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宫少林:持续创新不是短跑 而是一场马拉松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8-28 05:12:00

责编:群硕系统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上市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持续创新,如何穿越周期。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上市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持续创新,如何穿越周期。为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招商证券董事长宫少林,并就上市公司为何要持续创新、如何保持持续创新以及招商证券的创新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持续创新是上市公司发展应有之义

第一财经日报:就您看来,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持续创新?

宫少林:上市公司开展持续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市公司具有开展持续创新的强大内在驱动力。作为上市公司,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开展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外部现实的竞争压力。经营环境和客户的需求都在不断变化,竞争对手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与服务抢占市场。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输赢的关键就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而实现核心竞争力更新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与缺乏创新的企业相比,成功创新的企业能获得20%甚至更高的成长率。外部的竞争压力将推动上市公司不断进行创新,以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日报: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曾通过追踪近2000家上市的科技公司研究发现,上市之后,不少公司变得保守。原因一是上市后,一些获得了丰厚回报的公司主要管理者变现了股票,离开公司并追求其他的梦想;二是,那些喜欢在创业公司工作的员工有可能不适应公司在上市后面对公众责任而出现的官僚作风,于是选择了离开。上市会减弱公司的创造力吗?为什么?国内的上市公司是否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宫少林:我们也注意到了欧美国家一些上市公司部分存在这种现象。国外上市公司与中国国内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市场环境等方面目前差别较大,但以上这种情况,在国内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公司中也不是没有,个别公司在上市之初也曾拥有可圈可点的创新力,但当这种脉冲式创新力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退时,公司所谓成长性也就成了昙花一现。特别是对于创业板公司来说,是否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已成为其兴衰的关键所在。对创业板公司持续创新力的要求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只有具备持续创新力的企业才能迎来持续高成长。

建立可持续发展系统性创新机制

日报:作为一家上市券商,招商证券是如何面对经济环境的不景气、进行持续创新的?您怎么评价公司目前的创新现状和成果?

宫少林:当前,证券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发展变革,各家券商均纷纷加大创新力度,希望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招商证券已将创新发展战略确立为新三年战略的三大核心战略之一,不断完善创新活动管理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和企业文化上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创新体制。

首先,公司明确了创新组织模式,形成了公司—部门—跨部门创新联合小组三级创新组织设置。公司层面设立创新发展委员会,负责创新重大事宜的决策与推动;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公司日常创新推动和管理。部门层面由各业务和职能部门负责各自领域的创新活动。此外,根据创新活动需要设立跨部门的创新联合小组,负责具体的项目执行。

其次,完善创新活动的管理制度与流程,使公司创新活动更规范,风险衡量更科学,更符合市场化、效益化的原则。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创新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严把风控合规关。

第三,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公司设立了高达1亿元的创新奖励基金,明确奖励方式、奖励制度,建立支持创新的长效机制。

第四,倡导创新的企业文化。2012年,招商证券获得了十项创新业务资格,并新增了五项自主型创新,私募基金综合托管服务、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非现场开户等创新走在了行业的前列。2012年是公司成立以来拿到新业务资格最多的一年,说明我们的团队是有创新能力的,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

日报:券商创新有哪些维度?

宫少林:证券公司的创新包括多个方面,如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渠道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我们认为,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

产品创新能力包括产品创设、发行、销售和交易等多个方面。通过产品创新,为私人客户构建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满足其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实现多元化收费;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元的融资品种综合解决方案,大力拓展过桥贷款、结构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新业务,延伸客户的价值链;为机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风险对冲工具,满足其对冲和套利的需求。

风险管理能力包括风险类型的识别、风险的监控、风险模型构建以及风险对冲等。比如,有效识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量化;建立从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经济资本,到包括风险限额在内的风险管理政策依次传导的风险监控体系,实时计算各种境况下的资金需求、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制作风险报表等,满足一线风险控制的要求;灵活运用或者创设各种金融工具,及时转移或对冲风险,获取承担风险的收益。

日报:从去年以来券商创新无论是从监管层面还是券商自身都可以说有飞跃式的发展。券商进入央行支付系统、券商开展公募、非现场开户、资产证券化……各种业务纷纷开展。其中,您认为对券商来说,最有发展空间或者说最有机会的是什么?为什么?招商在这一块的布局如何?

宫少林:监管机构鼓励创新的思路,为券商创新打开了空间,可以说,任何一项创新都蕴含着机会。零售经纪业务方面,公司深入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以客户为中心设计、选择产品,实现客户的资产增值和规模增长,提升单位客户资产的收入贡献;同时,努力做大融资融券、约定购回、股票质押融资等业务规模。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加强产品创新与产品体系构建,通过与财富管理相衔接,做大集合理财与个人高端理财业务规模。

投行业务方面,大力开展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投行服务,提高综合业务收入水平;做好新三板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承揽工作,力争取得与公司投行地位相匹配的业务排名。

股票销售业务方面,抓住多元化机构客户大发展的机遇,除基金外,加大对保险、私募等其他客户的拓展力度;推动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模式的转型,研究为机构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全功能主券商服务模式,推进主券商平台的建设工作。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积极开展短融/中票承销、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债券理财业务、利率互换等创新业务,积极研究和筹备国债期货推出带来的相关业务机会。

股票自营业务方面,一是积极研究运用新的金融交易工具,开发新的交易策略,努力做大量化投资、股指套保等业务的规模。二是加大场外衍生品交易、基金做市等客户驱动型业务发展力度,扩大收入来源。

直投业务方面,一是要做大直投基金规模;二是要大力发展行业并购基金、夹层投资等创新型PE基金业务。

期货业务方面,一是要抓住各类期货新品种上市机遇,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二要打造业内领先的期货资产管理平台,引入合伙制及相配套的盈利分配机制。

相关专题:中国上市公司持续创新力大调查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