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4岁女孩欲为男友买奥迪

一财网 2013-07-18 14:43:00

责编:群硕系统

花园路上一家奥迪4S店里,售车顾问忙着为客户介绍车型。客户中,有一位女孩儿显得有些“特殊”。

前日下午,花园路上一家奥迪4S店里,售车顾问忙着为客户介绍车型。客户中,有一位女孩儿显得有些“特殊”。

据销售经理田攀说,当时约下午2时40分,和女孩儿一同前来的还有四位男士,其中一位年龄和女孩相差不大,据说是女孩的男朋友,另3位被称为是女孩男友的哥哥及朋友。女孩对售车顾问说,要为男友买车,选的是奥迪A4轿车,并要当天选定车型,当天付钱提车。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幕,让工作人员越来越感觉不对。田攀说,下午4时许,女孩儿说买车没带银行卡,要去住处取,他们一同事开车跟其回住处取卡,到住处时,女孩儿不让同事上楼。很快,自称拿到卡的她,和同事返回店中。然而,回到店里后,女孩儿却突然又说没找到卡,这时,其男友表现得非常恼火,并始终在和其他几位男士窃窃私语。

4S店怀疑有猫腻

“种种迹象,让我们担心女孩有被诱骗的可能,我们遂单独询问她。”田攀说,女孩自称14岁,11岁上初一时,父母离异,之后便辍学,没再见过父母。父母离异后,每年会向其银行卡上打3万元钱,前天,她刚和男友在自动取款机上查过,卡上有38万。现在她在黄河食品城打工,每月工资1800元,其男友16岁,是在网吧认识的,刚刚3个月。女孩还说,买车后,车主写男友的名字,且买车一周内,两人不能相见,因男友说不想让人知道车是女友给其买的。

田攀和同事担心女孩人财两空,“我们几位销售经理及售车顾问,一同给女孩做工作,劝阻近3小时后,女孩儿终于同意不买车了。”田攀说,和女孩一块来的4位男士早已悄悄离开,但其男友不停给女孩打电话。

意外的是,昨天上午,女孩再次来到4S店,坚持要买车,并称“银行卡男友拿着,过会儿来”。销售人员转述她的话说,“不买车,男友要分手”。临近中午时,女孩离开,并称不在这个店买了。

昨天下午,记者试图拨打该女孩给4S店留下的手机号,但发现此号是空号。

据田攀介绍,店内安装有多个监控摄像头,前天和昨天女孩进店购车的过程均被记录下来。

警方:女孩闪烁其词

前晚,田攀在劝阻女孩的同时报了警。晚8点多,民警来后,将女孩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询问。

昨天下午,记者从迎宾路派出所获悉,当晚,女孩对民警先说是新乡封丘某村人,并先后说了多个名字,但民警在户籍系统中一直查无此人。此外,民警询问女孩银行卡情况,女孩也是闪烁其词。由于不涉及案件,民警只能让其离开。

据民警介绍,昨天中午12点多,女孩再次来到迎宾路派出所,但她依然没有提供真实姓名和户籍地信息,问询父母名字和电话也不愿回答,警方也未能获得其联系方式。女孩只说想让民警帮忙找到男朋友,但她提供的男友电话一直打不通。最终,女孩自行离开。“此事给人感觉像过家家闹着玩似的。”昨天,与女孩接触的民警表示。

14岁孩子能买车吗?

昨天,记者咨询了4家汽车4S店的销售经理,他们均表示,还未遇到过未满18岁的孩子来买车的案例。那么,14岁孩子究竟能否买车?

对此,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主任李煦燕说,10到18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只能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则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才能进行。她认为,购买汽车属于“其他民事活动”。

她分析,在该事件中,如果女孩要买车并办到他人名下,肯定涉及购车时女孩的支付行为,如果使用银行卡,由于女孩年龄不可能开户,银行卡很可能属于父母,购车则需要所属人委托授权,如果没有委托授权,则无法实现买车。至于使用现金为他人购车,需要看这些现金是其父母给她让她自由支配的,还是在父母不知情情况下拿的。“父母让其自由支配这些现金在法律上可以,但如果是父母不知情,女孩把现金用于给男友买车,则行为无效。”

母亲的无奈:为管教女儿,曾将其捆绑在柱子上

昨天上午,在金水区一废品收购站,记者见到该女孩的妈妈赵花(化名),她正忙着收购别人送来的铁质废品,带着一脸的沧桑感。“看了大河报才知道,女儿又惹事了,真不知该咋办了!”提到女儿,赵花一脸无奈,不住在叹气。

赵花说,她老家在封丘县尹岗乡,女儿小花(化名)12岁,家里除女儿外,还有老公及一个已结婚生子的儿子。2003年,她与老公来郑州开始做废品收购生意,那时,不到3岁的女儿也一同前来。

1年后,他们将女儿送回老家,跟随爷爷奶奶上学前班;六七岁该上小学时,他们将女儿接回郑州,在一私立小学上学;然而,因生意不稳定,地点来回搬,上完小学二年级,他们再次将女儿送回老家上学。

因女儿的坏习惯较多,爷爷奶奶管教不了。无奈之下,去年春节后,他们再次将女儿接回郑州,在附近一小学上六年级。虽说到了郑州,但女儿的坏习惯并未改掉,喜欢逃学、上网吧。为此,她与老公二人没少批评、打骂女儿,女儿犯一次错,他们就打一次,有时用棍子、有时用绳子。有一次,他们太生气了,就用绳索将女儿绑在院子里的柱子上,让其反省,但女儿还是不改。

来郑上学1个多月后,女儿辍学。无奈之下,他们在郑州黄河食品城为女儿找了份工作,每月1000多元,但女儿干了1个多月又辞了。为不让女儿乱跑、惹事,随后他们就让其待在他们的废品收购站,但即便这样,女儿仍然我行我素。

现实的家境:父母未离异,全家月收入5000多元

让赵花苦恼的是,女儿辍学后,还喜欢偷偷往老家跑。先后跑了六七次,每次回家不回亲戚家住,而是住网吧、旅店,都是老公到处找才将其带回。

最近的一次是在9号下午2点多,当时在废品收购站,刚吃过午饭的女儿称要去对面超市买冰糕,并说在超市凉快会儿,吃完再回来。但她这一走,却一直没回来。当天下午,他们就发动老乡在郑州找,同时,又与老家联系,但均无任何消息。

“直到前天老乡看了大河报,才知道报道中的女孩正是女儿。”赵花说,“我与老公好好的,没有离婚。一家人每月最多收入5000多元,怎能每月给其打3万元钱?她咋会有30多万?”

“我们一家人实在是没有办法,真希望她能够学好!”赵花说。

“这姑娘年龄不大,但本事不小。”说到小花,废品收购站的邻居们都有所闻。据一邻居说,可能跟上网有关,小姑娘结交了不少网友,现在她的心已经“飞”了。她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村人,但无论怎样管教,她就是改不了毛病。为此,她父母不止一次地痛哭,她跑一次,其母亲就哭一次。一来担心女儿出事,二来为管不住女儿而苦恼,可是闺女真不理解父母的心!

(综合新华网、大河网报道)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