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支冷箭”射落大盘 反弹终结还是空头陷阱

一财网综合 2012-03-07 15:33:00

责编:群硕系统

华讯投资认为,大盘回调有利于后市反弹行情延续,投资者不必对短线调整过于担心,可等市场调整到位,关注低价蓝筹板块,以及年报预增个股。

 

===本文导读===

【盘面直击】有色煤炭股承压 “三支冷箭”射落大盘(本页)

【内因分析】A股小M头勾出大悬念 反弹终结抑或以退为进

【外盘影响】全球股市普跌拖累A股 春季行情面临大考

【智囊观点】李稻葵两会强势发声:今年投资股市必有收获

【空军翻多】宋鸿兵空翻多:2012年是牛市 A股流动性已改善

===本文阅读===

有色煤炭股承压 “三支冷箭”射落大盘

受外围市场重挫影响,周三两市股指跳空低开,随后受题材股活跃带动。大盘低开高走,大盘在20日均线获得支撑后开始弱势反弹。午后延续震荡格局,题材个股相继走强。盘中科技板块和船舶制造走强,有色、煤炭等资源板块走弱。临近尾盘,股指小幅跳水。截至收盘,两市个股趋向分化,涨少跌多。

监测数据显示,今日上证综指开盘2391.20点,最高2413.60点,最低2388.52点,收报2394.79点,下跌15.65点,跌幅0.65%,成交929.23亿;沪市251家上涨,665下跌;今日深证成指开盘9997.89点,最高10173.66点,最低9991.33点,收报10054.87点,下跌38.94点,跌幅0.39%,成交853.15亿;深市508家上涨,995家下跌。

【盘面观察】:

盘面上:船舶制造板块涨幅居前,中国船舶领涨,带动广船国际、舜天船舶等个股走强;家具板块表现不俗,早盘成霖股份率先涨停,刺激威华股份、美克股份上涨;商业百货今日表现强劲,苏宁电器领涨,带动工大首创、三联商社上涨。相比之下,今日有色金属、煤炭行业领跌,拖累股指走弱。

【后市预测】:

机构观点一:近期市场只是存量资金在地产等相关行业有所积极表现,但地产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投资者落袋为安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往往上行动力不足,直到热点再度涌现以激活市场继而上行。因此,中期来看应当相对乐观;短期来看,市场上行动力已经减弱,投资者应当趋于谨慎,逢高减仓。

机构观点二:近日虽然个股活跃,但也是少部分,把握起来的难度较大,而有色、煤炭板块及以重庆啤酒为代表此类板块这波涨幅很大,但到目前几乎没有调整,后市这类板块有调整要求,涨幅较小的个股或有机会,有典型的补涨行情,可关注此类个股。

【独家观点】有色煤炭股承压 三支冷箭射落大盘

华讯投资认为,今日导致大盘走低的消息面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周二美国股市大幅收跌,大盘蒙受今年最大的日跌幅,道指盘中最多曾下跌近230点。希腊可能出现无序违约的风险以及中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使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受挫,利空A股市场;其二,房产税的全国推广预期,有利于控制住房投资及炒作,促使住房价格合理回归,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但短期内将对地产板块产生一定的利空影响;其三,钢铁业目前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不仅去年是严冬,今年也是严冬,钢铁业寒冬至少要持续5年时间,钢铁企业将处在一个微利和经营非常困难的境地,钢铁板块承压。

后市展望:周三大盘低开反弹,全天呈现弱势特征。大盘日k线收一根带上影线的流星k线,成交量较昨日减少一成左右,从目前大盘的k线形态来看,短线或继续下探。20日均线失守,大盘有可能继续向下寻求支撑,半年线附近将是多方防守的最重要防线。大盘60分钟k线小双头构筑后,向下回调的支撑位大概在2380附近,和均线系统的支撑相吻合。

从近期的消息面来看,空方占据优势,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资源板块陷入调整,地产板块的调控未见实质性放松,市场做多资金进场意愿减弱。大盘回调有利于后市反弹行情延续,投资者不必对短线调整过于担心,可等市场调整到位,关注低价蓝筹板块,以及年报预增个股。(华讯投资)

A股小M头勾出大悬念 反弹终结抑或以退为进

6 日,沪深两市未能扭转前一交易日的颓势,沪综指单日下挫34.55点,收报2410.45点;深成指下跌132.63点,收报10093.81点。仅从指数的表现来看,沪深两市连续两天的调整确实“不给力”。近两个交易日,沪综指从最高2469点跌至最低2406点,跌幅逾60点。不过,大盘此时出现调整并非无的放矢。

