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券商人员的“外快”生活

第一财经日报 2012-09-08 09:34:00

责编:群硕系统

熊市之下,分析师、经纪人开网店、卖产品、做家教……赚外快现象已屡见不鲜。

大多数证券从业人员都不想曝光自己的第二职业,弱市之下,证券从业人员的创业行为,少了一份自豪,多了几分自信不足的遮掩.

股市低迷,当上证指数在2000点边缘徘徊的时候,二级市场的众多参与者都内心忐忑。在持续弱市之下,券商减薪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分析师、经纪人兼职赚外快也已经屡见不鲜。

投身生活服务业,券商都在做什么?股民和一般消费者能从中赚到什么便宜?既然股市乏善可陈,那不如我们到场外一看究竟吧。

弱市下的券商百态

给大客户团购房子、首饰,帮小散户辅导小孩暑假作业,这些和二级市场八竿子打不着的业务,弱市下却成了不少证券经纪人、分析师的副业。

互联网上曾有个段子:“在股市低迷、实业艰难、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催生各种看似滑稽的转型:武钢宣布要建万头养猪场;绿地、碧桂园、苏宁环球等涉矿;地产公司玩放贷、搞PE、卖白酒;华夏基金上海分公司某经理改行务农——‘十二五’玩的就是转型。”大家都在说转型,只是券商这个转身不仅不华丽,还有些让人鼻酸。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去年华泰联合地产行业分析师曾在深圳帮机构客户团购房子,今年8月底,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在上海举办时尚服装高端论坛,为弱市创收。券商为留住大客户使尽浑身解数,而受邀的公司和大户却好像不是特别买账。

相关业务论坛或许看起来相对高端和光鲜,而与证券承销、公司调研无关的业务,却也在营业部悄然开展。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分析师做不到的情况,让弱市下券商的营生百态尽显无遗。

在浙江衢州,财通证券衢州营业部从7月中下旬开始至8月底,推出客户子女暑期作业免费辅导服务,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特开设了数学、英语、科学三门课程,于每周一至周四18:30~20:30进行全方位的辅导。营业部精选了一批在相应课程上成绩优异的员工充当“特别辅导员”,对作业中的各种难点进行讲解,并与大家交流当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

在浙江宁波,某证券公司营业部也曾开展开户送手机、帮小孩寻家教等来扩展业务,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除了推销短线理财产品稳定小散民,为了避免那些拥有成百上千万资金的炒股大户“跳槽”,市区一些证券营业部的客户经理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推介五花八门的信托理财产品。

分析师“兼职”已久

股市低迷,薪资下调,曾经风光无限的券商分析师、证券经纪人,现在则部分选择从事副业贴补家用。

近日申万研究所一位分析师发微博称:“中午午休,有个同事群发所内邮件帮朋友卖钢材。”大呼证券市场太悲催;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透露,虽然公司没有开展上述类似的副业,但他的一些分析师朋友确实身兼数职:网店老板、水果店老板、餐饮店老板、代刷淘宝销量和信用……

据了解,分析师代工刷淘宝销量和信用,一晚上能接到不少任务,薪酬是每天30~100元,无工作时间限制。而更多的分析师选择了开网店卖书卖衣服……

而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不只在A股市场出现这样的情况,H股一样哀鸿遍野。

在全球经济明显放缓的情况下,香港证券市场也持续疲弱。媒体报道,为挨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各大券商各显神通,寻找开源节流的途径。而收入直降的股票经纪员们为了生计,纷纷另辟“开源”途径,有的办网店,有的开的士,还有的开旅馆酒吧等,贴补生活。

上市券商民丰企业今年新增设了多种业务,包括企业融资、财务顾问、保险中介人服务等;有股票经纪员透露,目前他的很多业界朋友都已经开始开拓不同形式的副业,涉及多个领域,有开旅馆的、酒吧的,“干什么的都有”。

虽然坊间对分析师、经纪人下海淘金的传闻风靡已久,但当记者直接询问一些熟悉的分析师是否有听说券商或分析师通过副业创收的消息的时候,他们中的多数表示不曾听说。一位同样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这些事情都是家丑,谁愿意说啊!”

股民有利可图吗?

无论是高端论坛还是房屋、首饰团购,由券商开展的副业业务,目标客户通常都是证券所的大户,比较少和已经在该证券所开户的股民相关,而经纪人或者分析师自己开展的业务,则和本身的职业没有太大的关系,股民很难从中受益。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中信证券研究所轻工组和纺织服饰组联合为上市公司和买方机构举行了一次团购活动。在以中信证券名义发送给买方机构和关联上市公司长达43页的活动和产品介绍书中,中信证券分析师们向客户推荐了床垫、枕头等11种用品。这些产品的生产商多为分析师们研究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喜临门、罗莱家纺等。其中,机构客户订单及货款由对口中信证券销售负责,中信证券员工和其他客户则直接由研究员对接。

中信证券工作人员透露:“我们也就给客户提供一些附加服务而已,不拿提成,也只是偶尔搞一下。通常是给上市公司和客户做一个桥梁。”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券商针对大户的副业业务远多于针对一般散户的。不少股民跟记者反映,他们从来没有收到过券商发布的团购之类的消息。

股民孙小姐对记者表示:“我从没有收到过类似消息,连券商卖理财产品的都没收到过,不过也可能跟我的账户已经一年多没有动作有关。”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上述浙江衢州财通证券衢州营业部了解到,今年暑期的“公益辅导班”已经结束,但该营业部不排除寒假继续开展的可能。

“只要是在衢州客户的适龄初中生子女都可以参加,辅导员都是从我们之中优选出来的,针对比较专业的英语我们也会聘请辅导员。”该营业所的工作人员表示,本着公益性的原则,他们的辅导课并不收费。

记者从该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本次该营业所开办的“辅导班”,确实有一些初中生参加。

创业为何不想说

“我开店这件事情,不方便说……”一位投行工作人员杜先生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婉言谢绝。

杜先生的主业是投行的发行承销等业务,之所以想联系他做采访,是因为杜先生开的餐饮店在微博上引起较大的关注,口碑不错,生意也红火。在记者致电该小吃店的过程中,经过了3次占线才把电话打通。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单纯的小吃店老板,也许不会错过让自己苦心经营的店铺在媒体曝光的机会,但是杜先生却一口回绝。究其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结果虽然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找个合适的时间再说吧!我是觉得这件事不适合说。”杜先生始终坚持婉拒采访的初衷,但却愿意接受记者对他所从事主业方面的采访。

从几天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多数证券从业人员都不想曝光自己的第二职业,特别是他的新职业被贴上“贴补家用”标签的时候。弱市之下,证券从业人员的创业行为,少了一份自豪,多了几分自信不足的遮掩。

这样的遮掩从同行对创业的评价中,或许可以发现原因。

“经纪人不少开网店的”、“我同事已经在卖水果”、“我知道一个在淘宝卖书”,这些都是证券从业人员用来描述同事新职业的句子,或许是因为新业务相对于主业来说显得有点难登大雅之堂,很多分析师谈到这个顿时显得有些悲情,仿佛这种副业本来就不应该出现一样。

而让人备感无奈的是,持续的熊市让股票经纪人和行业分析师面临比从前大得多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在主要从业范围之外另辟蹊径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有从业人员甚至直言:“没有副业在证券经纪行业中混,很难!”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证券从业人员开始自己的副业执行确实带了些许壮志未酬的悲怆意味,但也有一部分人做着副业怡然自得。但是这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副业同样不想说。

一位在淘宝开店的经纪人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他的理由非常简单:“感觉有点不务正业,还是不要说了。”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