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人素喜以数喻理或探究数字吉凶,比如老子曾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九五之尊”,是因为古人认为九在阳数中最大,因此最尊贵,而五在阳数中居中,所以能调和,因此“九五”既尊且和,是帝王之象。
在股市中,更有不少人对数字极其敏感,2132点从数字看,既不算吉利也并不晦气,但沪指2012年初在此开始反攻且至今仍运行在这一点位之上,因此有人称其为“钻石底”。然而,随着沪指在7月12日最低探至2153点,说2132点是“钻石底”的人忽遭痛批,这一点位被揶揄为“暂时底”甚至是“豆腐底”。其实,“天行有常”,真正的底部不是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口水仗争出来的,涨时预测钻石底,可能久走夜路必遇鬼;跌了大吼暂时底,或也是事后诸葛博出位。真正的底部是在恐慌中砸出来的,因此我们更要见微知著地观察、分析种种细节。
观点对立
股市嘴仗加剧 战天斗“底”
2010年、2011年A股均录得下跌,因此,2012年初沪指在2132点见底反弹时,多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对其冠以“钻石底”的美誉。然而,随着沪指7月12日最低探至2153点,又有人说2132点只是“暂时底”、“豆腐底”。
多方观点一:钻石底
2132点“钻石底”的提法始出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
沪指在2012年1月6日见底2132点后2月7日,李大霄喊出“钻石底”,并表示“只为表明我信心”。
在“钻石底”的论断中,李大霄给出了六大利好支撑:一,外围市场的情况较预期略好,市场有望走出恐慌;二,房价、CPI等去年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均已受控,此前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出现改善;三,市场经过调整后的估值已与1664点时相近,投资价值凸显;四,“政策之手”将带来转机,包括汇金、社保等“国家队”的入市及近期研究的养老金入市等;五,产业资本积极“抄底”,其增持规模连续两个月超过减持规模;六,此前唱空做空的外围资本近期大举买入中国股票ETF,转向做多A股。
虽然彼时也有不少市场人士对“钻石底”并不看好,但由于在李大霄喊出“钻石底”时,沪指已经较3132点上涨了约10%,多头实力更强,市场对上述提法更多是赞誉而非鞭笞。
多方观点二:向上拐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李大霄外,国信证券分析师阎莉也是2132点大底的忠实拥护者。相比李大霄对“钻石底”更多是侧重于从宏观及消息面进行判断,阎莉则从技术分析的角度阐述了2132点的意义。
2011年12月,阎莉在判断2012年股指走势时指出,2012全年沪指将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回升走势,沪指低点拐点的时间落在一季度(2~3月份的可能性大),位置在2000点附近,不排除短暂下破。而在2012年1月6日沪指见底2132点当天,阎莉在研报中还认为“1月份将会出现最后的下压”,“拐点的位置在2000点偏下”。
2012年1月19日,阎莉修正了拐点判断,将2132点定位于低点拐点,至今仍未改变这一判断。
2012年6月,就在大盘明显走弱,大有下破2132点之际,阎莉发布了一篇《2132点与1664点行情对比》的研报。她指出,2132点行情与1664点行情性质相同,即同时是股指本身的低点拐点,又是货币政策的低点拐点。此外,2012年初的2132点,市场整体市盈率仅为12倍,上证50市盈率不足10倍,均创历史新低,具备重要底部的特征。
在将2132点定义于“拐点”的背景下,阎莉看好下半年股指能够到2800点。
空头观点一:暂时底
3月~5月间,股指要么上涨,要么震荡厉害,此时,市场还少有人跳出来大谈2132点钻石底的真伪,但就在李大霄推出钻石底观点后不久,私募人士花荣就曾表示“见底论是一厢情愿”,“市场仍处于熊市状态之中,前景并不明朗”。
如今,随着沪指最低探至2153点,关于2132点是“钻石底”还是“暂时底”、“豆腐底”的争论忽然火爆起来。
7月6日,李大霄发表博文称《钻石底依旧 拯救A股是大是大非问题》,然而就在随后一个交易日7月9日,股市大跌2.37%。
富兰投资管理公司副总、首席策略师杨东辉在微博上质疑称:按照流通市值看,现在的2000点相当于2007年时的6124点,目前价位实际上已经相当于2007年的7000点了,所以A股还会向下跌,1800点是必见的低点。
虽然关于沪指当前2000点等同于当年的7000点的说法还有待商榷,但这一根据流通市值和市场资金来判断A股指数真实性的方法,实际上和去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提出的“真实换手率”如出一辙。
记者此前曾多次撰文称,在流通市值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只有有充足的成交才能够推动股市上行。然而,根据“真实换手率=日均成交额÷流通市值×100%”来测算,沪市单边4000点时(2007年5月)的真实换手率曾高达5.65%。而即使是在998点前(2005年5月)真实换手率尚有0.85%。如今(2012年6月),沪指点位虽还有2200点,但真实换手率竟只剩0.47%。试想,如此少的资金怎样去推动如此大的流通市值?