一来,截至3月份,沪综指与深成指均已累积了较大的涨幅,各项技术指标均出现了严重的超买迹象,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市场迫切需要调整。二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增7.5%,CPI涨4%左右,这是近8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首度低于8%,这也一度加剧了市场对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情绪。三来,近期外围股市普遍出现调整,港股调整明显,近两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更是累计下跌了3.51%,在经过持续的上涨之后,欧洲股市与美国股市确实存在较强的调整压力,外围股市的不佳表现同样抑制了A股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近两个交易日部分场内资金获利了结的动力较强。

事实上,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持续上涨后,市场对A股将出现调整的预期较为一致。不过,上周五沪深两市的中阳线给后市的判断增加了新的变数,结合本周以来A股的两连阴来看,沪综指的日K线图恰巧构成了一个微型的M头,这多少令投资者心生忐忑。

不过,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市场情绪的角度来看,对反弹可能终止的判断都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小M头构筑的空间有限,震荡幅度较小,筹码换手并不充分,在此背景下,M头的构筑并不足以消灭多头的主力力量;另一方面,从市场情绪来看,尽管指数下行明显,但个股仍然活跃,在沪综指下跌1.41%、深成指下跌1.30%的背景下,沪深两市仍有多达17只个股涨停,无一只个股跌停。在主要指数中,上证50指数下跌1.84%,跌幅领先,而沪深两市也呈现出白线拖累黄线的局面,表明权重股的下跌是指数下挫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市场对7.5%的GDP增长目标解读或许过于悲观。首先,调低经济预期目标,并不意味着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这次经济预期目标的下调应该说是主动行为,用一个较为贴切的比喻形容就是“转弯的时候需要踩刹车”,在十二五“调结构、促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适当减速是摆脱过往“投资依赖症”的必要牺牲。而从制造业PMI、新增信贷等经济先行指标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并不存在显著下行的风险,甚至很有可能在下半年实现GDP增速的反弹。其次,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管理层对国内经济增速设定的目标从未“失准”,甚至都是超额完成,7.5%的目标增速只是表明了管理层对今年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在提高,并不意味着未来在货币政策上的再度收紧。事实上,从去年12月首次降准开始,货币政策已经步入了放松周期,只是放松的程度仍有待观察。不过,可以预料的一点是,随着CPI的显著下行,特别是负利率时代的行将终结,未来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将愈加宽广,除了数量型工具外,价格型工具也将再度成为央行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

总体而言,反弹就此终结还言之过早,而小M头的形成也并不足以表明市场阶段性筑顶的到来。本轮调整或只是大盘战术性的撤退,为后市的以退为进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调整时空不足

或以时间换空间

尽管小M头并不意味着反弹的结束,但在经过连续两天的调整后,同样也不能判断大盘就此调整到位。60点的调整空间虽有效修复了此前持续超买的技术指标,但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大盘都仍然存在继续调整的动力。

从调整时间的角度来看,仅仅两个交易日的调整并不足以洗去市场上的浮筹,场内资金筹码换手并不充分,且从2132点反弹以来,市场并未有效休整过。而从调整空间来看,一般而言,一轮反弹都需要回踩关键点位以确认突破的有效性,目前沪综指已将30日均线、60日均线以及120日均线牢牢踩在脚下,即使从反弹的可持续性考虑,沪综指也存在较强的回调动力。截至3月6日,120日线在2368点附近,60日线在2300点附近,而30日线在2360点附近,且在加速上行。目前120日线正在逐渐走平,而30日线正欲加速上突120日线,技术上对多方有利。反弹延续的关键就在于沪综指未来能否在回踩30日线后重新确立向上的走势,鉴于目前30日线在2360点附近,且正加速上行,未来沪综指可能调整的方式无非两种:一是“速战速决”,后市延续每日二三十点的下跌,迅速跌破2400点,回踩至30日线;二是“以时间换空间”,指数在2400点附近震荡整理,等待30日线的逐渐靠拢,而后回踩30日线后再度掉头向上。

