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Dorsey,创立了 Twitter 和 Square 两家知名公司的年轻创业家,近日却坦诚他并没有想过要创业。跟其他美国 IT 创业家如出一辙,Jack Dorsey 也是一个大学辍学者。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是想鼓吹所谓的“大学无用论”,因为 Jack Dorsey 的成功源自他不是一个空想家,而是一个实干派。空想无用,实干兴业——这正是 Jack Dorsey 的故事给想创业的年轻人带来的忠告。
同时担任 Twitter 董事会主席和 Square CEO 的 Jack Dorsey 在彭博电视的一次采访中坦言,他从没想过要创立公司,又或是成为工程师和程序员。他只不过有了一个想要实现的理念,且竭尽所能地付诸行动。结果正如我们所知,这么两家知名的企业就诞生了,并对世人的沟通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与记者 Emily Chang 的交谈中,Jack Dorsey 谈到了关于他创业的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在许多方面,我们对他的经历深表钦佩——在“创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建立一家公司,还是帮助解决世间的一些问题呢?”这个命题上,Jack Dorsey 清楚地选择了后者。
也许有时候,Jack Dorsey 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创新所带来的潜在影响。正如几周前 Twitter CEO Dick Costolo 在密歇根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时所说,包括 Jack Dorsey 在内的联合创始人谁都没有预想到当数百万人使用 Twitter 会带来何种结果。
因之 Jack Dorsey 与联合创始人 Ev Williams 和 Biz Stone 所追求的理想,Twitter 以“地球的脉搏”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并对世界变化产生许多正面的影响,比如:2012 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通过 Twitter 宣布获胜;在日本福岛地震海啸中,Twitter 成为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在“阿拉伯之春”中,Twitter 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Jack Dorsey 又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大学辍学者。那么,如果给他一个机会回到过去,他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吗?也许不会。他说,诚然,他曾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他能够很好地从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成长。
同时经营两家知名公司绝非易事,外界也有许多关于 Jack Dorsey 是如何疯狂工作的传闻。事实上,作为两家公司的掌舵人,Jack Dorsey 并没有显得分身乏术,他旺盛的工作精力令人吃惊,他的工作安排是以分钟来编排的。他还给自己定下严格规定,每天工作 16 小时。另外,在工作中,Jack Dorsey 并不是事无巨细,而是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办大事。他紧凑的工作节奏可以从下面的日程表中窥见一斑(要知道,这样的日程安排同时适用于 Twitter 和 Square 两家公司):
周一:主持会议以及公司运营类的事务;
周二:产品研发;
周三:市场营销、沟通和公司发展;
周四:开发人员和合作伙伴;
周五:公司文化。
除了周末相对轻松些,Jack Dorsey 会去远足;周一到周五的时间里,他总是在 Twitter 工作 8 小时,然后步行两个街区到 Square 开始下一轮 8 小时的连轴转。事实上,Jack Dorsey 的工作总不可避免地被种种事情所打断,但他总能迅速做出调整,集中精力于当天的既定安排。正因如此,公司上下保持了一种良好的节奏。如果说创业好比冒险,那么,不得不承认,Twitter、Square “两手抓”且都抓地十分出色的 Jack Dorsey 是这场冒险家游戏中的大赢家。
在谈到创业经历时,Jack Dorsey 和记者 Emily Chang 谈到了他参与的名为 Build 的公益教育组织。该组织致力于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自主创业改善境遇,当初由一位 Twitter 早期董事会成员旧金山 49 人队老板 Gideon Yu 介绍给 Jack Dorsey。在 Build 中,Jack Dorsey 给想创业的学生做出行业指导,并帮助学生们实践创业。作为该组织的积极拥趸,Jack Dorsey 四处帮忙募集资金:上周,他就通过拍卖与他共进午餐的机会,而募集到超过 7 万美金。
那么,像 Jack Dorsey 这样一位工作狂人,是怎么腾出时间加入 Build,参与诸如辅导学生创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呢?Jack Dorsey 说,时间总是可以像牙膏一样挤出来——如果这件事确实重要的话。
当他被问到会给年轻创业者什么忠告时,Jack Dorsey 的回答是: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概念,请马上付诸行动。记住!空想无用,实干兴业。
云南的就业措施中又积极将返乡创业、电商创业和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拓展就业新渠道和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即日起至7月15日,大赛接受全球创业项目报名。
临港将创建一个支持科创发展的全新政策体系,包括低成本的科创空间、全周期的人才保障、充裕的启动资金和活力强劲的创新生态。
《方案》称,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积极推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以下简称“50人论坛”)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