空头观点二:阴谋底
除有私募对钻石底一说表示不同意见外,所谓“正统”的券商圈子内,也有人对钻石底表示不认同。
申银万国分析师徐明认为,所谓钻石底更像是个“豆腐底”,随时有被跌破的可能。在这样的预期下,投资者宁肯选择“错过”,也不太愿意选择“做错”。
中投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徐晓宇则在微博劝降李大霄,理由是年内1.2万亿大小非解禁、预计IPO超过2000亿、转融通国债期货年内有可能推出、垃圾债试点已是重要利空。
更有甚者,财经评论员林耘在微博中表示:“7年前,我给了你第一个可以炫耀的台阶,7年来我本着市场观点多样化……一直在央广给你留着放言的平台容忍你的一错再错,人可以无能,不能无耻,更不能把无耻当成通行证”。可能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看这样一场论战更像是看热闹。有股民调侃称,或许李大霄先生的普通话不太好,其实他想说2132点是“暂时底”。
市况失衡
深强沪弱 到底是“神马”信号?
当前,沪指仍距离2132点不远,跌破或也只是时间问题。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注意到,深市各指数距离年初的低点仍有不少距离,这也成为他们仍看好市场原因之一。那么,“深强沪弱”的格局到底反映了什么现状?能否护佑2132点成为“钻石底”?
银行股拖累沪市
2012年7月12日,沪指最低探至2153点,距离2132点仅21点的距离,再跌1%就将告破。然而与此同时,深成指却处于上涨态势中,其最近的低点是在6月26日的9351点,该点位距离年初与沪指2132点相对应的低点8486点尚有865点的距离,即9.3%的下跌空间。
同样是深市方面,中小板指数近期的最低点是6月29日的4393点,这一低点甚至连3月份二次探底的低点都没有破,距离年初的低点3927点更是还有12%的下行空间。而创业板亦是如此,目前创业板指点位大约在725点左右,距离年初低点612点尚有16%的空间。因此,从整体上看,深市强、沪市弱的格局十分明显,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板块和个股近期表现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强沪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银行股跌得太多。
统计显示,7月以来,位居涨幅榜前列的板块有酿酒、酒店旅游、农林牧渔、农药化肥等,整体来看,包含其中的沪市和深市股票数量相差不多。
不过,在跌幅榜方面,由于占沪指权重比例非常大的银行股经历了两次“不对称降息”,市场对其赢利前景看空,故导致银行股持续下跌拖累沪指。
统计显示,16只银行股中,属于深市的仅有2家,总市值居前十位的银行股均是沪市股票。
二次降息以来,沪市的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农业银行(601288)、交通银行(601328)分别下跌了4.81%、1.77%、3.89%、3.33%;沪市的招商银行(600036)、浦发银行 (600000)、兴业银行(601166)、光大银行(601818)也分别下跌了6.27%、4.21%、4.69%、2.83%。
值得注意的是,表面来看,上述银行股自身的跌幅并不大,但他们占上证综指的权重比例非常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的权重大约分别为6.54%、4.81%、3.59%、1.18%。也就是说,假设沪指当前为2200点,上述四家银行若均下跌2%,则将因此拖累沪指下跌2.88点、2.12点、1.58点、0.52点,合计拖累股市下跌7.1点,跌幅0.32%。
资金流入深市
