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窗设计最难的部分在于,它不是要满足顾客的预期,而是要大幅超越他们的预期。橱窗就是惊喜。
如果你有圣诞节提早的错觉,这都要归功于各大百货商场的圣诞橱窗。
10月底,伦敦Selfridges百货公司就早早地启动了圣诞模式。紧接着,11月1日晚,Harrods也庆祝了新的圣诞橱窗揭幕,比去年又提早了几天。食品商场Fortnum and Mason(以下简称F&M)总要等到人们过完盖伊·福克斯之夜(Guy Fawkes Night,每年11月5日)才会换上圣诞新装,但这也离圣诞节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纽约、巴黎和香港。上海或许晚一些,但12月不到,几个商业中心也已经装点一新。
F&M今年的圣诞橱窗展示的是伦敦的民间故事Dick Whittington,讲的是14世纪时一个孤儿Dick去伦敦闯荡,由穷变富并成为伦敦金融城市长(The Lord Mayor of London)的故事。橱窗揭幕特意安排在11月10日市长巡游的这一天,商场专门请来新上任的第685届伦敦金融城市长出席揭幕仪式。
请大人物来揭幕当然会效果更好,但最关键的还是选对主题。Dick Whittington几乎具备了所有F&M要求的特质:英国原产,有美满结局,可以吸引全家参与。 该商场的首席视觉陈列师Paul Symes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当时备选的主题还有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小说,但是显然圣诞节没人喜欢沉闷忧伤的故事。
F&M的橱窗一直具有英式传统特色,与它的三百年历史相匹配。自1863年起,F&M被英国皇室授予皇家认证(Royal Warrant),150年来一直为皇室供应茶叶和食品。今年6月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的时候,橱窗选用的主题就是用来描绘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族谱的“女王的神兽”(Queen's Beasts)。
橱窗的主题往往经过制作团队的多次辩论,不仅要确保合适,还要保证当人们看到橱窗的时候充满惊喜。根据Paul Symes的说法,因为在讨论中总是有新点子不断蹦出来,所以主题往往可能要到八九月份才能最终定下来。这个时候离圣诞橱窗揭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从道具模型到货,到最后的摆放产品和布置照明,这些工作几乎都是在夜里完成的。这样能避开人群围观,既提高效率,又能保持神秘感。
“Dick Whittington的资料并不充裕,所以向伦敦金融城市长办公室求助,恰巧该市长夫人正在写一本关于Dick Whittington的书,后来我就借鉴了她书中的人物形象来设计场景。”Paul Symes说。
最后F&M的橱窗就好像一个微型剧院,5个橱窗展示了Dick Whittington传说的转折点,配上图说,连成一个故事。Dick初到伦敦时住在一个破旧的地窖,为了展示真实场景,Paul Symes的团队在橱窗里摆放了破瓦罐和干草堆,老鼠也做得非常逼真,晚上还能看到它们那可怕的红色眼睛。这一切与放置在橱窗最前面的美酒佳肴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不忘进入商场里进行消费。
橱窗越来越成为一个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形式所营造的梦幻效果让人们更加向往玻璃另一边的商品。
Selfridges橱窗部经理Sarah McCullough认为,“一组好的圣诞橱窗就像是一块精心制作的法式糕点,需要搭配很多材料,比如设计、搭建、风格等等。有时候就必须反复尝试,最后才能烤出最完美的来。”
Selfridges今年的圣诞主题是“Not Your Usual Christmas”,给人们一个不一样的圣诞体验。为此,橱窗里放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比如一般橱窗使用的都是人造圣诞树,Sarah和她的团队就在橱窗里种了一棵真树,而树枝则伸出窗外,用Sarah的话说就是“施了一点小魔法”。
