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东方航空空客320型飞机,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后,平稳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1号生物航煤在商业客机首次试飞取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
24日早5:00,中国民用航空局确认了中国石化生物航煤产品质量, 并对东方航空飞行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后,颁发了特许飞行许可。5:43,飞行机组驾驶着这架“绿色”航班,由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在批准空域进行了85分钟的技术飞行测试后,于7:08平稳降落。
测试结束后,机组成员汇报了飞行过程中各项测试科目完成情况,机长刘志敏、周晓青称“飞行过程中动力很足,与使用传统航空燃料没有区别”。
以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司徐超群副司长为主任的适航审定委员会对试飞结果进行了评议。徐超群副司长表示,生物航煤是全球航空燃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生物航煤的研发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也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目前中国石化的航煤产量占到国内产量的70%。此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自主研发生产生物航煤技术及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生物航煤、生物柴油既低碳环保,还可解决餐饮废油流向餐桌危害健康的后顾之忧,意义重大。”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今日建成投用。
马永生开拓了国内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研究,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游勘探开发业务早期最主要的管理人员之一。
行业人士预计,2025年LNG重卡销量约23万辆,同比增长29%,保有量增至95万辆,加气量在60亿方水平,由此带动交通用气占国内LNG消费比重提升至55%。
该氢能基金建立了投后赋能机制,将挖掘投资企业和中国石化全产业链的协同价值,持续为投资企业提供系统性应用场景。
该基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