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学雷锋,成年人还会想起儿时的故事。可如今,教科书中已少有雷锋的事迹介绍。面对大人的提问,有的小学生甚至回答:“雷锋是修塔的,住在雷峰塔里。”有的家长还觉得,让孩子学雷锋只是喊口号、走形式,甚至做好事还会有危险。我们该怎样教孩子学雷锋才更有意义?要知道,教孩子学做人,远比教孩子学知识重要得多,也难得多。但如果孩子只学会了知识,没学会做人,其后果恐怕是那些不重视道德教育的家长始料未及的。
“雷锋是谁?”小学生的回答很雷人
三月“学雷锋”的活动日,很多中小学校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到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到社区表演节目等。可在被问及“雷锋是谁”时,孩子们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最雷的答案更令人啼笑皆非:“雷锋是修塔的,他住在雷峰塔里。”
记者在部分小学门口随机采访了20位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其中有3个高年级学生知道雷锋是谁,并能大致说出相关事迹,另有3位四年级的学生虽知道雷锋,但不知道雷锋的故事,而剩余的14名一、二年级学生,当记者问他们雷锋是谁时,有6个学生摇头说不知道,另外几名学生的答案“雷翻”了。
“雷锋是打仗的。”“雷锋是个大英雄。”“雷锋是一个叔叔,他经常做好事。”“雷锋是党里的一个人,他很早就去世了,我们都要学习他。”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回答:“雷锋是修塔的,他住在雷峰塔里。”
虽然诸多小学生不知道雷锋是谁,但大家都知道要“学雷锋”。大多数孩子对学雷锋的理解就是做好事。去敬老院陪爷爷奶奶、到社区打扫卫生、去广场做志愿者等。相比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学雷锋的理解,一些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就十分简单了。“上课老师让把手放在桌前坐好,这就是学雷锋。”“老师说放学回家第一件事要写作业,然后才能看动画片,我听老师话,我就是在学雷锋。”“妈妈说,在学校不能跟同学打架,看到有同学摔倒要扶起来,有同学打扫卫生时拎不动水桶,我帮他拎就是学雷锋。”
大人们提起雷锋,都会不由自主想起课本里学的“雷锋故事”课文、想到挂在学校走廊里的英雄宣传画。但现如今,经过几次改版,小学使用的都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各年级的教科书中,鲜有跟雷锋有关的事迹介绍。
一位副校长说:“早上的升旗仪式,我们是以学雷锋为主题进行的,下午我给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正好穿插给学生讲雷锋故事,没想到学生们还是一头雾水。现在有关雷锋的介绍的确少了,导致学生对雷锋越来越陌生。所以现在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先认识雷锋、了解雷锋的事迹,然后再引导他们学雷锋,学雷锋不能只是喊喊口号,流于形式,应该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
家长
感悟
让孩子用行动寻找雷锋精神
我的邻居是一对农村来的父子俩,他们是租住在这里的。父子俩经常义务打扫楼道和门前卫生,很受大家欢迎。父亲白天拉板车给人送货,孩子在附近小学读书;晚上待在房里,父亲辅导儿子学习。
这天我吃过晚饭,拿着几个橘子敲开了他们的家门。进屋后,我看见他的儿子正在桌子上制作贺卡。男孩见了我,忙停下手中的活儿微笑着说:“叔叔,谢谢您又给我带来水果。您坐,我给您倒茶。”我坐下后拿起一张贺卡看起来。贺卡上最醒目是雷锋叔叔的画像。画像很传神。画像的下面用笔工整地写着:“向雷锋叔叔学习”几个字。画像的两边画了一些闪烁的星星。画像上面是飘飞的彩带。细看彩带,我发现彩带飘舞出的是“3月5日”几个字。
我夸小男孩手制的贺卡很有创意。他的父亲笑着说:“这孩子3岁开始画画了。雷锋纪念日到了,我给他讲了雷锋叔叔的很多故事。他说他手制贺卡用挂号信邮寄给家乡的小朋友们。”他的话轻描淡写,我忍不住问:“挂号信邮寄?让他买现成的贺卡邮寄不是更方便更省钱么?”小男孩听我这样问,抢过话说:“我爸说了,我制作的贺卡才有意义。一是传递我对他们的真诚友谊;二是告诉他们,我虽然不跟他们一起读书了,但我跟他们一样,时时牢记着向雷锋叔叔学习;三是告诉他们,我在外面很好,身边有很多"雷锋"帮助着我们……”小男孩活泼可爱,侃侃而谈。
小男孩的话让我感触很深。我知道他们经济并不宽裕,小男孩的母亲还在家乡一边种地,一边服侍照顾老人。但父子俩仍然如此乐观,是因为他们俩心里充满了爱心。我看到了这位父亲帮助儿子用实际行动解读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孩子的心中闪耀了信念的光辉。
而我的儿子在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后,回家对我说:“爸爸,老师说让我们向身边的"雷锋"学习,我找不到身边的"雷锋",怎么学?”听了儿子的话,我笑着说:“你的身边到处是"雷锋",你怎么找不到呢?”儿子听了我的话感到很惊奇:“我身边有"雷锋"么?我怎么没看见?"雷锋"是不是躲着我做好事?”
