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环保部:四大药企“三废”污染严重

一财网 2013-07-08 17:58:00

责编:群硕系统

华北制药、哈药集团、石药集团和鲁抗医药等四大药企的青霉素产量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同时,这四大药企也是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大户,不仅废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也十分严重。

华北制药、哈药集团、石药集团和鲁抗医药等四大药企的青霉素产量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同时,这四大药企也是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大户,不仅废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也十分严重。

在7月5日召开的“中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论坛”上,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大量排放污染物,破坏环境,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那就与其救死扶伤、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标和宗旨背道而驰。

胥树凡介绍,生物医药产业属于资源利用和技术应用结合型的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不合理利用对生物资源的破坏、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水、废气、废渣和恶臭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等。

“特别是现在的产业发展都向集中式的园区化方式发展,使得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地域上更加集中和突出,影响更显著。”胥树凡说。

胥树凡介绍,近年来,环境保护部陆续发布了六个针对制药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些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医药生产企业、不同的期限、地域、排放污染因子等都作出了排放的限制规定,控制污染因子的类别除了传统的常见污染因子外,还增加了一些医药中间体,这是过去没有的,实际上也是对制药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环保要求。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副主任张小丹也表示,医药行业既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高回报的行业,也是我国环保治理、节能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十分繁重的行业。

据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制订的《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产品种类日益增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和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2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上述编制说明介绍,近些年国内发酵类制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发酵类制药废水。企业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在新建扩建生产线的同时也建设了许多废水处理设施,但在工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我国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市场混乱,治理效果较差,环保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介绍,发酵类制药工业的生产特点是生产品种多,生产工序多,使用原料种类多、数量大,原材料利用率低。一般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几步甚至10余步反应,使用原材料数种或10余种,甚至高达30~40种,原料总耗有的达10kg/kg产品以上,高的超过200kg/kg产品,从而产生的“三废”量大,废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

发酵类制药废水通常具有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COD和BOD值高,NH3-N浓度高,色度深,毒性大,固体悬浮物SS浓度高等特征,治理难度较大。

编制说明介绍,发酵类药物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产生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活性成分,然后经过分离、纯化、精制等工序得到的一类药物。我国抗生素类药物品种齐全,主要优势品种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等产品,其中青霉素规模最大。生产企业主要有华药、哈药、石药和鲁抗四大企业。多年来,这四大企业在当地均有污染记录。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