除银行股下跌拖累沪指以外,市场资金从沪市流入深市的迹象也很明显。这也是导致“深强沪弱”的原因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截至7月13日,今年以来,沪市单边日均成交额为787亿元。从历史数据看,2011年,沪市单边日均成交额为978亿元,2010年为1276亿元,2007年至2009年每年依次为1281.5亿元、748亿元和1449亿元。
以上数据表明,今年沪市日均单边成交额仅比2008年要高一点,却比其他年份的日均成交额低很多。
然而,深市方面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记者注意到,相比2008年中期中小板指数上市时,日均成交额仅几十亿,如今,中小板的日均成交额可达到200亿元,最高时突破400亿元。创业板在上市伊始,成交额也不足百亿,如今最高也超过了200亿元。
对于这一现象,市场普遍认为是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扩容导致了量能的增加。不过,若以“真实换手率”指标来看,中小板方面,在上市初期的2008年7月日均成交额为38.8亿元,当时的中小板流通市值为3043亿元,所以真实换手率为1.28%。而2012年3月,中小板真实换手率达到2.4%,2012年5月也达到1.6%。整体来看,中小板的真实换手率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同样,创业板方面,在位于创业板指顶部的2010年11月,创业板日均成交额为74.7亿元,流通市值为1894亿元,真实换手率为3.9%。2012年6月,创业板日均成交额为104.13亿元,流通市值为2976亿元,真实换手率为3.5%。由此可见,虽然当前市场低迷,但中小板、创业板真实换手率与其历史顶部的换手率水平相差无几,且大幅高于沪市。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登公司公布每月“A股账户市值”统计数据,记者在剔除了千万级别账户因股指涨跌而受到的影响后发现,至少是从2010年1月以来,千万元市值级别的账户数量相对是比较稳定的。这就是说,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
在此背景下,沪市成交额、真实换手率的持续下降,显然表明资金流向了深市,而根据中小板、创业板放量的情况看,这两个“小板”显然分流了不少沪市主板资金。
强势信号还是弱势信号?
由于明显的“深强沪弱”格局,市场多空也就各执一端来评论市场是强还是弱、2132点是钻石底还是暂时底。
对于多头而言,他们看到的是市场热点活跃,每天都有不少个股拉涨停板,医药、地产、白酒、消费股等,不少仍大幅上涨甚至屡创新高。比如保利地产(600048)、招商地产(000024)等地产龙头股根本不见回调,持续上涨;白酒股中的酒鬼酒(000799)、水井坊 (600779)、贵州茅台(600519)等都创出了历史新高。在多头眼中,热点活跃,可以证明仍然存在很强赚钱效应,因此市场也不会跌到哪里去。
然而空方则认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还是沪市,且一旦沪市持续走弱,深市也难独善其身。2012年5月7日,深成指突破了前期3月的高点,正当市场认为深成指可以算作先行指标,沪指创新高也指日可待时,沪指却在新高前止步。既然当初深市涨也没能带动沪市随后跟涨,因此,如今深市强势也未必能够助沪指在2132点扛住。
细节剖析
两因素显示市场或仍未见底
俗话说“不破不立”,底部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骂出来的,而是“砸”出来的。无论是998点、1664点还是2132点,阶段性底部都是恐慌之后出现的,体现为新股破发、强势股补跌、市场哀声一片。那么,当前的市场恐慌吗?
