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两年前的中美电子支付争端终于结案,而执行方案则将再次成为双方谈判的重点。
商务部负责该案的相关人士9月5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美电子支付争端案件已经了结,美国方面没有上诉,中国方面也没有再次上诉。WTO争端解决机构已经审议通过了裁决报告,接下来执行裁决报告部分将由中国人民银行来具体承担了。
2010年9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曾向WTO申诉中国,指责中国歧视美国信用卡公司。当年7月,WTO就美国诉中国电子支付垄断案发布了专家组报告,初裁认为银联在人民币计价的支付卡清算交易中存在垄断违反了WTO相关规则。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副院长屠新泉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如果两方都没有再提出上诉,那么中美双方关于此事的大致目标已经达成一致。
“由于WTO并不负责垄断与否的问题,而是对开放度会有裁决,因此,美方要求中国开放电子支付市场的初衷已经达到。”他说。
按照专家组的报告,中国要求所有在国内发行的支付卡与中国银联的网络合作并附带其标识以及强迫所有支付终端使用银联网络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定。专家组提出,对于已经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并且已经在中国提供服务的电子支付提供商,中国应该履行向其开放市场的义务。
WTO的裁决只是指出问题,并不涉及具体的改进,最终结果需要与起诉国美国共同商议解决。
屠新泉对记者指出,目前最可能的改法是,央行出台一个关于电子支付提供商准入清算交易的行业标准文件,比如规定注册资本,经营成本,但是所有条件中不能有歧视外国企业的部分。所有企业都能申请,但具体标准是否能达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根据目前的进展,央行应该正在技术层面上,着手对于标准资格的制定。屠新泉认为,最终经过征求意见,并经国务院通过,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预计将从去年的6.8%放缓至今年的4.0%。
中国在WTO发言:美国的措施已将全球经济拖入巨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在WTO发言:美国对等关税会“适得其反,损害美国自身”
WTO总理事会主席计划在下周举行非正式磋商,讨论当前经济形势最新发展
消费是经济的归宿,是经济的驱动机也是经济的前哨站,中国需加速消费驱动转型,用14亿人口的深度大市场,参与到新自由贸易秩序的重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