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份以来,国内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截至昨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7天发布高温预警,其中最高级别的高温橙色预警持续发布日数已达14天,此为历史首次。这种高温极热天气,是否会对股市产生影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四行业或出现短期交易性机会,其一、人们要消暑,需要空调、冰箱、风扇等,这对白色家电行业利好;其二、消费者需要饮料来防暑降温,有利于啤酒行业;其三、空调风扇需要用电,有利于电力行业;其四,高温不适应人数会增多,提升了人们对防暑药品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治疗和呵护,利于医药生物行业。本版今日特对上述四类相关行业进行分析解读,以飨读者。
持续高温致空调销量大增
春兰股份等5股迎利好
■本报记者 孔瑞敏
昨日立秋节气来临,意味着暑去凉来,正式步入秋天了。然而,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
大概没有人喜欢难耐的酷暑天,但是对于受天气影响十分显著的空调销售企业来说,却是难得的消化库存好时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7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造成全国空调销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在20%至30%之间。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于相关上市公司如格力空调、美的空调、青岛海尔、春兰股份、依米康来说,是一大利好,相关股票或存在布局好时机。
7月份空调销量同比增长
据记者从中国家电行业协会、相关上市公司及第三方咨询机构了解到的情况显示,自今年6月1日起家电节能惠民补贴政策的退出对家电销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是自6月底开始,高温天气带来的空调应急需求猛增,不仅抵消了政策退出效应的负面影响,还出现销量同比大幅度增长。
中怡康白色小家电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7月份4个单周中,全国空调周销量环比增速分别为29.4%、-2.5%、-34.4%和9.0%。而去年7月份4个周中全国空调周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3%、6.4%、-9.2%和8.8%。中怡康白色小家电研究中心总经理施婷认为,近期全国普遍出现的高温天气,对空调销量的提振作用非常明显,从监测到的数据来看,7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空调的销量环比增幅为9%。而实际空调销量增速应该大于这个数字,因为上述数据只是通过对全国一二线城市进行监测得出的,且未将迅速增长的电商渠道销售额包括在内。
另一家第三方咨询机构奥维咨询监测数据也显示,7月份4个周中,首周和最后一周全国空调销量和销售额环比上升,第二周和第三周全国空调销量和销售额环比下降。而从同比数据来看,四个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在10%左右。
据奥维咨询(AVC)研究院院长张彦斌预测,整个7月份全国空调销量同比增幅在20%至30%之间。不可预测的高温天气产生的空调应急性需求对于空调企业去库存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格力电器这样的市场占有率高且库存压力较大的企业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良机。因为空调的生产周期长,很多企业一般需要提前五六个月备货,即使应急性需求大增,也很难再生产了。上游的压缩机制造企业目前已经不接新订单了,所以对于空调行业的上游企业几乎没有影响。
春兰股份等5股迎利好
在A股市场上,空调行业龙头春兰股份、美的电器、格力空调、青岛海尔、四川长虹等5家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提振。
记者从春兰集团新闻处了解到,7月份受益于长江以南持续高温天气,春兰空调当月的同比和环比销量数据均大幅增长超过40%。
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2013年空调行业库存量约为1200万台,其中,行业巨头格力电器的库存量最大,得益于今年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公司空调销量将超预期,在即将公布的2013年中报中也会有所反映。
同样,美的电器也不甘落后,其北京分公司、陕西分公司已经超额完成既定任务。
而在渠道上积极布局的青岛海尔,大有赶超之势,发展非常迅速。
统计数据显示,在A股市场上,上述公司股价7月份以来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美的电器累计上涨11.51%,格力电器累计上涨10.62%,春兰股份累计上涨12.44%,四川长虹累计上涨11.73%。
