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老师明天来家访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8-17 08:41:00

责编:群硕系统

真正的临战状态,大概就是“无知者无畏”——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无所畏惧;不考虑胜利或者失败的后果,所以无所畏惧。

即将上小学的熊孩子总是让人不省心,除了参加各种补习班冀望赢在起跑线上,最重头的事情自然是迎接班主任家访了。

想当然地以为,家访是很遥远的事情,但忽然有一天——感觉幼儿园的毕业典礼才刚举行了一周——小学那边就打来电话,说老师明天来家访。

1

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孩子,对于一所面向上海全市招生的学校,老师的家访显然考虑了地理因素,一个周末要跑某个片区的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没有任何预兆的电话,打了许多家庭一个措手不及。

班级QQ群和微信群里立刻弥漫着恐慌和不知所措。

A的家长说:“哎呀,我们家好久没有打扫卫生了,东西扔得到处都是,估计老师来了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B的家长说:“我们家的钟点工请假去旅游了,已经两个礼拜没有来过,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呀!”

C的家长说:“老师来了会问点什么呢,不会考我们家长吧?”

D的家长、E的家长……

我默默地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没说一句话,但内心的焦虑跟他们一样多:那些铺满整个房间的玩具、那些布满灰尘的地板、那些没有写好的字和没有做好的奥数题……提醒家里的熊孩子准备准备,可作为最大当事人的他冷冷地从正在读的故事书上抬起头来,说:“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呢?知道老师要来了,还是知道该准备准备了,抑或知道其他的什么了?正待追问,一下子想起皇帝不急那个什么急的老话来,又联想到几天前我在乒乓球比赛中绝地反击的经历,很快便坦然了:得,伸头一刀缩头一刀的,听天由命吧。

2

乒乓球的故事是这样的,在公司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比赛中,我与Y在季军争夺战中狭路相逢。

作为野路子出身的乒乓球选手,我基本上靠小学时候在水泥台子上习得的一招半式外加捉摸不定的运气走走停停。走了狗屎运的时候,也能混进决赛;运气千呼万唤不出来,真正靠硬功夫比拼的时候,也会被挡在四强甚至八强门外。

而Y则是近年来进步最快的一个乒乓球选手,伊有空就对着发球机练习的精神,深深地惊呆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按照我们的交战记录,我的胜场稍微多一点点。但所谓的历史,从来都是壮胆唬人的,而且在一个持续稳定上升的对手面前,那一点点优势,对于一个状态起伏不定的人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啰啰嗦嗦了这么多背景,无非是想说明,我和Y谁赢谁输都是正常的。

但那天的比赛显然有一点点不正常。我以2比11痛快地输掉了第一局,对于习惯“拿第一局练手”作为借口的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第二局又以6比11输掉之后,我貌似仍然找不到状态,在五局三胜制的比赛中,这是非常糟糕的。

第三局,我的情况稍微好了些,跟Y的比分交替上升,最后来到了8比10,Y手握两个赛点。我基本准备放弃了,但后来一想,0比3输掉也太难看了,有损江湖名声,好歹争取赢一局吧,可能Y本身也比较紧张,打得有点畏首畏尾,我反正横竖就豁出去了,第一个球我利用自己最擅长的大范围调度得分,第二个球Y直接失误。连救两个赛点之后,Y崩溃了,将第三局拱手让给了我。

曾经距离胜利那么近,目送煮熟的鸭子重新飞上天空,Y没能从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第四局他很快以4比11缴械。

第五局决胜局,Y以5比3的领先比分交换场地,但最后阶段,他又像第三局最后阶段那样失误增多,而且还是连续的失误,我则仗着一点点盲目和一点点运气,侥幸取得11比6的胜利,完成了传说中的超级大逆转。

比赛结束之后,现场观战的Z问我:“第三局快要输掉的时候,你在想什么?”比赛结束好几个星期之后,同样在现场的S遇到我还在问同样的问题。其实,斯时斯刻,我哪里顾得上想什么,脑子里基本上一片空白,只是靠平时积累的一点点经验在负隅顽抗而已,倒是Y输球之后说的那句“祝贺你奖金到手”,让我知道了伊为什么最后时刻陷入紧张。

3

真正的临战状态,大概就是“无知者无畏”——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无所畏惧;不考虑胜利或者失败的后果,所以无所畏惧;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所以无所畏惧。

那天听一个上MBA的朋友讲笑话,说他的很多同学在上MBA之前依靠蛮干发家致富,但学了点东西之后反而缩手缩脚不知道如何赚钱了,朋友还说了句顺口溜:“学了点知识,忘记了常识,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的大逆转,是因为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失去的;Y的被逆转,是因为他考虑了胜利或者失败的后果;熊孩子的淡然,是因为六七岁的年纪必然产生的对周遭事物的缺乏了解——其共同点,是当事人不紧张,旁观者狂出汗。

这样的经验,经常发生于我们观看比赛的时候:马刺跟热火的总决赛进行到第七场,双方在激烈的肉搏战之后打成平分,只剩最后2秒钟,詹姆斯出手;比赛只剩最后三分钟,中国足球队离小组出线还差最后一个进球,中国队全线压上,围着对方大门狂轰滥炸,连守门员都放弃了球门前去争抢头球……

旁观者也许会吓得闭上双眼,但当事人却必须无所畏惧迎上前去。必须承认,作为当事人,我做得还不赖,但作为旁观者,我做得很差劲。

老师按照通知的时间准时家访,熊孩子前所未有地乖巧,像课堂上那样把小手端端正正放在膝盖上,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他都回答得认真而清楚。

恍惚间,我不觉得那是一个连小学都没上过的熊孩子,而是一个已经走出象牙塔踌躇满志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老师走后我问熊孩子紧张不紧张,熊孩子说:“一点都没觉得呀!”

从今往后,再也不咸吃萝卜辣操心啦。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