儿子心中的“雷锋”太具体化了,他对雷锋精神还不太理解。我说:“其实,你身边处处是"雷锋",你的爷爷就是"雷锋"。你看他退休了,还在发挥余热。我们的小区以前常常有人丢失自行车,爷爷发现问题后,和几位老爷爷一起成立了志愿者巡逻队,每天义务巡逻。现在小区里再也没出现丢东西的现象。爷爷得知郑爷爷得病动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靠郑奶奶照顾他的生活,家里也不富裕。爷爷就主动帮助他们申请了低保户。爷爷做的这些虽然都是些小事,却样样关系到我们小区居民的生活,所以小区里的人对你爷爷很尊敬。”
儿子说:“爸爸,我知道了。爷爷就像老师说的雷锋叔叔一样,他心中总是想着别人,乐于帮助别人,所以才受到大家的尊敬。是不是?”我摸摸儿子的头说:“心中想着别人、乐于助人的人都是我们身边的"雷锋",大家都很喜欢和尊敬"雷锋"。你现在能找到"雷锋"了么?”儿子高兴地说:“爸爸,原来我身边很多人都是"雷锋",比如郑大爷、王大伯、李阿姨,他们都在帮助别人,以后我就向他们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乐于帮助他人,当一个好孩子!”
教育经验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雷锋
我的四岁儿子德昀自从在幼儿园里听老师讲了雷锋的故事,在家跟姥爷学会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以后,就开始以学雷锋“助人为乐”为荣,自己要求自己每天要做一件好事,不在幼儿园做,也要在家里做。
最开始我还以为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呢,后来问老师才知道,并不是学校的要求,而是孩子的自发行为。我和老公看他每天做好事,觉得很有趣。比如,从幼儿园回来,在路上帮助比自己小的孩子拣球,帮助爸爸妈妈拿东西,为走在身后的老人和孩子扶住门等等。他特别喜欢听到我们的表扬,若是说他像个小雷锋,他就更加高兴。
德昀的荣誉感很强,很喜欢被人夸奖,这使得他的行为正面导向很明确。我们开始思考:让孩子学雷锋,究竟该学习他的哪些方面?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我觉得首先应该利用孩子学雷锋的热情,帮助他改正自身的一些小毛病。
我们定的目标就是首先引导孩子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已经具有自己穿脱衣服、吃饭、刷牙、取送物品、整理玩具、书架等能力,但孩子也有犯懒、撒娇、耍赖的时候。关键是如何把一时之乐培养成一种习惯。借助学雷锋的榜样力量,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这就是一个契机。
在自理能力增强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关爱和帮助他人。例如,一天早上我看到昨天来我家玩的牛牛把水杯忘在我家了,就让德昀吃过早饭后自己去二楼把杯子送还回去。儿子坐电梯出门后,我走楼梯下到五楼,看电梯停在了二楼,听见他敲门和牛牛妈妈对话,然后自己坐电梯回来。从儿子的表现看,他的确已经具备了独自处理一些简单事物的能力,行为既礼貌又稳妥。
我们培养孩子学雷锋,要巧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的成长需求,善加引导。雷锋不只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一种传递人与人之间正能量的行为。老师和家长给他讲的关于雷锋的故事,在孩子心中种下善良向上、助人为乐的种子,而我们做家长的,首先从小就要引导孩子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我始终相信,自立自强、正直善良的品质永远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股价大跌后孩子王“连忙”预喜
2018年,陈丹丹和凌伶创办小顽家儿童戏剧,希望通过剧目的引进和创制,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先进的儿童戏剧理念。
孩子王今日20cm涨停,有3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88亿元
自闭症治疗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痛点,它没有药物,全部都要靠人工干预。而自闭症的数字疗法主要就是做两件事,一是重构客观世界,二是重构社交场景。
11月25日,沃伦·巴菲特宣布将1600股A类股转换为240万股B类股,以将这些B类股捐赠给四个家族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