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不住裤子拉链的美国首席执行官们

一财网 2012-11-21 14:09:00

责编:群硕系统

4月10日,全球最大的电器连锁店百思买(Best Buy)首席执行官布赖恩. 邓恩(Brian Dunn)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

百思买老总关键时刻城门失火殃及董事长

4月10日,全球最大的电器连锁店百思买(Best Buy)首席执行官布赖恩. 邓恩(Brian Dunn)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

说出人意料,因为仅仅在两周前,布赖恩还高调主持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改革计划,包括关闭经营不善的50家商店和裁员400名员工。公司发言人说:“布赖恩的辞职与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管理无关,有些关于布赖恩的个人行为(personal conduct)反映到了董事会,董事会的监察委员会就此展开了调查。是布赖恩选择在事件水落石出前辞职走人。”布赖恩自己发表的书面声明则是典型的不痛不痒的官样文章:“我非常享受在百思买工作28年的每一个年头,今天的百思买面对更加辉煌的未来。”前半句或许属实,因为布赖恩在1985年加入百思买时只是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商店营业员,他在24年后(2009)荣升这家零售业巨头的首席执行官,是典型的美国“从衣衫褴褛到巨富” (rags-to-riches poster boy)的成功偶像,不享受不可能;但是百思买绝对不是面对“更加辉煌的未来”。恰恰相反,百思买错失了金融危机后主要竞争对手电器城(Circuit City)倒闭的天赐良机,不但没有兔死狐悲居安思危,反倒沉浸在对竞争者倒闭的弹冠相庆和沾沾自喜之中。结果在沃尔玛“天天低价”和亚马逊网络直销的左右夹攻中节节败退,销售和利润双双递减,股票从2006年每股55美元跌至今天的22美元,坊间对百思买最终被历史淘汰的传闻不断。这样的““更加辉煌的未来”其实连加入官样文章的行列也是不够格的,这根本就是弥天大谎。

那么为什么布赖恩这位船长要选择在最需要他的时候弃船呢?因为他“关不住自己的裤子拉链”( can't keep his zipper shut,意喻性丑闻)。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当年在欧迪办公一位同事在因为手下一名优秀的买手和自己的女助理发生婚外情不得不同时解雇两员爱将事后的痛惜之言:“他们如果连自己的裤子拉链都关不住,我就爱莫能助了!”

原来百思买董事会收到的举报说布赖恩和一位29岁的女下属有染,而且还涉嫌在这种不正当的关系里滥用公司的财产。虽然丑闻细节不得而知,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个人行为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将会直接影响公司在商界的声誉和在股市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董事会要调查的原因。有趣的是布赖恩离职的消息传出后,公司的股票一度上涨4.8%,上窜到每股23.74美元,但是在当天收盘时又暴跌到21.32美元,反映出股民恨铁不成钢和担心百思买重蹈电器城覆辙的复杂心情。

事情还没有完,公司的董事长和创业者理查德.苏尔茨(Richard Schulze)在6月7日宣布辞退董事长的职务,并宣布准备卖掉它所持有的这家他在1966年创建的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连锁店20.1% 的全部股份。话音未落,百思买的股票又跌落1.55美元,滑至18.34美元,至此,百思买股票在2012年共下滑了18%。理查德离职的直接原因是董事会的调查发现他对布赖恩与女下属有染是有所知的但并没有采取应有的行动或是报告董事会(由此可以看出老一代商业领袖对新公司治理认知的落伍)。毫无疑问,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相继因丑闻辞职为这家零售店巨人本来就暗淡的前景又增添了几分阴影。

比萨饼大王总统梦昙花一现

2011年5月以经营教父比萨饼连锁店而享誉商界的赫尔曼.凯恩(Herman Cain)宣布参加共和党总统侯选人提名的竞争。赫尔曼绝不是个等闲之辈,光是看看他的头衔此公的能量就略见一斑:教父比萨饼连锁店首席执行官,美国餐馆业协会主席,百万富翁,专栏作家,电台主持人,演说家,牧师,美联储堪萨斯主席(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美联储12个地区分行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从衣衫褴褛到巨富”的美国梦实现者。赫尔曼窥伺白宫并已经做了多年的功课:1996年他是当时共和党侯选人Bob Dole的高级顾问;2000年明知小布什是当时共和党看好的侯选人他依然参选,不为成功只为热身;2004年又尝试竞选美国参议员含恨认输。

