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长于台湾,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曾为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董事、主席或顾问之职,现为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人,凤凰卫视评论员,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多家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01 你认为当今社会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常识”是什么?
其实我们没有忽略常识。问题在于我们的常识“断裂”了—我们发现自己所知道的那套合理的规则是用不了的,真正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是另一套不准说、不能公开谈的东西。这种“常识的断裂”会让人觉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时很难下判断。
02 你如何保持阅读速度和消化能力?哪类书是你完全不看的?
速度就跟跑步一样,没念就不会快,念多了自然快。消化则是难事。我的办法是阅读的同时就像织网那样,把每天读到的新东西和原来的知识储备发生关系,和别人交流,把读的书复述出来也是另一种消化。封面恶俗的书不会看,最讨厌封面元素上表现出“快买我快买我”的那类书。
03 如果回到过去,你会对20岁的自己说什么?
应该努力一点,再多读一点书。
04 对你影响最深的书是?
一本是《论语》,虽然这本书听起来很无聊,现在又被搞得很像心灵鸡汤,但我小时候被逼要背《论语》时,第一次对中国文字的感觉是,原来中文可以这么简约、不累赘。后来《论语》让我体会到的是刚强,儒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和事佬”,君子应该是有刚健雄壮的气质,这对我的人生观产生过很大影响。另一本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我喜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因为他对所有事情都感兴趣,很广泛地关注现实生活。
05 进入传媒业的初衷是?如果不做这一行,最想从事什么?
我高二开始为报纸写稿,后来又为杂志做编辑,所以之后一切轨迹都很自然。不做传媒,最想做和文化艺术相关的组织工作,比如导戏或策展;另一种就是NGO,我对这类搞社会运动或民间组织的事都很感兴趣。和做传媒一样,不敢说想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希望能Make Difference。教书也能达到这个效果,但我没有耐心,承受不了年复一年对着同样的东西而不怕闷。
06 你认为最被高估的美德是?
爱国。我觉得正直、仁慈这类,是对人的某种抽象的价值的肯定。而爱国是指你热爱你出生和生长的地方。我很怀疑把一个具体的时空作为被爱的对象也能构成一种美德。如果说那个出生在淮海路的人是个好人是因为“他爱淮海路”,不是很可笑吗?
07 从审美角度,排在你的厌恶清单首位的是?
各地形象工程;各级领导题字。
08 最近觉得荒谬的一件事是?
电影审查。一群恰好被分到这个位置的公务员在指导全国观众什么该看和什么不该看。
09 来自他人的建议里,最有用的一条是?
我外公是个很沉默的人,小时候我跟在他后面嘟嘟囔囔地走,他耳朵背,听不清我到底在说什么,但他会回过头来劝告我,不要说那么多话,“君子敏于行而慎于言”。这条建议仍然管用是因为我到现在还做不到,所以要用来提醒自己。我现在还是话太多。
10 你怎么看待运气这件事,你觉得你的运气怎么样?
我觉得我很幸运,但谁知道呢,可能待会出门就会被车撞死,就像学佛的人讲的“无常”,这种顺利不知能延续多久。我觉得我这整代人都挺幸运,回看过去150年的中国历史里,几乎没有30年不打仗、不出现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我们已经够运气过了30多年这样的生活了。
七匹狼回应“续面事件”
武汉大学已组建工作专班,正在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并将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校纪校规、学术规范作出相应处理。
数据显示,今年多地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的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让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更有生机、更有魅力。
上海史前文化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这一发展历程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区域基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