此次镉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已经被截断。由于主要污染源团还在柳江上游的龙江河段,目前柳州市区饮水水源保护地仍面临威胁。
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柳州市环保局局长甘景林告诉记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监控表明,此次污染来源地、位于广西河池宜州市的拉浪水库,目前镉浓度监测数据显示已经达标,这说明造成此次镉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已经被截断,没有新的污染源进入。
专家分析,此次污染的主要污染团还在宜州市境内的洛东水库附近,并正在往下游移动。柳州市区上游龙江河上的柳城县糯米滩水电站河段水质镉浓度也一直被控制在5倍左右。由于污染带较长,仍有可能对柳江饮用水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经过科学处置,29日6时的监测数据表明,柳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各断面的镉浓度仍符合国家标准,但部分断面已接近临界值。
甘景林说,柳州市已经做好准备应对水流污染峰值的出现。“柳州有能力保证从自来水管网流出的水是合格安全的,即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限制用水措施,柳州也有能力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甘景林说,当取水口镉浓度超标2倍以下时,柳州的自来水厂有能力处理达标,完全可以做到为市民输送达标的自来水。
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说,短期摄入镉超标的水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微小,市民不必过度紧张。
镉污染团已进入
柳州水源保护地
记者29日从广西柳州市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了解到,龙江镉污染事件污染团前锋当天上午已进入柳州水源保护地,并一度接近国家标准临界值,但目前尚在控制范围内。
根据29日10时监测数据,西门涯处镉浓度为0.0187毫克每升,超标2.74倍(河西水厂上游46公里);龙江与融江汇合处下游3公里(河西水厂上游35公里)处镉浓度为0.0031毫克每升。
进入柳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第一个监测断面露塘断面处镉浓度为0.0041毫克每升(柳州河西水厂上游16公里);露塘断面下游9公里处镉浓度为0.0050毫克每升,超标0.02倍。目前,柳西水厂原水镉浓度0.0039毫克每升,符合国家标准。
“这标志着龙江镉污染事件的污染前锋已进入柳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柳州市环保局局长甘景林说,根据河西水厂上游35公里的镉处理情况看,目前柳州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镉浓度还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并且预计未来4天内可以保证控制在国家三类饮用水标准以内。
“制定饮用水源水质镉含量国家标准是非常严格的,这一标准是按照人一辈子活70年即便都喝国家标准临界值的水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害影响而制定的。”许振成说。
糯米滩水电站
镉浓度超标8倍
新华社广西柳州1月29日电记者29日从柳江上游糯米滩水电站现场指挥部了解到,截至当天12时,糯米滩水电站镉浓度超标8倍,预计明后两日随着污染团峰值靠近,镉浓度还会有所变化,防治形势趋于严峻。
糯米滩水电站位于龙江柳城段。柳城县副县长汤振国介绍,糯米滩水电站是处置龙江污染事件的关键点,是唯一能打柳州水质安全保卫战的地方。“过了这里下游就是一马平川,柳州饮用水的安全能否保得住看的就是这里。”
柳江镉污染
影响“水上人家”
新华社广西柳州1月29日电随着受污染的水体从龙江进入柳江,柳江上游前端一度检测出镉超标轻微污染,柳州市政府已发布通知,柳江露塘断面以上河段沿岸居民暂停直接取用该河段河水作为饮用水。沿江一些以船为家、以水为生的“水上人家”渔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前两天有人来家里通知我们龙江水被污染了,让我们不要喝龙江流过来的水,我们只好开船到融江取水。”柳城县凤山镇沿岸渔民谢水生一家五口人生活在船上,原来吃喝都是这条河里的水。突如其来的污染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广西出台支持柳州市本级一揽子化债方案、柳州市本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实施方案,举全区之力支持当地化债
伊朗国家核安全系统中心表示,在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核设施遭到美国袭击后,该中心立即对有关地区是否发生核污染进行了调查评估,确认目前未发现任何污染迹象。
柳州凭借超66%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城市,尽管面临传统燃油车产量萎缩和新能源汽车单车产值较低的挑战,但通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及上汽通用五菱的“一二五”工程,柳州正努力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门已将全国386.7万家排污单位纳入管理。
从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来看,柳州、桂林的经济总量分别位居广西第二位和第三位,柳州的工业、桂林的旅游业均闻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