赫尔曼一进入2012总统竞选就立即以他的9-9-9税改方案吸引了公众和媒体的眼球,即9%的销售税 + 9%的个人所得税 + 9%的联邦税取代复杂的被老百姓和企业深恶痛绝的现行税制,据说当初他的竞选幕僚给这个税务计划取得名字是“最优税务计划”,但立即遭到了赫尔曼的否决,他说就叫“9-9-9”。仅此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赫尔曼深谙交流之道,懂得在声势浩大的竞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言简意赅地传递主要信息( message)。到了去年的9月和10月,各种民意测验都显示出赫尔曼在渐渐领先,甚至有的民意调查显示他将会在2012年的大选中击败同样是黑人的美国现总统奥巴马。

然而从11月开始,赫尔曼就被性丑闻缠身。他当年在美国餐馆业协会的两位女员工先后指责他性骚扰,具体指责他的性骚扰行为非常具体且下流,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尽管赫尔曼矢口否认,但是关于丑闻的报道铺天盖地,应了人们说的“屁股上的黄泥不是屎也是屎”,最终赫尔曼有口难辩宣布退出竞选,从此彻底告别政治生涯。

民主党冉冉升起的明星成流星

好像应了具有美国幽默特色的一句笑话:“没有性丑闻的政客不是完美的政客”,(No real politician would be complete without a sex scandal),最近关于约翰.爱德华违法挪用竞选资金的审判吸引了媒体和大众的眼球。爱德华虽然是律师出生,也做过参议院,但是对被称之为“美国首席执行官”的总统位置垂涎已久。早在2004年就参选,后来被提名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与总统候选人约翰.凯瑞(John Kerry)搭档挑战小布什连任饮恨走麦城;2008年他东山再起与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几个民主党候选人角逐总统候选人提名。当时这位颇有“总统相”,能言善辩的名律师和前参议员可谓春风得意马蹄轻,根本就没有把奥巴马等人看在眼里。照理说你既然想当总统当然最怕的就是像赫尔曼那样让过去的丑闻回过来纠缠你,竞选期间当然是小心谨慎,瓜田李下,避任何丑闻唯恐不及才对。可是此公倒好,和竞选班子的一个女助手玩起了罗曼蒂克,致使对方怀孕。这一下约翰慌了手脚,赶快用募捐来的政治献金让助手把有了身孕的“二奶”东藏西躲,避开媒体的追踪。因为当时同样是律师的他的妻子正患乳房癌,但她全然不顾自己的癌症四处奔波为约翰的竞选出谋划策摇旗呐喊,所以约翰的出轨引起了美国人民的公愤。

有了性丑闻,总统肯定是当不成了。虽然婚外情不至于坐牢,但约翰之所以被起诉和受审是因为他被指责违法挪用了为竞选募捐来的钱。此罪非同小可,如果被确认有罪,最高可判三十年徒刑外加150万美元的罚款!5月31日,法官宣布约翰无罪,除非政府检查官再度要求上诉重审,约翰算是逃过了一大劫,不然可就是赔了夫人(他的妻子在2010年12月7日带着无限的羞辱和痛苦离开人世)又折兵。与赫尔曼一样,拉链一松,约翰从此与美国最高首席执行官的宝座永别。

州长召妓,一人落井众人投石

在美国,州长是一州的首席执行官,可谓在万人之上,不在一人之下(并不听命于美国总统),权力是不言而喻的。 2008年底,纽约州长斯皮策(Eliot Spitzer)因为召妓的丑闻曝光后舆论哗然。唯恐天下不乱的新闻媒体更是火上浇油,一时间连当时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之间的唇枪舌剑的激烈竞争也为之黯然失色。