招商证券研究员纪敏发称,持续高温引爆7月份空调销量,三季度空调销量的好转将利于白电蓝筹股的后续估值修复。年初以来A股市场走势分化,传统大盘蓝筹股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类股票表现迥异。当下市场风格切换与板块轮动或许能给低估值的家电蓝筹股带来契机。预期龙头企业的中报业绩具有确定高增长性,预计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盈利同比增长25%、海尔电器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10%,盈利同比增长15%。
电力板块 用电量回升拉动三类个股
■本报记者 张晓峰
连日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已连续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7月30日11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正式签署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命令,这是中国气象局今年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根据气象台的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35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日数可达5天至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温历史极值。在高温炙烤下,随着不少消费者选择开空调来“降温”,全国发电量也开始创新高。
高温导致发电量创新高
近期,受多地高温天气影响,用电负荷保持高位运行。7月3日,全国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60亿千瓦时,达161.37亿千瓦时,超出去年夏季最高值8.56亿千瓦时。
发改委表示,入夏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已先后有华东(19617万千瓦)、西北(6444万千瓦)两个区域电网,江苏、浙江、重庆、安徽、福建、蒙东、宁夏、新疆等8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浙江电网最大负荷分别达到7265万千瓦和5397万千瓦,约占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水平的10%和8%。
从市场表现看,随着全国高温天气的持续蔓延,8月份以来电力板块的走势开始明显强于大盘,截至昨日,沪深300指数月内上涨3.99%,电力行业指数上涨4.15%,跑赢沪深300指数0.16个百分点。华银电力、深圳能源、三峡水利、川投能源等个股8月份以来涨幅均超过了10%,成为电力行业的领跑者。
8月6日,深圳能源、易世达等个股放量涨停,火电股整体放量上涨3.2%,覆盖了7家火电公司中排除非电业务占比较高的大唐发电和燃气业务占比较高的广州发展,5家公司加权平均涨幅达到6.0%。今年5月份市场传闻电价下调以来,板块累计跌幅曾接近20%。
中报业绩预期大增
电量仍在低位,业绩预期大增。7月份,宝新能源、华能国际等公司发布中报,大唐发电、华电国际等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盈利普遍取得了大幅增长;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发布上半年发电量公告,受需求影响,电力公司发电量水平总体不佳;皖能电力等新机组投产,装机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提升;长江电力、大唐发电等进行融资,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招商证券认为,近期,煤价进一步下跌,市场对煤电联动下调电价预期较强,电力板块中期业绩大幅增长确定,但市盈率呈现低位震荡。数据显示,目前电力行业2013年平均市盈率为9.75倍,在所有行业中处于偏低位置;平均市净率为1.45倍,仅高于黑色金属、交通运输、金融服务、采掘、建筑建材、化工、纺织服装和房地产8个行业。因此,当前估值水平已显现电价下调风险,未来煤价将低位运行,电力行业业绩将持续增长,目前板块已经超跌,未来提升空间大。
上海证券认为,电力生产业中优势火电公司市盈率和市净率等估值指标都明显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2012年年底出台煤电联动政策的误读和担忧。这种担忧最终将由2013年年底政府政策本身予以修正,优秀电力企业的估值将大幅修复,因而维持对电力行业“增持”的投资评级。
从具体个股看,深圳能源一度跌破净资产,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广州发展2013年市净率大约1倍,华能国际市净率也仅1.2倍,公司估值与净资产收益率不匹配,显示股价超跌。A+H公司中,华能国际A股股价相对H股持续折价,折价率一度超过10%。
重点关注三类个股
目前,电力公司股价对负面信息已经反映较为充分,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现在已经进入中报期,预计业绩将普遍大幅增长。加上目前全国出现罕见的高温天气,用电需求将大幅增加。另外,电监会和国家能源局重组后,改革力度加大,有望逐步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其中包括完善煤电联动机制、水电核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等,都将对电力企业长远发展形成利好。