资金打新热度不减
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新股表现看,当前市场并不恐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在临近沪指1664点时上市的新股,往往一上来就破发。
比如2008年9月10日上市的东方雨虹(002271),发行价17.33元/股,上市首日虽上涨约15%,但次日便跌停,第三日便破发。
2008年9月19日,川润股份(002272)上市,发行价10.44元/股,上市首日暴涨254%。然而,随后该股却出现连续10个跌停,并于上市后第17个交易日破发”。
同日上市的水晶光电(002273)也在上市首日大涨,但在上市第15个交易日股价破发。
华昌化工(002274)作为在1664点之前上市的最后一只新股,除首日大涨以外,上市后也是连续下跌。
又如2132点前,据数据统计,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6日,A股共有21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破发者多达9只,上市五日后出现破发的股票更是多达13只,上市10日后破发者则有17只。
这其中,破发最严重的当属加加食品(002650)。该股上市首日暴跌26.33%,上市10日已下跌35.6%。
由此可见,在阶段性底部出现前夕,新股破发或大幅下跌是恐慌的信号之一,也可算作股市见底的标志之一。而如今,2012年6月1日~7月13日,A股共有29只股票上市,上市首日下跌的有12只,5个交易日后破发有13只,10个交易日后破发的只有10只。在上述新股中,跌得最凶的当属百隆东方 (601339)。该股上市首日下跌9.34%,10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6.4%。
然而,无论从下跌的家数还是跌幅来看,虽然当前的市场点位与2132点接近,但恐慌远小于2132点时。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7月以来,A股共有7只新股上市,首日均录得上涨。这其中,金河生物(002688)涨幅为70.67%,津膜科技 (300334)涨幅为92.37%。显然,当前的新股市场非但不恐慌,相反还成了资金集中的热点和赢得暴利的机会所在。
分析人士认为,从以往经验看,新股未出现大面积破发,市场并未出现恐慌,这都是不符合股市即将见底特征的。
板块涨升持续
从热点持续深化来看,当前的市场也并不恐慌。
比如2132点前的2011年11月,农林牧渔板块在市场中表现十分抗跌,在大盘下跌5.46%的情况下,农林牧渔板块加权涨幅为2.05%。这其中,龙头股中福实业(000592)从10月底开始出现了14个涨停,累计涨幅34%。
然而在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6日期间,农林牧渔板块又以加权24.68%的跌幅位列跌幅榜前列。这其中,中福实业从12月份开始大幅下跌,到2132点时,股价又跌去了40%。
再比如1664点前,2008年9月19日~24日,当时受三大利好政策的刺激,股市大幅上涨。这其中煤炭、物资外贸、飞机制造、有色金属股分别以23.33%、15.3%、11.8%、10.74%的加权涨幅排名靠前。而在2008年9月25日~10月28日间,这些板块又分别以32.71%、25.41%、24.41%和29.42%的跌幅领跌A股。
从以上例子可见,在阶段性大底前,强势股需要补跌才能砸出市场底。然而,如今强势股仍是“强者恒强”。
统计显示,2012年5月,位居涨幅前列的板块有环保、建筑建材、水泥、酿酒、生物制药板块;6月,录得上涨的板块有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环保、酿酒、电力、食品板块;7月,涨幅靠前的板块有酿酒、食品、酒店旅游、农林牧渔、生物制药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酿酒、食品、生物制药、环保等板块均是连续多月上涨,而在跌幅榜上也没有这些板块的名字。显然,强势股没有补跌迹象,那么A股尚也就缺乏了一个认定底部的指标。
2132点不破不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历史上多个被不少人自以为是的底部点位都是靠不住的。
比如2008年市场都认为3000点有支撑,在3000点前,政策也救市了,股市也横盘了,但最终还是跌破了。
再如2011年年底,市场普遍认为2010年7月的2319点是底部,但在横盘震荡后,最终又跌破了。
由此可见,将不少具体点位视作底部或认为到了上述点位就一定能撑得住,都是不太可靠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不破不立。
2132是豆腐底还是钻石底
本周市场继续出现分化,且不仅仅是市场上的多空分歧加大,就连沪深两地也接连出现背离,一个鲜明的印证就是深成指连续两周收红,且量能温和回升。相反沪综指却连下“两城”,已逼近前低2132点了,使得市场上关于豆腐底和钻石底的争论不绝与耳,面对这种背离,投资人也开始渐渐远离沪市。
从日线看沪市本周3阳2阴,深成指是1阴4阳。沪深两市的阳线数量虽然都多于阴线的数量,但是结果却不同,深成指1%的周涨幅不但摆脱了周一大跌的影响且接近了万点整数关,而沪市却依然在周一大阴线的压制之下,而且形成了下降三法的K线典型组合,即一根大阴线但市场用了3根阴线依然不能收复,多空双方的实力大小一望便知。后市是看跌走势,下周市场应有机会考验2132点的成色究竟是“钻石”还是“豆腐”?