从当前的多空力量对比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A股后市“以时间换空间”、在2400点附近震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在指数上涨300点之后,超跌反弹的逻辑已完成了使命,而当前A股点位基本能够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情况,因此无论是指数继续大幅上行抑或是深幅调整,都需要宏观经济基本面或者政策面的超预期因素推动。另一方面,从近几个交易日的情况来看,增量资金入场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而大盘欲突破2478点的阶段反弹新高需要量能的有效配合,短期来看并不现实。当然,在本轮反弹过程中,以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股累计涨幅并不大,而在其业绩确定性增长的情况下,银行股估值将会从目前8倍左右被动下移至更低的水平,这将封杀指数的下行空间。因此,从指数的角度来看,未来A股在2400点附近震荡整理,等待30日均线逐渐靠近后顺势回踩,进而展开新一轮的反弹或是最合理的方式。

下一轮反弹旗手会是谁

即使从较为乐观的角度判断,反弹也已经步入了下半场。当然,如果未来货币政策放松程度超出预期或者欧美经济超预期复苏促使我国的出口加速恢复,那么不排除A股由反弹转为反转的可能性。但就目前而言,无论从管理层对经济放缓容忍度的提高还是欧元区经济低迷的现实来看,国内经济均不太可能提前二季度见底,而随着3、4月份一些权重股年报的陆续公布,市场关注的重心又将回到经济基本面上。因此,一季度末对经济下行的担忧或又将重新主导市场走势。

从昨日的走势来看,前期累计涨幅较大的煤炭板块与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54%和2.26%,主力资金撤出态势较为明显。相较而言,近期表现强势的地产板块相对抗跌,昨日下跌0.82%,而近期上涨的龙头家电板块则逆势收红,上涨0.21%,电子元器件板块也以平盘收市。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反弹进入下半场的情况下,未来最有可能成为大盘反弹主线的仍然是地产股。而煤炭、有色等资源股由于缺乏基本面的配合,恐难再担负起反弹旗手的重任。不过,对于地产股而言,未来的反弹也绝非坦途。年初至今,地产板块整体已累计了20%的涨幅,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短期难言放松,未来地产板块的上涨需要新的催化剂。目前来看,在部分三四线城市放松对刚需的调控政策之后,货币政策拐点的出现将成为地产股新一轮上涨的催化剂。首先,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标志着货币政策至少不会再紧,而四大行放松首套房贷及优质开发商的贷款,更是确立了地产信贷政策的适度微调,加之近期北京首套房贷利率再现75折优惠,地产股确实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时刻,未来若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或者货币增速拐点出现,那么地产股确实存在“空中加油”的可能。

当然,决定A股后市反弹空间的仍然是货币政策的放松程度。本轮反弹以来,市场量能虽呈现逐步放大态势,但仍主要以场内资金的博弈为主,场外增量资金仍然较为有限,如果后市增量资金入场仍然不积极,市场无法从“单兵突击”转化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局面,即蓝筹股不能持续发力,那么“牛市”或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短短两个交易日,沪综指从最高2469点跌至最低2406点,逾60点的跌幅虽有效化解了股市持续上涨的调整压力,但并不能就此断定调整已然充分。从日K线图上看,本周的两连阴加上上周五的中阳线,市场不经意间构筑出了一个微小的M头,而这个小M头背后隐藏何种含义?反弹就此终结还是以退为进?究竟何种路径才是反弹的最佳选择?(中国证券报)

全球股市普跌拖累A股 春季行情面临大考

周一的下跌后,昨日大盘低开低走,盘中连续跌穿5日线和10线的支撑。上证指数下跌34.55点,收于2410.45点。日K线上呈现出破位下行的走势,反弹行情面临重大考验。

昨日盘面

短期防线全面失守

周一多方险守5日均线。周二,空方开盘就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上证指数以2439.78点低开,随后节节败退,迅速击穿了5日和10日等短期均线的支撑。最低跌至2406.06点,并最终以2410.45点收盘,跌幅达到了1.41%,为2月7日以来最大跌幅;深成指跌幅也超过1%,最终下跌132.63点,收于10093.81点;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也全面下跌。两市合计1672只个股下跌,中珠控股、仟源制药、祁连山、银河磁体、安纳达等股跌幅超过5%,两市仅548只个股上涨,但涨停个股仍达到17只,超过周一涨停股数量。

权重板块全面下跌。保险业领跌,其中中国人寿大跌逾3%,中国太保跌幅超过2%。银行板块全面飘绿,兴业银行跌幅逾3%,华夏、南京银行跌幅均超过2%;水泥建材、黄金股跌幅居前,山东黄金领跌,跌逾3%;水泥行业中祁连山跌幅居前,仅ST秦岭微幅上涨。两市仅电子、传媒、化工化纤板块略显强势。

