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3日至1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韩国总统李明博、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与会。
1999年11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渊惠三、韩国总统金大中在菲律宾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启动了中日韩合作进程。2000年,三国领导人决定将会晤定期化。2002年,三国领导人早餐会改为正式会晤。此后,三国领导人原则上每年在出席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会晤。迄今,在10+3框架下三国领导人已举行11次会晤。
2002年,三方将经贸、信息产业、环保、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确定为5大重点合作领域,2007年又将财金、科技、物流、卫生、旅游、青少年交流等6个领域列入重点合作领域。目前中日韩已在20多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涵盖了三国经济、社会各个层面。
2008年12月,中日韩领导人首次在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外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决定建立面向未来、全方位合作的伙伴关系。三国并决定,在保留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会晤的同时,将三国领导人单独举行会议机制化,每年在三国轮流举行。
2009年10月,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纪念三国合作十周年。2010年5月,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韩国济州岛举行,展望了未来十年三国合作发展。2011年5月,在日本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三国在东京举行了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拓展了地震、灾害、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今年,中国将主办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中日韩合作达成多个重要文件,主要包括《中日韩推进三国合作联合宣言》(2003年)、《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新闻声明》(2007年)、《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2008年)、《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2009年)、《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2010年)和《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宣言》(2011年)。
经过十多年发展,中日韩合作已建立起较完备的合作体系,形成了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以外交、经贸、科技、文化等18个部长级会议和50多个工作层机制为支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援引当地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朗已经准备好在领导人遇刺的情况下管理敏感部门的计划。
朴俊勇说:“扩大中日韩+合作的开放性与多边性,利于减轻三边合作的脆弱性。”
会议一致通过了在清迈倡议多边化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相关安排,并明确了清迈倡议机制化下一步讨论方向。
报告强调,在美国政府宣布大规模关税措施后,该地区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政策应对能力,能够抵御前所未有的全球贸易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