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定期支付成为公募基金产品创新热点,博时、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旗下的定期支付基金相继推出。
定期支付基金到底有哪些魅力?《陆家嘴》杂志以交银施罗德近期发售的定期支付基金交银月月丰为例,为投资者解构定期支付这一公募基金产品创新形式。
定期获得现金流
定期支付基金相比现有基金产品,最大的一个创新点在于,通过定期支付克服传统分红面临的诸多限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按照其基金合同约定的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支付”。目前中国相关法规对于基金分红有着诸多限制,比如“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基金可供分配利润必须大于0”等。据交银施罗德基金产品开发部总经理谭慧介绍,定期支付与现金分红的不同之处在于,定期支付会缩减份额但基金份额净值不除息,而现金分红不缩减份额而是对基金份额净值进行除息(即扣减单位分红额)。现金分红只能分掉已实现的收益,定期支付则可以分掉全部收益(包括浮盈),收益不足时还可能分本金。这类产品年化支付率越高、投资者持有的份额越多、基金份额净值越高,每月收到的现金就越多。
那么,定期支付基金这一创新产品是缘何诞生的呢?回顾2007年至2012年以来各类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显示,虽然资本市场大起大落,但长期持有基金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但为何还会出现“基金投资赚钱,但投资基金不赚钱”的问题?谭慧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基金净值波动大,二是分红不可预期,这两点导致了投资者往往见好就收,短期持有。净值上涨的基金会被很快赎回以落袋为安,反而是一些业绩不佳被套牢的基金会长期持有。投资行为呈现“短期化、交易化”特征。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波动性加大,而民众的理财意识则在不断觉醒,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类能够定期带来稳定现金流或能稳健增值的理财产品,定期支付基金应运而生。它的优点在于,把市场波动的收益进行平滑,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定期提供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相比之下,在国内,通过基金分红来保证提供定期定额的现金流,障碍较多。
定期支付的具体支付方式,通常采用定期自动赎回份额的方式支付现金。以“交银月月丰”为例,其将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以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作为定期支付基准日,按照4%的年化现金支付比率,每月向持有人支付现金。同时定期支付是以份额自动赎回的方式进行支付,不产生赎回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定期支付类基金产品除定期支付外,不另外进行收益分配。谭慧指出,如果以后法规取消相关分红的限制,允许采用分红的方式定期支付现金,或将采用分红方式取代自动赎回份额方式来进行定期支付。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了解,定期支付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现金流,平滑基金的投资收益,基金投资者最终所获取的收益还是要看基金实际的收益。
谭慧强调说,年化现金支付比率不代表实际投资收益率。以交银月月丰为例,4%的年化现金支付比率的设定,是以债券中长期预期收益率水平为基础并进行了适当下浮,主要是考虑到合适的现金支付比例能够增强现金流的可预期性和确定性,也有利于投资者本金的资本增值。
定期支付VS现金分红
定期支付基金与国外的定期分红基金都能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现金流,但实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别。
相同点方面,对份额持有人而言,定期支付和现金分红都是把权益在其持有的基金资产和现金资产中进行转移,不造成权益实质差异。
差异方面,定期支付/分红后持有人账户的资产结构(份额数和基金份额净值)不同。
此外,现金分红只能分可分配的收益;定期支付可以分全部收益,收益不足时还可以分本金。
现金分红和定期支付举例:
假设7月1日需要向份额持有人支付0.003元/份,7月1日的份额净值为1.200元,某投资者持有份额10万份。
1.采用现金分红:
该投资者获得现金分红额:100,0000.003=300元
除息后该投资者账户资产=份额数份额净值=100,000(1.20-0.003)=100,000 1.197=119, 700元
2.采用定期支付:
自动赎回的份额数为:100,000 0.003/1.20=250份
该投资者获得现金支付额:250 1.20=300元
支付后该投资者账户资产=份额数份额净值= (100,000-250)1.20= 99,750 1.20=119, 700元
海外共同基金派息情况
由于具体的法规制度、投资者的构成、需求与偏好、基金的投资目的和投资标的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主要市场的共同基金参与派息的比例差异较大,由于政策或需求的推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共同基金进行派息的数目比例非常高,而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比例则相对较低。
值得指出的是,在上述境外主要市场中,无论共同基金参与派息的数目比例如何,在所有实行派息的共同基金中,绝大多数共同基金都倾向于采取定期派息的方式,即按照某一固定的频率(如每月或每年)定期向持有人分配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