名人召妓的丑闻已经不再是闻所未闻的事了。老百姓都知道,名人也是人,照样杀人放火,照样偷税漏税,照样吃喝嫖赌。那么为什么斯皮策的丑闻会引起人们的如此关注呢?因为此人决不是个等闲之辈。在竞选纽约州州长获胜之前,斯皮策在纽约州担任多年首席检察长。正是在他任州检察长要职期间,他领头对华尔街的种种金融黑幕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打黑,不少大公司的要人因此锒铛入狱,一时间他被称为是华尔街的警察。除了在金融界和商界铲除痼疾,他对社会毒瘤也不手软,其中包括对隐蔽很深的地下高档色情卖淫机构的无情扫荡,而这些高档色情卖淫机构的顾客又常常是政界、商界和金融界的要人,所以往往是一案未破又立多案。斯皮策也从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人物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他在政治上的前途也随之一片光明。虽然他没有参加当年的总统大选,但已经有不少舆论传闻这位炙手可热的州长有望成为今后的民主党候选人入主白宫。

有意思的是当斯皮策丑闻被曝光以后华尔街一片欢腾!据说不少办公室还举行了庆祝活动。这在美国是一个不太多见的奇怪现象。美国公众一般比较有同情心,落井投石不是这个民族的特性,幸灾乐祸更不是美国人的所做所为。那么一个铲除腐败的前检察长和刚刚上任不久的州长为什么这次却遭到如此下场呢?是不是斯皮策的落马会改写华尔街自己的丑闻呢?是不是那些欢欣鼓舞的人都曾经腐败过或者说他们至少是赞同和同情金融界的种种弊端和劣迹呢?显然不是!实在是此公一方面道貌岸然严打黑社会和华尔街犯罪心狠手辣,一方面自己却关不住裤子拉链,所以墙倒众人推,落井乱石投。

不用说,斯皮策不但丢了州长这顶首席执行官的乌纱帽,从此也将永远与总统这个世界最高首席执行官的职务无缘。

首席执行官丑闻曝光黯然退场,惠普从此一蹶不振

并不是所有落井的人都有投石者,最让华尔街惋惜和同情的首席执行官是惠普的马克.赫德。此公自从2005年担任惠普公司的掌舵人以来以他惯有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对惠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解雇了占公司总人数10%的员工,共15200人。为此,舆论一片哗然,有批评但更多的是称赞。《纽约时报》称马克“进行了美国公司史上最为成功的扭转乾坤的企业整改”。最有争议但又最为华尔街喝彩的是他推出了非常不得人心的一刀切减薪5%的政策,同时给自己降薪20%。马克的“破釜沉舟”的改革果然奏效,惠普取得了5年收入持续增长和股票增值130%令人信服的业绩。” 在马克的卓越领导下,惠普取得了自2007年以来台式电脑销量第一和自2006年以来笔记本电脑销售量第一的好成绩。2008年,惠普的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市场份额分别增长到46%和50.5%,称霸市场。即使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惠普虽然销售下降了5%但是利润仍然增长了6%。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受到华尔街追捧的明星首席执行官也还是有“关不住拉链“的软肋。2010年,坊间开始流传有一封关于指控马克性骚扰的信。信的作者是名律师格劳瑞.奥睿德(Gloria Allred) ,她代表的被害者是惠普公司曾经雇用过的一家公关公司的业主朱妲宜. 菲氏儿(Jodie Fisher)。尽管马克的律师费尽心机要阻挠这封信被公开,但是法庭还是认定他的理由不足以阻止该信的公布于世。马克道貌岸然外表下的一些令人作呕的细节浮出水面:他多次抚摸朱妲宜的乳房和私处,还告诉这位从未出过名的前演员他是如何地在电视上对她一见钟情,甚至还把她带到银行的取款机前炫耀自己现金卡上的100万美元金额,当然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一个目的,要和朱妲宜上床。

