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准医生为何要熬年头?

money+ 2012-09-14 10:05:00

责编:群硕系统

准医生们要在学校待更久,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为什么换来失望的结果也比较多?

医学界竞争太激烈。准医生们要在学校待更久,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为什么换来失望的结果也比较多?

要真正成为医生,王磊要念8年医科,而之后的职业发展还是未知数。

只要选择医生这个职业,人生便很难躲避“漫长”这一关键词。

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正式成为职业人之前,准医生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与5+3+3本硕博或7年本硕连读相比,8年学制的本博连读已经算是短时间取得高学历的“捷径”了。但无论怎么念,他们的职业生涯总比其他专业的同龄人起步要晚。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连读的王磊尽管还有3年才毕业,但他对自己的未来并不乐观,“医学博士毕业后就直接加入大龄未婚无房无车大军。”

不仅是学制,如果选择当医生,接下来,他们将迎来更加“漫长”的职业发展之路,在这一路径上,熬年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本科生从助理医师成长为主任医师,至少需要15到2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足够的工作年限是晋升的前提。

理论上讲,高学历将帮你缩短晋升所需的工作年限,但这种优势在现实中却并不明显。“博士生毕业通常1年就能晋升主治医师,”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北京分公司的区域发展经理王兴国说,“主治医师再往上就是副高职称,临床科室里哪个主任愿意收一个博士呢?因为你学历够了,做不了几年的临床工作就要竞选副高,但在临床方面的处理能力还不成熟。”

因为从事医药销售工作,王兴国平常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医院里的医生。5年前毕业时,中医临床专业本科的他选择进入名列全球前20位的医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集团。虽然当时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的公司规模并不大,但当时公司员工数比较少,王兴国得到了较多的培养。5年内他被提升2次,从医药代表变为区域发展经理,基本工资也从3000至4000元涨到了如今约1.4万元。

看得出,念完书后能获得怎样的职业发展与个人的选择是直接相关的,比起一味钻研功课,把握机会和环境同样重要。王磊现在已经明确了毕业后的去向——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像硕博毕业生感觉去二级医院问题还不是太大,但大家期望都在三甲。”但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这一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和王磊一样,医学博士对于未来的预期往往比较高,设定的目标有时在能力范围的极限,焦虑也相随而至。

高学历的医学生为什么感觉就业难?

医学生的就业并不难,难就难在需求不匹配。

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7 届大学毕业生本科专业门类中,3年后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3%)。比起金融专业,医学生的起薪和晋升率都不高,但专业对口率高,且3年后的转行率在各大专业中也相对较低。

根据中华英才网中国内地雇佣指数(CEI)显示,2012年6月制药医疗行业的CEI为148,即为历史平均水平的1.48倍。需求的活跃度高于汽车行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等行业,2012年上半年整体也呈现了这一趋势。中华英才网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刘兴阳说:“虽然有报道称医学生对口就业难度大,但医学行业整体上仍未达到‘人才过剩’的程度。从市场需求来看,制药医疗行业的人才需求增长处于中间状态。部分专业仍旧很好就业,各个医院的辅助科室,如麻醉、影像、超声等,人才紧缺现象最为严重。”

真正的问题是,毕业生向往大城市和大医院,但一线城市的人才接纳能力非常有限。据卫生部《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82人。但这一数字在某些一线城市超过3人,而在二线城市或乡镇地区却不足1人。

当然问题也不全出在就业观念上,刘兴阳认为,“乡镇医院病员少、待遇差,这也是对医学人才吸引力不够的主要原因。”

比起当医生,去制药医疗企业则相对容易得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更大。在医药公司从事销售或医学研究,起薪相对较高,医药猎头葛彤称,本科生的起薪是4000至7000元,但“劣势是可能会放弃原先的专业方向,比如学的是内分泌专业,但去了器械公司的医药部。”

8年青春用于教育投资是否有必要?

像王磊这样,用8年的职业发展黄金年龄投资于自身教育,这段本可以用来积累财富的时间如今投入到了个人学习中,并需要不断支付学习费用。如此投资,是否值得?

以王磊为例:

学费+住宿费=6500+1200=7700元/年

共付5年,后3年不用交学费,总共为3.85万元。

如果与国外的医生相比,国内医生的收入并不多。在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里,从助理医生到主任医师,“至多从两三千元涨至七八千元”,但如果是去医药公司,薪酬上升要快得多,医药猎头葛彤说:“如果在医药公司的医学部工作,博士毕业5年以后一般可以任职经理,薪资约在1.5万至2万元。”

根据麦可思《2012年就业蓝皮书》,2007届本科生毕业3年后学历为硕士的月收入为5369元,毕业3年后学历仍然为本科人群的月收入5289元。可见,研究生毕业后很快就追上了一直工作的同届本科毕业生。提升学历所中断的就业并未带来明显的收入劣势。并且,学历提升还会在将来带来更大的回报。

在制药医疗行业,学历是绝对的敲门砖。“资质较高的医院对学历有硬性规定,只招硕士生或直接只招博士,”刘兴阳说,“有些医院要升级,也要看医院里的研究生、博士生的数量,所以医院更愿招学历高的学生。”

只不过对于不同工种,学历的必要性不尽相同。“在医药公司,如果是从事研究开发的工作,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的职员更受欢迎;如果从事市场部工作,如医药代表等,只要拥有医学专业背景都比较受欢迎,无论专业是临床医学、药学或是其他专业,这份工作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

对于医院来说,王兴国的观察是,博士的专业方向更窄,缺少调整的余地,在医院的接纳度并不高。“现在三甲医院愿意招硕士是因为研究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可以直接在对应的科室。”在一线城市的公立医院,特别是在三甲医院获得正式编制,优势是福利保障完善,相当于铁饭碗,从技能增长和业务拓展的角度,三甲医院能给予更好的医学发展平台。不足之处,是起薪低、晋升慢,且要看科室的职位是否有空缺,压力大。

根据智联招聘2010年毕业生薪酬统计,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321元/月,硕士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254元/月,博士毕业生平均起薪为4681元/月。

单纯地用时间成本与学历来衡量回报,似乎并不合理,按照这一逻辑,任何一个专业都存在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医学生并没什么特别。(更多阅读尽在好运阅读站http://www.howyun.com/read/readindex/ )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葛彤为化名)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