招商证券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类个股:首先,水电比重高,成长性突出、穿越周期的公司:如川投能源等;其次,前期超跌,业绩有保障,估值明显偏低的公司:如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宝新能源;第三,受益于天然气门站价上调的大唐发电。
申银万国认为,华中、华南、江南等地连续出现高温天气,预计今年迎夏季用电需求较大。高温天气原因将拉动三季度用电量有所回升,但由于缺乏经济增长层面的有效拉动,四季度将很难再现2012年年底由基建等拉动的用电需求快速回升,且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原因,预计四季度用电量增速将有所回落。
因此,长期投资应考虑行业的公用事业属性,从防御性角度出发进行配置,寻找资产优质,增长稳健,现金流稳定持续且股息率较高,具有估值安全边际的企业。建议增持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对应当前股价,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的股息率分别可达到6.2%和6.6%。
维持长期看好水电行业发展的观点,政策利好不断,环保压力日益严重将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应从成长性角度寻找优质水电股。持续推荐内生增长性较强的川投能源和国投电力。雅砻江水电投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或将推动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
五大机构增持医药生药股 四主线布局中报绩优股
■本报记者 赵子强
7月份以来,我国多地报出高温预警,连续的高温引发各种人体不适症状,热射病、空调病、冰箱病发病率有所提升。据媒体报道,由于酷暑持续,患上“热射病”到医院就诊的病人逐日增加,南京、上海、浙江、常州、成都、苏州、无锡等城市不断有人“中招”,相关药品的销量也有所增长。
自7月份以来,医药生物指数(申万一级)开始连续回升,截至昨日累计上涨14.30%。分析人士表示,由于高温引发各种病症的出现,使得医药行业出现短期交易性机会。同时,政策方面本月各省基药增补品种将陆续公布,部分品种的表现可能超过市场预期。
近26亿元资金
流入57只医药股
从7月份以来医药股的市场表现来看,174只上市交易的医药股中有167只个股实现上涨,占比95.98%,板块指数累计上涨14.30%。具体来看,广誉远(78.31%)、鑫富药业(60.83%)、金浦钛业(56.97%)、以岭药业(54.53%)、山大华特(44.72%)、佐力药业(42.75%)、理邦仪器(41.22%)等7只个股7月份以来至昨日累计涨幅超过40%,另外,有115只医药股区间累计涨幅超过10%。
资金流向方面,7月份以来,有57只医药股出现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资金25.5亿元,其中,资金净流入超过1亿元的4只医药股分别为:康美药业(40740.61万元)、科华生物(30395.25万元)、中恒集团(20146.79万元)、恒瑞医药(11492.03万元)。另外,7月份以来医药股中有116只个股出现资金净流出。
业绩方面,已披露半年报的医药生物类公司有30家,其中,有22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增长率超过10%的公司分别为:嘉应制药、华神集团、嘉事堂、山大华特、泰格医药、天士力、上海凯宝、浙江震元、瑞康医药、红日药业、九芝堂、桐君阁、桂林三金、华仁药业、众生药业。其中,嘉应制药今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382.21%,目前位居医药生物类公司之首。
从机构持股方面看,基金产品二季报数据以及相关公司中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五大机构(社保、QFII、保险、券商以及基金)总计持有医药生物概念股101只,合计持股357586.07万股,持股市值达9234943.07万元。从机构增仓情况来看,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显示,有26家公司被机构增仓,增仓合计35748.93万股,机构增仓数量超100万股的公司有20家。其中,天士力(10493.14万股)、中恒集团(7507.23万股)、上海凯宝(2920.50万股)、广州药业(2578.51万股)等4家公司被机构增仓的数量超2000万股。
医药板块
显现四大投资主线
随着2013年中报的密集披露,年初以来涨幅较大的医药板块个股分化将加剧。一些前期涨幅较大,但中报业绩不达预期的个股将面临调整。而中报业绩优异,且长期增长确定性好的个股将继续受到市场的追捧。同时,GSK事件仍在发酵,CFDA对于中药材市场也开始整顿,行业可能面临一定的政策压力,齐鲁证券建议积极关注政策风险较小的子板块。看好医药行业在疾病谱迁移下的长期趋势和大机会。从中期来看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的扰动,但仍显现出四条投资主线:一是具有独特品种资源或优势业务组合的公司;二是营销能力提升的公司;三是整合能力突出的公司;四是所处细分行业受益于产业政策的公司。
国都证券表示,8月份进入中报集中披露期,市场投资将回归公司基本面,坚定持有确定性增长+创新型公司;政策方面本月各省基药增补将继续公布,部分品种可能超过预期。