根据资金流数据来看,昨天市场部分敏感资金有离场迹象,其中主力资金流出居多,资金的主动性流出,给市场增添了不少变数。两市资金均呈现净流出状态,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51.0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0.18亿元。

原因解读

内外力量逼压大盘

昨日市场的调整并不令人意外。市场本身的调整压力,以及外围股市的全面下跌都让空方的杀跌动力更为充足。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连续7周出现上涨的股指,短期来一次集中风险释放是必须的。科德投资表示,从本次反弹的表现来看,年初到现在一直没有出现像样的调整,日线上早已经处于高位,技术上有调整的需要。经过周二的调整之后,两市的日线技术指标已经有所回落,而银行和地产的指标回落速度快于大盘,后市能否扭转跌势还要看银行和地产的技术态势。

此外,昨日周边股市也全面下跌。美股周一收盘小幅下跌。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于12962.81点,跌幅为0.1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2950.48点,跌幅为0.86%;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1364.33点,跌幅为0.39%。亚太股市周二也几乎全线低收。东京日经225指数报9637.63点,跌0.63%;韩国综合指数报2000.36点,跌0.78%;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报4295.40点,跌幅1.35%。我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报20806.25点,跌幅2.16%。(成都日报)

李稻葵两会强势发声:今年投资股市必有收获

清华大学中国和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全国两会上就多个话题强势发声,认为股市改革今年料产生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6日在全国两会上表示,中国投资房地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今年股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会发生作用,居民要增加财产性收入,较好的办法是把钱投入股市,今年投资股市必有收获。李稻葵也预计今年内地债市会有大的发展,他建议中央鼓励银行的发债比例,多鼓励如宝钢这样的企业到香港发债,这样中国的债市才会有个较大的发展步伐。

李稻葵还表示,股市改革首要是实行强制分红,让股民成为优先股股东,即使股市波动,也有股东分红收入弥补。

房产税应交给地方政府

“房产税应该推出,但指望它调节房地产绝对是空想。”昨日上午,李稻葵表示,此前呼声极高的房产税应该推出,但其意义远大于调控房地产市场本身。他建议房产税应交由地方、基层财政,由街道等基层直接收取并使用,成为基层政府的“超级物业费”。

李稻葵认为,基层政府提供治安维护、扫街清洁等基础服务,自然应向其缴纳房产税。但他又强调,房产税应推行超低税率,纳税人和用税人直接对话,税收更公开透明。

近年来,李稻葵一直在呼吁税制改革,尤其是从1993年来开始实行的公共财政体系亟需全面改革。他表示,短期是对几千万贫困人口进行扶贫,尤其是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他同时指出,近年来政府财税收入每年增幅超20%,去年财政报告显示有9000亿的赤字,结果收了1万亿财税后,最后结算发现出现了3000亿元的盈余,他建议政府从这笔钱中成立一个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处于调整转型期的小型企业。对于那些苦苦挣扎的小型企业,政府帮付企业员工的五险一金,用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给这些小型企业一个短期喘息的机会。

政府直接派红包?浪费!

财税收入没花完,为何不干脆直接给贫困民众发福利?对于不少百姓热议的政府财政派红包,李稻葵连道“太浪费”。他当场给记者算了笔账,每征一元税,算上人工成本等,可能值1.2元左右,“好不容易从四面八方收上来,就不要仓促匆忙分下去。”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老百姓的平均税收为7000元,但“撒胡椒面一样的用下去,不是最佳选择,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只是为了分下去,当初又何必要征?”他认为,应该真正用到有需要的地方。

对于今年货币发放量大约增长14%,李稻葵表示这个数量较宽松了,现在全球央行争相放水,中国应该反向操作,货币上应该更收一些,因为国际上放水的钱会作为热钱涌入中国,这会带来中国货币调控的复杂性。

记者追踪

李稻葵反对限购令退出

此前李稻葵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指出“限购除不了楼市病根,不用药的话还会发烧”,昨日他再次向记者强调,尽管如此,目前限购令的退出时机还远未到来。他解释,房地产的病灶还在,限购令就像退烧药,不继续用药会再次发烧,并烧坏其他器官。

除明确反对限购令退出外,李稻葵认为,目前要打击、抑制的主要是投资性、投机性房地产需求,对正常的首次购房、改善性购房应进一步放开,另外对到新城市有长期定居打算的“新移民”,也不应该限制。

在现场

一个人的专场见面会!