尽管董事会的内部调查结论是:“马克并没有违反公司的反性骚扰的规定,但是认定他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同时还发现他有违反公司财务和费用报销规定的行为。”董事会的态度从保马克转向了弃马克,马克羞愧难当自认倒霉辞职走人。虽然最后马克私下赔了朱妲宜一笔钱达成庭外和解,而且双方都说没有和对方发生关系,但是网民们纷纷讥笑说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拙劣表演。当然也有不少人指责朱妲宜利用马克花心精心策划蓄意“淘金”,称她的行为为典型的“淘金者行为”( classic gold digger behavior)。我的点评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活该。

这里有两个小插曲: 一是马克虽然落井,但是解雇马克的董事会其实反倒受到更多的谴责。投资者们在投资回报和首席执行官的性丑闻面前似乎更关注的是投资回报。投资者的直觉似乎是对的,马克以后的两任首席执行官都表现平平,惠普又回到了马克2005年接管时的烂摊子状态。二是马克被迫辞职后,甲骨文公司老总劳伦斯. 埃里森(Lawrence J. Ellison)不但公开批评惠普的董事会, 而且在关键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聘请马克和自己共同担当甲骨文公司的总裁,真可谓“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当然劳伦斯之举也遭到了很多质疑,说实话,马克在丑闻之后再想找回自己原来道貌岸然的形象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至于他能不能不负众望,在甲骨文大展身手则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首席执行官的性丑闻挑战社会,选民和股民道德底线

当然我们在这里讨论首席执行官们的性丑闻不是为了茶余饭后的消遣。现代公司的治理早已把管理层尤其是首席执行官的个人行为准则纳入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范畴并与社会,股民,和选民的道德底线息息相关。

当然道德底线是随着是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据美国商界老人回忆,像马克这样的不检点在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商界那就简直是小菜一喋了,那个时候种族歧视盛行,性别歧视处处可见,而身处绝对优势的男性高管利用职权揩女下属的油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平心而论,即使今天美国人对首席执行官的性丑闻相当宽容也比较愿意原谅,国人最记忆犹新的该数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莱文斯基的“拉链门”丑闻,该丑闻导致克林顿因伪证罪和妨碍司法罪被众议院弹劾,但最终被参议院否决弹劾案保住乌纱帽;前不久一位69岁的祖母出版了一本回忆录,详细回忆了她作为一个19岁的白宫实习生是怎样将处女之身献给了约翰.肯尼迪总统(JFK)并与他保持了18个月的两性关系,那段罗曼蒂克直到他被刺杀身亡才中止。美国人读了这书的态度只是耸耸肩,丝毫无损肯尼迪总统在他们心中的伟人“完美政治家”形象。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社会,选民,股民对政治家,首席执行官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管好他们的裤子拉链。因为他们知道,性丑闻可能造成的对政府和企业的损害常常是不可估量的,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

当然管不住裤子拉链的绝不只限于是美国人,全世界都有,中国也不例外。“真功夫”老板蔡达标的“二奶”和“三奶”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和企业的混乱;“土豆网”创始人王微与妻子的离婚案虽然没有听说与“关不住裤子拉链”有关,但是婚姻不幸福导致的经济纠纷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上市计划,对社会,对投资者和公司的伤害都是无法估量的。读到一段描述“土豆网”股东淡马锡控股和Venrock等投资机构的话,极有代表性:“大家都等着上市套现呢,就因为一桩离婚官司,大家又憋屈得等了又等,花开花落,痛苦不堪。到口的肉吃不下去,这种痛苦,真是痛到极致,恨到深处。”

当中国企业面对国际化大潮的冲击时,当他们在“走出去”的征途上迈出了初学者的脚步后,企业家尤其是首席执行官的道德品行,包括性行为和婚姻都已经大大超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畴。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这些在过去纯属个人的琐事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投资者的关注,划入公司治理的范畴。希望此文成为引玉之砖,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启动公司治理国际化进程。

2012年2月14日于美国达拉斯家中“无悔堂”书斋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