缩量探底未成
从通道看以10日均线或15日均线为压力的下降通道保持完美,本周沪市再次在10日均线受到压力后再探新低且本周除周五外几乎日日都探新低,也表明虽然在前低附近多头有心护盘,但却无力回天。虽然周四市场探底2152点后在煤炭等权重股的带领下展开绝地反弹但也没能顺利越过10日均线压制。所以目前市场下跌趋势未变,缩量探底未成。
相反深成指就没有这么弱,其不但在量能上天天大于沪市,而且5月初以来形成的下降通道也在本周四和周五顺利突破。先来说说量能问题,沪市与深市目前的总市值几乎是2:1,共21万多亿的总市值沪市目前是15万亿多一点,深市仅7亿多,但是此时深市的成交量每天都比沪市多几十亿的成交显然是深市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更大,所以其短线表现比沪市强得多也就好理解了。那么是不是下周或者以后大家都要弃沪择深,弃弱择强呢?我看未必,就下周看深市还有向万点冲击的动力和惯性,但一举突破的能力尚不具备。其万点的筹码密集相当于沪市2350点附近的程度,要顺利突破谈何容易。而且下周市场将要正常进入到中报密集区,小票的业绩能否正常反映目前的股价有待考验。周五市场上跌停票清一色是小票其实已经在提醒市场。
沪弱深强是事实
沪市现在弱于深市是事实,但是因为其弱也是提前反映了中报业绩不佳的事实。就下周看虽然还面临下周期指交割所带来的风险,但是从五月初形成下降通道来市场形成的下跌形式基本上是以横盘+下跌为主的方式。 5月跌破2400点后在2350点附近横盘13天后破位,后在2270~2300又找到短期支撑后横盘9天后跌破2250点,后又在2222点附近找到短期支撑后再横盘9天后再破位,现又在2150点附近找到新的平衡点后横盘了4天,相信下周依然会在各种利空和压力下再度考验2150点附近的支撑,然后选择突破。
在一轮跌势中连续横盘再破位的走势不断出现一定会使市场出现惯性思维,因此我认为市场依然会有考验新低的要求,但是在2132点附近,实际上已经不是看2132点破不破的问题,而是我们连续几周提醒大家关注的量能问题,连续三天出现720亿以上的成交量,且沪深两市量能的匹配回到正常的状态则沪市跌破下降通道的时机就到了。从这个意义上看短线市场上的深强沪弱仍有惯性,但是从风险收益角度分析,恰恰要注意强者是否恒强?弱者是否恒弱?而中报风险的突兀也要引起市场的高度重视。
市场数据偏向多方
再来看周线,沪市形成了4连阴,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出现4连阴,前一次探底2242点后出现像样的反弹,此时的4连阴后会不会如法炮制?实际上3067点下跌以来出现周线大于4连阴的连续下跌的次数共有3次,除今年探明2242点这次外前面只有2826点后出现5连阴,后在2536点后出现7连阴后见底2132点。从现在的格局看同样是经历了前期2478点后到2242点的4连阴后再次出现4连阴,虽然从2453点以来市场并没出现7连阴,但是其效果与7连阴也有类似作用。
所以我更倾向于市场会跌穿2132点,但也倾向于跌破即到位的观点,不但是目前的影线给的信心,同时也是2453点至今已经跌了11周了。周期上下周见低点的概率较大后市止跌反弹的概率更大,最大市值的票也已跌剩零头的情况下,市场数据早已倾向多方了。(航天证券 姚凯)
2024年,沪市ETF净流入近8400亿元;合计分红逾1.8万亿元,增持回购上限超1700亿。
双成药业今日涨停,有1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141.06万元
宁德时代今日大宗交易成交67.91万股,成交额1.53亿元
6G概念股全线爆发,银行股反复活跃,四大行盘中创历史新高;地产股涨幅靠前。大消费出现回调,乳业、免税店、电商跌幅居前;半导体产业链表现低迷。
今年以来的重大并购交易热度不减,“多样化”态势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