李稻葵舌战群记秀英文

在全国两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成了群记追逐的“大红人”,由于预约采访的记者特别多,昨天上午,全国政协还给他专门召开了此次见面会。而事实证明,一次李稻葵专场见面会对记者们来说远远不够。

昨天上午,全国政协无党派组正在讨论,李稻葵刚坐下不久,就给眼尖的记者们“抓”到了会场门口,数十位记者轮番提问。直到将近11时,眼看着他的专场见面会就要开始了,李稻葵才“挣扎”脱身,但记者们仍一路尾随,边走边问。

在举行见面会的上海厅,早已有不少记者在会场里等候。正主儿一来,马上就给人堆“包围”了,位置靠后的记者只能“闻其声,不见其人”。

见面会在激烈的问答中持续了约半小时,在主持人宣布结束后,李稻葵一下讲台又给人墙堵住了,被裹挟在讲台和过道的角落里,记者挤进去一看,嘿,这回堵住他的是两名外国记者,李稻葵正用流利的英语噼里啪啦作答,果然镇得住场子!(新快报)

宋鸿兵空翻多:2012年是牛市 A股流动性已改善

刚刚过去的周末,受广东银金通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相约,《货币战争》的作者、著名学者宋鸿兵先生在中山大学举办了题为“ 谈银论金”的主题演讲,全面论述了自己对于国内各类理财产品的不同看法。

与多数业内人士的看法不同,宋鸿兵认为房地产中线有机会、长线无机会。对于未来1~3年的市场,价格震荡走高是大趋势。虽然中央政府再三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但宋鸿兵担忧:地方政府要促进经济发展,依然会绕过政策调控,辗转推动房价走高;而且,一旦货币政策再次松动,资金会毫不例外地流向房地产市场。为此,对于仍对房产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未来几年中,仍有投资机会。

投资房不能卖得太晚

不过,宋鸿兵说,统计数字显示,2025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将达到顶峰,之后逐步迎来人口老龄化时代。这决定了从现在开始的2012年到2020年的8年时间里,是投资房产的可行性时间。

“我们不能等到真到了2025年再开始卖房,那个时候,城市居民中爸爸一套房、妈妈一套房,独生子女自己又买了一套,哪里需要那么多套房?都要出货,卖给谁?供需关系仍是市场基础,炒卖泡沫也要建立在供需基础上,建议大家最好能在2020年前将投资型房产卖干净。”

从全球“货币战争”的角度出发分析,宋鸿兵认为:全球2012年的股票市场应该是个牛市。对于内地市场,年初的流动性问题已经大有改善,市场资金趋向充裕。

对于外围市场,美联储虽然暗示不急于推出QE3,但其已经许诺将低利率维持到2014年,这在消费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确立了实际的负利率水平,就相当于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回暖、解决欧债危机,全球央行都会效仿美国,继续印刷钞票。对于股票市场都将形成利好环境,如无意外,2012年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应该很多。

可配置5%~10%黄金

宋鸿兵是黄金投资论的坚定倡导者,他说:“与货币的贬值趋势相比,黄金的购买力非常牢靠,从1998年到2012年,中国房价翻了多少倍?但1998年在北京三环,购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当时需要花费268个1盎司金币,如今2012年,也只需花费276个1盎司金币,基本持平。”

他认为:黄金价格走高,与金融危机是否结束、美国是否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并无关系,而是建立在货币供需关系、世界人口结构之上的既定趋势。建议在家庭资产中,配置5%~10%的黄金,作为长期投资。

对于想做短线的进取型投资者,这个比例不限,但对于有放大倍数的贵金属投资,比如T+D,建议老年人、心脏功能不好的人不要参与。

买保险靠不住

“等到你退休时,保险公司许诺你的2000元每月的退休金,可能只能购买一碗面条。”宋鸿兵说。他完全不认同目前内地绝大多数保险产品的投资功能,建议市民不必在保险方面投入过多的资金。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大城市就有商业保险推出,当时保险推销员信誓旦旦地向中产阶层保证:现在买我们一份保险,退休时,您每个月就多50元钱。我们现在回忆这些许诺:简直就是个笑话,50元钱,从北京西直门出发打的去东直门办事,只够付单程的钱,还得走回来。”

他认为,保险公司许诺给客户的未来保证,根本无法弥补通货膨胀的增长速度;保险公司所以能够做下去,是一个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数字游戏,完全不创造价值。因为中国目前仍在享受人口红利,不停出现的新生劳动力购买保险产品,可弥补之前老顾客所需要的补偿。比如到了2013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减退了,保险公司的烂账就会越积越多。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