夏季“火球”致啤酒销量大增 8只啤酒股急待“升温”
■本报见习记者 乔川川
吃着烧烤,喝着啤酒,是这个炎炎夏日最惬意的事情。
据一项德国研究显示,啤酒销售量与持续高温天气呈现0.96的高度正相关关系,我国啤酒销售量的历史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国内啤酒产销量在2004年和2011年都出现过阶段性独立经济基本面的较高增速,而在同期国内出现了明显的高温持续天气。以重庆啤酒为例,在2004年至2012年的九年间,重庆啤酒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56%、19.11%、23.35%、6.50%、 8.33%、6.56%、5.08%、13.46%和16.86%,2004年和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在九年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
分析人士表示,高温持续天数是决定啤酒行业全年景气度的重要影响指标。啤酒行业旺季(二季度和三季度)收入占全年六成至七成以上。预计2013年高温天气可能带来啤酒行业销量和收入增速的明显回升,利好啤酒类上市公司。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8只啤酒股7月份以来至昨日的区间累计涨幅均跑赢沪指。其中兰州黄河(51.41%)、西藏发展(15.51%)和青岛啤酒(10.85%)区间累计涨幅超10%,涨幅居前;啤酒花(9.59%)、珠江啤酒(7.55%)、重庆啤酒(7.39%)、燕京啤酒(6.83%)和惠泉啤酒(4.77%)区间累计涨幅略超沪指。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啤酒吨价提升7%,快于往年,1月份至5月份啤酒行业利润总额增长36%。2013年1月份至6月份,中国啤酒产量为2497.5万千升,累计增长5.8%。此外,今年以来啤酒原材料大麦价格以及啤酒包装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得啤酒企业上半年的经营成本压力有所减轻,有利于上半年啤酒行业净利润快速增长。东莞证券表示,2013年和2014年大麦供应预计将明显增加,市场受此预期影响,大麦价格从一季度开始有所回落,7月底国内大麦价格回落至2460元每吨,7月初大麦价格曾回落至2400元以下每吨。
从近期机构评级来看,在8家啤酒上市公司中,有两家公司近30日内得到机构“买入”评级,其余6家公司最近30日未被评级。具体来看,青岛啤酒近30日内有3家机构对其评级,两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一家机构给予“增持”班级;燕京啤酒近30日内有一家机构对其给予评级,评级为“买入”。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啤酒,2013年5月,公司完成与三得利(上海地区啤酒龙头品牌)的整合,新增产能50万吨,进一步帮助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根据公司估算,此次合作将增加净利润1.67亿元,增厚每股收益0.12元。另外公司新并入的扬州公司享有政府搬迁补偿款2亿元,如果财务并表后该款项确认入账,将大幅提高公司二季度当期收益。
广州证券研究员王健超表示,给予啤酒行业“强烈推荐”评级。7月份以来南方多数省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预计今年7月份之后的高温天气将推动啤酒产销量和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重点推荐:青岛啤酒:产品升级和规模优势是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公司2013年和201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9%和19.8%,每股收益分别为1.51元和1.81元;燕京啤酒:2013年贵州、云南等新进入市场啤酒销量增长理想,同时福建、内蒙古两地区今年预计减亏,股票最新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值。预计公司2013年和201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2%和22.9%,每股收益分别为0.30元和0.36元,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银行与黄金股领涨两市,AI、半导体、固态电池、创新药等科技领域轮动走强,而大盘股走势偏弱。
黄金股大涨,煤炭、汽车、港口、医药板块涨幅居前,固态电池概念股活跃,PEEK材料、算力题材回调。全市场近3600只个股下跌。
医药生物行业爆发,创新药、CRO方向领涨;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掀涨停潮;光刻机、光伏、电力板块活跃;金融科技、算力题材走弱。
燃料成本下滑、发电量增长带动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提升;但新能源高比例入市冲击上网电价,对公司在新能源业务的投资布局以及整体盈利能力提出考验。
从2022年至今这两年多时间内里,医药生物板块内个股股价复权后的股价跌幅超过30%的,占比近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