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简单快乐儿童心

第一财经日报 2012-06-01 01:09:00

责编:群硕系统

在为儿童设计家具时,设计师们释放着个人的童年记忆和为人父母的细腻爱心。

安娜·伊芙兰德在宜家儿童设计部工作了30多年,深知为孩子们设计家具的不易。“想想那些精力充沛、整天上蹿下跳的小猴子,要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妙趣横生,还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的安全,提防他们被弄伤。只有你想不到的状况,没有他们出不了的状况。”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大牌设计师投入到儿童家具设计行列。虽然他们大多数人不会像安娜那样终日沉浸在孩童的设计世界之中,但近两年来,儿童家具设计佳品迭出,成为整个设计圈内有目共睹的事实。无论是年初的法国家具展,还是4月中旬的米兰国际设计周,原本不起眼的儿童家具设计变得精彩起来。

“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蛋糕。谁不愿意为自己孩子尽心付出,让他们拥有美好的童年?”用丹麦芙莱莎儿童家具创始人汉宁·莱克·杰森的话来说,虽然心态和动机有着微妙的不同,但为孩子设计家具的设计师,可以简单分成两派,“一种设计师把自己当作小孩,另一种怀着为人父母的心态,或者揣度父母心。如果不是带着这两种心情中的某一种去设计儿童家具,恐怕很难成功。”

顽童记忆

德国设计师泽西·斯摩尔是个留着大胡子的粗犷汉子,但看过他设计的“白日梦”(Pipe Dreams)水壶和“游戏站”(Play Station)臂弯椅,就会明白,原来他的心里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小时候,我总喜欢给花浇水,但家里大铁壶的把手几乎赶上我的身高。我一直期望能有一把专属的浇水壶。想起这件事情后,我很快做出了这把水壶。”泽西·斯摩尔说,“游戏站”的灵感则来源于他童年时代四仰八叉躺在地上数星星的美好回忆。

西班牙设计师贾维尔·马里斯卡尔也是典型的童心未泯。1992年,他为巴塞罗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Cobi时,已显露出“老顽童”的端倪。之后,他陆续推出的以小狗为造型的Julian儿童椅、以米老鼠为设计主题的Garriris椅,彻底暴露了他内心的孩童本性。最近,他又为意大利家居品牌Magis设计了“梦多球”(Mundoball)。“这是我送给一岁宝宝们的助走球。设计这个球的时候,我仿佛回到了婴孩时代,推动着一个轻巧的卡通版地球,内心充满了天真无邪的骄傲和自豪。”贾维尔说,当他知道地球是圆的,就“一直梦想着能推着地球走”,童年时代的天真幻想,成就了他今日的设计。

无忧无虑的孩童游戏,也是设计师们的灵感宝库。因为设计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而备受瞩目的托马斯·海瑟维克,根据儿时玩陀螺的记忆,结合物理课上学到的科里奥利效应,用金属拉丝材料制作了“离心铸造”(Spun)座椅。同为英国设计师,马克·罗伯森对游乐场中的蹦床游戏的快感恋恋不舍,仿造蹦床的形态,设计出了流线型的“飞椅”(Fly Chair)。

“为孩子设计家具,对设计师来说也是一种难以抵御的诱惑。身体的衰老不可抗拒,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童年记忆。为孩子设计家具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就像回到顽童时代。”今年的米兰国际设计周上,设计师刘峰展示了他为孩子们设计的“老顽童”系列家具。据说,设计“老顽童”的灵感竟是刘峰小时候被父亲追着打屁股的记忆。“小时候太顽皮,看到什么都想骑上去捣乱,这时候父亲就会气冲冲地从背后抓着我的领子,把我按着打屁股。”在刘峰的记忆中,这其实是一段单纯而快乐的岁月,淘气使坏,然后在父亲的威严与慈爱之下继续任性,打屁股的疼痛早已淡忘得一干二净。

“生活够复杂了,社会够复杂了,记忆中那种单纯和快乐越来越难得了。设计师在作品里释放顽童记忆,身体虽然变老,但心里还保持着单纯的快乐。”刘峰说。

为人父母心

为人父母的设计师,通常抱着爱抚的心态,将情感投注到儿童家具设计中。

“女儿的降生给了我另一种灵感,我想设计一些能给她带来快乐的家具。”几年前,“海上青花”品牌创始人、设计师海晨用青花瓷和木料为呱呱坠地的女儿设计了一款摇摇木马。尽管木马算不上是她的代表作,但却是海晨投入情感最多的设计,初为人母的喜悦、舐犊之情全部融入到作品之中。

“设计木马不比设计太空舱轻松。”被称为“天才”的澳大利亚设计师马克·纽森,操刀宾得相机和太空舱游设计时总是游刃有余,却在设计儿童家具“摇滚木马”(Rocky)时,像一个小学生那样向普通的父母们取经。“选材得一万个小心,耐摔、抗磨、抗击打,造型也要足够简单,有多余的零件,孩子可能用蛮力拆下来吞到肚子里。还有,你得让木马造型经得起孩子们挑剔的审美,喜新厌旧个性。”年轻父母们的告诫,让马克·纽森在设计时变得谨小慎微,一个简单的木马,让他连续思考了好几年才得以成型。

设计师夫妇王珂、连志明创作“佛洛格凳”时,也抱着相似的心情。“女儿对荷兰插图画家马克思·维尔修思童话故事中的青蛙佛洛格特别着迷。”为了让女儿高兴,夫妻两决定把青蛙佛洛格做成凳子的形状。在设计“佛洛格凳”时,细心的王珂特别选了女儿喜欢的粉色和白色。“她很好动,会在凳子上爬来爬去,我们怕她把自己弄伤,就把椅子的边缘打磨得高度光滑,虽然会和书中的佛洛格有点不一样。”

法国设计师欧拉·艾托童年极为叛逆,对学校正规教育极为厌恶的他,曾经为此和家庭发生严重的对抗。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如果我有孩子,我不会强迫他去学校,而会为他准备一张特别的书桌,让他在桌面上随手涂鸦,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为孩子设计了一张桌椅连体的工作台,取名为“孩子@工作”(Kids@Work)。据说,光是桌案倾斜的角度,就让欧拉·艾托研究了很长时间,为的只是找到让孩子最舒适的视觉角度。“我在案头加了卷纸的设计,孩子想画多少都没问题,如果画错了,转转卷筒,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没有任何束缚。”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