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摄影师杰西卡·安巴茨(Jessica Ambats)最近在微博开设了自己的账户(@Jessica_Ambats),页面上发表的都是她在各地拍摄的作品:各种各样的飞机。
这些图片上,有小型私人飞机、有花式表演用的军用机、有小型民航机、有真正的战斗机,它们或者列队掠过曼哈顿楼群,或者孤身翱翔在沙漠荒原,或者双宿双飞俯瞰无人海滨。无论是飞机本身的动感姿态,它们身下的广阔背景,还是阳光在彩色油漆上反射出的光线——都被摄影师准确捕捉。单看照片仿佛就能令人激动起来。
“一个好的摄影师能够给予别人启发。启发他们去学习飞行,去拍摄自己的照片,去追寻他们的梦想。”安巴茨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邮件专访时说,“空对空摄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时不太常见到的飞机的视角。看到一架飞机与你擦肩而过,就仿佛是看到另一个世界从身旁经过一样。”
出生于纽约的摄影师从小就喜欢飞机。但是她的妈妈却和天下大部分的父母一样,希望她去当医生或者律师等更加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安巴茨考入了哈佛大学,但是她对飞行的热情始终未减,毕业之后不断地考各种飞机的驾驶执照,还进入专业飞行杂志工作。她在这份名为“pilot getaways”的杂志社当编辑的同时,开始不断地为飞机拍摄飞行照片——于是就是这样慢慢地开启了她的飞行摄影职业生涯。
在她的个人网站(http://jessicaambats.com)上有几段视频,展示了那些飞机的照片是如何拍摄的。通常摄影师需要另外搭乘一架飞机,舱门开启,在空中和被拍摄的飞机保持合适的角度与距离。安巴茨举着手中的相机,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无线通讯设施向对方飞行员做出一些指示,然后等出现她所满意的构图、角度和光线之后,就开始进行连续而紧张的拍摄。
“在起飞之前我需要做许多计划准备,有时候要准备好几个星期。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确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图片,然后再确定最合适的背景、时间段、太阳光线的角度以及距离地面的高度。”她说,“我们还会在飞之前做一次集中培训,所有人都要参加。空对空的摄像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摄影师有点像电影导演,但飞行员才是决定拍摄任务是否安全并且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这种被称为“空对空摄影”的摄影艺术形式曾经在二战时期被用于训练空军飞行员从空中识别不同的飞机型号,它对摄影师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有着极高的要求。因为“摄影机”和“被拍机”常常会低空飞行,这时候很容易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而使得飞机控制出现偏差。而摄影师往往需要打开舱门,从侧面更清楚地看到特技动作。“虽然我妈妈现在已经很支持我的事业,但仍旧会担心安全问题。”她说。
安巴茨告诉本报,现在常常与她合作的团队成员都非常专业、飞行经验十分丰富,其中有几个人曾经是美国空军“蓝色天使飞行中队”(the Blue Angels)“雷鸟飞行中队”(Thunderbirds)”的成员。
“在空中时,我会对我的‘拍摄机’(就是自己乘坐的那架飞机)以及被拍摄的飞机给予位置上的指令,不停地根据照片构图的需要来对它们做出调整。”她说,“通常我比较喜欢具有戏剧性的场景、提供平衡的地平线以及干净整洁的背景。挑战之处在于,所有的东西都一刻不停地处于移动之中,包括背景。因此在飞行过程中,你必须提前预想到很多步骤。”
这些图片一部分会被专业飞行杂志买走,一部分为飞机制造商专门拍摄,还有一部分则成为安巴茨自己的摄影作品。
当摄影师不拍飞机的时候,她就会去亲自开飞机。这位从小酷爱飞行的女性至今已经努力考到三种类型的飞机驾驶执照:多曲柄发动机、仪器飞机以及水上飞机。“我最喜欢的飞行动作是低空慢速飞行,这样可以尽情地享受在空中翱翔的所有感受。对我来说,飞行意味着自由,也为你提供了世界上所难得一见的全新视角。能够掌控一架飞机的感觉相当好。”当被问到飞行到底有何吸引力时,她说:“飞行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有一个目的地,因为天空就是我最爱的目的地。”
在得到这样的体验之余,安巴茨还想把这个视角所看到的美景带回地面与人分享,所以才有了飞机摄影的动力。她说每当别人看到图片之后惊讶地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就会感到十分开心。“这意味着我的照片令他们停下来思考过。这样的话这张图片就是个成功的作品。”
美团创始人王兴清空微博?知情人士否认
由成都航空湿租给越捷航空的两架C909飞机今日正式开通“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
锐翔系列机型的批量化交付,正式开启了中国新能源固定翼飞机批量交付元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航空产业迈出了从“试验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坚实一步。
这是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
《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一书通过研究100年前的媒体资料,揭示了当时观众与运动员、舆论与体育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