上海新天地时尚的圣诞装置展主题是“梦幻世界之旅”,设计元素是意大利的儿童家居奢侈品牌PAPINEE最新推出的Animalia系列,这个系列由世界各地的27位设计师完成。那些出现在产品里的朋克风纽约小鹿、伦敦的猫头鹰、饱含玛雅文明元素的墨西哥猴子、带有祖鲁族远古图腾设计的肯尼亚狮子、色彩斑斓的巴西龟、用珠宝点缀的印度海星都变成巨大的实体形象,在上海新天地沿路摆设─如果你留意的话,你会发现动物的出场次序和其附近出没的品牌多少有点关系,比如第一个动物“纽约鹿”放在新天地入口的星巴克,都是来自美国的文化代表。
在纽约,制造梦幻感觉则是依靠技术。纽约Bloomingdale百货公司这次的圣诞主题是来自太阳马戏团的经典节目Worlds Away。当你看到那些橱窗的时候,最先冲击你的是─真人。负责创意执行的执行副总裁Jack Hruska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们干脆让太阳马戏团的演员在橱窗里表演,并配合灯光和3D效果。”
Bloomingdale的做法显然耗资不菲。大多数百货公司的圣诞橱窗的成本只会比平时多出25%,其中模特和道具像往常一样会花掉大部分预算,但有些东西可以进行改造之后重复使用来节省成本,除此之外就是一笔有限的照明和圣诞装饰品的额外开支。
但它依然能为消费者制造一种错觉。展示的商品变成了艺术的一部分,所有东西放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向往。而最理想的情况是,当你从这种艺术感中抽身出来,你对玻璃后面的世界发生了莫大兴趣。最后,你决定去愉快地购一购物。
“我觉得诀窍就在于照明,让人们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的世界。我小时候过圣诞节的时候,父母会带着我来伦敦专门看圣诞橱窗。那时候大大小小的商店都做圣诞橱窗,而且有故事,有人物形象,就像是免费的剧院。这些橱窗带领你进入另一个世界,现实虽然可能并不那么残酷,但是人们也想短暂地离开一下,哪怕花五分钟去看看另外一个世界。”Paul Symes说。在被问到他最喜欢哪些橱窗展示的时候,这个设计师欢快地说:“有两个。一个是香港的连卡佛,一个是纽约的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我简直想住在Bergdorf Goodman里面!我不喜欢梅西百货的橱窗,除了大还是大,没有其他任何特点了。”
欣赏世界各地的圣诞橱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香港,每年的圣诞橱窗都是一场很激烈的竞争。以前圣诞橱窗只是一个摆设,但现在已经商品化了,它也背负着艰巨的商业目的,想办法吸引更多的人流。现在的一个趋势是这个设计不仅仅是静态的,而是有更多的互动,让顾客有参与感。”香港橱窗设计师汤兆荣说,他曾经为香港海港城设计了10年的圣诞橱窗,今年他的客户是中粮旗下的北京悠唐购物中心。
和普通的圣诞橱窗目的不太一样的是,悠唐还希望这次的橱窗设计可以提高商场的定位,吸引更多的人流。在翻阅时尚杂志的时候,汤兆荣想到,可以用很多个箱子叠放在一起,一层层搭出圣诞树的感觉,他开始画草图去尝试这个概念。除了圣诞树,还有一个用亚光金色玻璃做成的大衣橱。“现在年轻人居住空间都不是太大,有一个理想衣橱是梦想,我的创意也来源于此。”
即便今年经济形势不佳,各大百货公司还是没有削减圣诞橱窗的开支。“预算削减的话,我们失去了漂亮橱窗的好名声,更重要的是,这样会失去人们对我们的期望。”Paul Symes说。
芯和半导体推出多个仿真平台
“设计上海”策划了“Made in JDZ”特别板块,邀请20多个品牌用年轻的创意与手工艺碰撞,产生新的花火。
城中村改造或撬动万亿市场,社保基金重仓这些概念股
一栋知名地标大厦外观上的美学和建筑风格仅占故事的1%,人们视线之外的99%才是更有意思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民生产品设计都有自己的高度,民生设计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