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制的新生活运动

第一财经日报 2013-11-01 05:46:00

责编:群硕系统

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社区邻里关系、追求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市场中,“分享制”的消费更有巨大的新经济活动的潜力

要借宿吗?想免费登录CouchSurfing.org,想花钱登录AirBnB.com,后者覆盖3万个城市,近80万人加入其中。要拼车吗?即便是在方圆不足10里的加拿大盐泉岛,也能找到外出的伴儿,条件很简单:你出汽车,他出油。要找高数补习老师吗?没问题,到波特兰(Portland)的社区信用银行交换,你给他修马桶,他教你代数。劳动不分高低,交换以小时为单位。

2008年金融风暴后,欧美社会突然兴起了“分享消费”的运动,像山火过后的森林,“长”出生机勃勃的新生活方式。在全球经济减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原始的“物物交易”不但重生,而且孕育着无限的商机。

从“占有制”到“分享制”

占有才能消费,这一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正在改变。从借宿、借工具,到拼车、拼劳动时间,短短5年内,分享制的消费方式风行欧美。

《我的也是你的》(What’s Mine Is Yours)的作者波特曼(Rachel Botsman)和罗杰斯(Roo Rogers)预计,到2015年,欧美将有1000万人参加各种各样的合作与分享形式的消费。依据自己的网站(thredUP)显示的趋势,莱因哈特(James Reinhart)估计,美国儿童衣服交换的市场就有10亿~30亿美元。刚刚进入加拿大不久,Car2Go.com这个会员制分享用车模式已经风靡温哥华、卡尔加里、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只要代步的工具,不要保养的麻烦”,我的学生如此解释他们选择分享制消费的理由。显然,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观正在改变。

除了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占有制”消费行为与炫耀式消费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1899年,挪威经济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撰写了《论闲暇阶层》,解释炫耀式消费对市场供给关系和价格的影响。奢侈品的价格提高,闲暇阶层的消费意愿反而上升,因为“占有”的成本就是消费满足的一个标志。在欧美,即便非闲暇阶层,他们也乐意购买使用大规模、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出来的廉价商品。二战后,欧美迈入丰裕社会,高收入和低价格培养出“旧了就买,用后即丢”的高消耗生活方式。哈佛的加尔布雷斯教授(J.K. Galbraith)发表《丰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 1958)后的60年,浪费成为刺激经济的一个需求因素,“血拼”(Shopping)也变成体验生活的运动。

丰裕社会不再来

风水轮回一甲子。金融危机后的欧美经济一蹶不振。对于美国经济短期恢复抱有高度乐观态度的人、香港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Stephen D. King)却在刚刚出版的《没钱了:西方丰裕的终结》一书中,罗列了多重结构性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将导致欧美社会长期的经济衰退。

首当其冲的就是包括退休金和医疗救助在内的社会福利。1935年出台社会保障制度时,美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到60岁,合规人口总数约670万;2013年,约6000万人合规,平均寿命77岁,社保支出占联邦财政的37%。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英法等欧洲国家。除非经济增长超过4%,否则美国政府无法继续承受社会福利的负担。

此外,技术投入没有带来相应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网络经济的盛宴难以再续。针对缠绕欧美各国的债务,政府也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个人与家庭的债务与工资比例也不断上升。更糟糕的是,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严重扭曲了市场价格和资本成本,而且让市场养成习惯,等待刺激经济的“止痛片”。当这些因素交叉作用在一起时,经济减速势必难免。没有了高收入,高消费无法维系,“占有制”为主导的消费社会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乐观、健忘、短视,没有这些人性特点,灵长类很难度过1.3万年堪称“恶劣”的进化过程。但是,生存下来的人也忘记了技术推动的普遍富裕是人类文明历史的例外。工业革命前,没有全社会的闲暇消费状态。全球经济衰退后,浪费型的“占有制”消费也不可能继续下去。

“分享制”消费模式的新商机

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占有制”和“分享制”两种消费形式将长期共存。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昙花一现的社区公社运动,“分享制”已经被主流经济接纳。以AirBnB.com 为例,华尔街对它的估值约为10亿美元。帮助消费者互换物品的Etsy.com创始人卡林(Robert Kalin)登上世界经济论坛,推销他们有3000万会员、10亿美元年交易量的新消费模式。那些积极接纳“分享制”消费模式的企业看到它代表着新的社会价值观、社区关系、生活新时尚,和“占有制”消费无法比拟的人际信任关系和信用。

波特曼和罗杰斯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阐述“分享制”消费模式将促进形成新的社会关系。通过会员之间的资格认证、消费历史记录、相互推荐习惯,一系列新型社会消费群体也逐渐演变为志同道合的社会部落。中介公司或非营利组织所掌握的会员信用历史成为商业“金矿”。

“分享制”消费也将促使企业改变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例如,奔驰所拥有的Car2Go.com全部使用它的智能小车,并且根据会员的消费习惯重新设计内部的功能。

尽管“分享制”尚在初始阶段,人们已经开始讨论“产品和服务分享系统”、“分享社区的治理结构”、“维修与保养服务计划”、“分享信用银行”、“促进分享消费的公共法规和制度”等一系列商业设计和制度建设。它带来的不仅是新型的社会关系,而且也启动了全新的商业生态。

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社区邻里关系、追求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市场中,“分享制”的消费更有巨大的新经济活动的潜力。

(作者为加拿大莱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